民宿
搜索文档
茶室“村讲”连民心(在现场·“村字号”文体活动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1-03 06:21
制图:张芳曼 10月底,湖南省新化县奉家镇渠江源村凉意渐浓。下午,老党员奉和林三步并作两步,跨进一间竹屋。 墙上写着"民心茶室"字样。 "老奉来啦?""快坐,'村讲'马上开始!"屋里有当地干部,还有党员和村民代表、创业能人、各个茶室 长等。 接过热乎乎的渠江红茶,奉和林抿下一口。茶室长邹桂林招呼大家:"欢迎大家有事来说说,没事来坐 坐!" 邹桂林办民宿,这间村里建设的竹屋,就在他家民宿前面。去年初,奉家镇领导班子在广泛调研后,意 识到基层需要一个汇民智、聚民力、谋发展、解矛盾的平台。当地种茶历史悠久,茶室成了合适的场 所。随后,首间茶室挂牌,"民心茶室"自此逐步覆盖镇、村。茶室长,则由老党员、热心群众等担任。 "村讲"正式开始。奉家镇政府干部、选调生毛译起了头:"欢迎大家来参加'村讲'。最近,'十五五'规划 建议提出,'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我们今天就聊一聊,该怎么学 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把渠江源村发展得更好。" "我看,强农惠农富农,得继续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经营民宿的周勇接话道。 渠江源村紧邻景区,风光秀丽。这几年,许多村民办起农家乐、民宿,走上致富路。 "民宿一多,都 ...
当好绿色发展的“行动派”——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之三
新华网· 2025-11-02 18:05
绿色发展政策导向 - 将“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作为“十五五”时期主要目标之一,部署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1] - 要求完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因地制宜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发展高地[9] 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 钢铁产业实现绿色蝶变,首钢股份迁安钢铁公司热轧酸洗产品实现废钢资源100%回收利用,综合降碳30%以上[2] - 以年均3.4%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年均6.1%的经济增长[3] - 累计培育国家绿色工厂6430家、绿色工业园区491个,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风电、环保装备等产业发展迅速[3] - 农膜回收处置率达到8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8%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9.4%[3] 能源结构优化 - 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3] - 西北风电光伏、西南水电、海上风电、沿海核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持续推进[3]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全国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累计下降56%,重污染天数减少92%[7] - 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90.4%,首次超过90%[7] - 森林覆盖率达25.09%,比2020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7] 生态经济价值实现 - 大理推动户外运动产业,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发展增量[8] - 武夷山国家公园推广生态茶园,带动茶产业链产值过百亿元[8] - 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建立数十个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8]
(乡村行·看振兴)“民宿+”赋能 内蒙古东部小乡村展新颜
中国新闻网· 2025-10-31 20:34
中新网兴安盟10月31日电 题:"民宿+"赋能 内蒙古东部小乡村展新颜 作者 张玮 曾令刚 深秋的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东杜尔基镇明星村,青砖灰瓦的民宿院落错落有致,空气中飘散着稻 香与泥土的芬芳。牛家民宿的老板牛海权正忙着擦拭桌椅,为冬季旅游热潮的来临做足准备。 这座坐落在村子中央的民宿,既保留了传统农居的乡土韵味,又配备了现代舒适的设施。牛海权笑着 说:"我们民宿6月建成后就开始接待游客,不到半年收入超两万元。" 图为牛家民宿的老板牛海权正忙着打扫客房。 曾令刚 摄 作为东杜尔基镇农旅融合项目的首批成果,牛家民宿是"千万工程"政策支持的典型代表。近日,记者探 访明星村"民宿+"赋能后的蝶变之旅。 作为早期发展民宿产业的代表,村民佟树海在原有3间客房的基础上扩建2间,年接待能力大幅提 升。"我这民宿主打康养,有名医坐诊,游客特别多,房间经常住满,一年能收入六七万元。" 在佟树海家的庭院中,一台水稻收割机正"轰隆隆"地忙碌着,金色的稻浪被迅速吞入,转眼间便化作粒 粒饱满的稻谷,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佟树海笑着说:"我的稻田春天就被游客认领了,加工完大米就给游客送去,还能收入5000元呢。" 明星村曾以传 ...
八大田园经济崛起
投中网· 2025-10-29 14:30
以下文章来源于惊蛰研究所 ,作者惊蛰研究所消费组 惊蛰研究所 . 探索发现新经济。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消费去了田间地头? 作者丨 成昱 来源丨 惊蛰研究所 前脚踏出办公楼,后脚扎根田间地头——让都市里的年轻人渴望大自然的自由和生机,一股消费力量 驱动的"田园经济"正悄然崛起。 《2024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出游人次超过42亿, 旅游总花费达4.35万亿元。其中,乡村旅游增长尤为强劲,仅一季度就接待游客近8亿人次,创下历 史新高。 乡村旅游人数的增长,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乡村场景的向往,也为拉动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当越 来越多的消费者置身乡村场景,融合农业、旅游与文化的乡村经济新形态不断涌现。借助创意与设计 打开城乡互动的新局面,乡村原有的生态、空间与文化资源也被转化成更具吸引力的产品与服务,重 新定义了乡村本身的价值。 稻田咖啡:稻下乘凉,杯中藏香 长期以来,一片稻田的价值往往被狭义地等价于它所产出的稻谷。然而当都市人群开始愿意驱车半 天,只为看着稻浪饮一杯咖啡时,这片土地的价值等式便被彻底改写了。 今年以来,"稻田咖啡"在长三角乡村持续 ...
康养晋城:从生态“底色”到发展“亮色”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16:49
一条路,让曾经的深山不再远。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晋城段蜿蜒起伏,串联起九成以上的景区景点,编织 出一张"快进慢游"的交通网络。 一张网,连通繁华都市与宁静乡间。15个特色旅游小镇、16个明清古堡群、"百村百院"项目如珠玉散 落,娓娓道出一方水土的故事。 这里是山西晋城,南太行人文与自然精华的集中展示区,人、景、城交融的康养胜地。 观山水,也享人文 太行、太岳、中条三山在这里相遇,沁河、丹河如两条玉带穿行其间。 这片土地不仅风光灵秀,也承载着绵长的人文记忆。抗战时期,词作家桂涛声在陵川写下不朽的赞歌 《在太行山上》;沁河岸边的尉迟村,人民作家赵树理从这里走出。 走进群山深处,7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古村落星罗棋布, 沁河流域分布的117座古城堡和15万间明清古建筑,更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致。 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的"天官王府",是沁河古堡群的一处典型代表。这里完整保存着元、明、清至民国 的官宅民居,格局完整,脉络清晰。"因在此居住的明代吏部尚书王国光官居天官,后人便将这座数代 营建的建筑群称为'天官王府'。"润城镇文化旅游站站长王晋强如数家珍。 沿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走晋城,路边看似 ...
扎堆“有风的地方”,这八大田园经济崛起
36氪· 2025-10-28 13:14
前脚踏出办公楼,后脚扎根田间地头——让都市里的年轻人渴望大自然的自由和生机,一股消费力量驱动的"田园经济"正悄然崛起。 《2024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出游人次超过42亿,旅游总花费达4.35万亿元。其中,乡村旅 游增长尤为强劲,仅一季度就接待游客近8亿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乡村旅游人数的增长,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乡村场景的向往,也为拉动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置身乡村场景,融合 农业、旅游与文化的乡村经济新形态不断涌现。借助创意与设计打开城乡互动的新局面,乡村原有的生态、空间与文化资源也被转化成更 具吸引力的产品与服务,重新定义了乡村本身的价值。 稻田咖啡的吸引力,在于其构建的"沉浸式场景消费"体验。在城市里,咖啡的价值(更准确地说是价格),依托于门店租金、店内装修、 品牌溢价和咖啡师手艺。而稻田咖啡,则将都市消费者熟悉的咖啡文化,嫁接到乡村最原始的稻田景观之中。两种看似割裂的元素碰撞出 极具冲击力的混合体验,推动乡村游从浅层打卡走向深度沉浸。 稻田咖啡的成功,不是因为咖啡豆有多稀有、传递了怎样的品牌理念,而是因为它精准踩中了当代年轻人的核心痛点:既想 ...
云南房子,被外地人“买爆”?
搜狐财经· 2025-10-25 13:33
云南房地产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9月云南商品房销售面积约144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7%,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2个百分点[1] - 同期二手房成交面积15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5%[1] - 2025年1-9月省外人士在云南购买商品住房超2.9万套,占全省购房套数的31.7%,相当于每卖出3套房中有近1套由外地人购买[1] - 云南房地产市场呈现"逆势增长"态势,投资和销售面积增速均高于全国8个百分点[10] 区域市场结构与特点 - 西双版纳州省外购房占比高达74.9%,保山市、楚雄州、丽江市的省外购房比例均达40%以上,昆明市目前达30%以上[1] - 省外购房占比持续攀升,从2022年的24.8%上升至2025年前9个月的31.7%[12] - 购房者动机兼具自住与投资属性,房屋空置时选择出租或通过中介托管为民宿[1][15] - 购房者偏好央企开发商,看重品质保障和交付能力,并考虑附近大型文旅项目的升值潜力[4] 旅居经济驱动因素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云南接待游客4150.77万人次,旅游收入568.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7%和11.0%[11] - 2025年上半年云南旅居收入达236亿元,旅居人数280.3万人,同比增长45.4%,游客平均停留91天,同比延长11天[11] - 旅居需求从康养延展至创作、社交、教育等场景,25-45岁客群占比达50%,长三角成为云南旅居第一大客源地[11] - 云南房价整体较海南更为合理,性价比突出,丽江、大理、西双版纳、普洱等城市因独特文化和气候持续受到关注[12] 政策支持与发展前景 - 云南省委书记王宁指出未来3-5年云南省房地产市场还有很大空间[10] - 2025年9月下旬云南九部门印发指导意见,提出支持住房消费、盘活存量、优化金融支持等7方面措施[13] - 选取景洪、腾冲、元谋等33个县市区加快推进旅居云南—宜居城镇试点建设,这些县市区的投资和销售双双占到全省的60%以上,省外购房套数占省外来滇购房总量的80%[13] - 行业结合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有意识地引导和吸纳更多省外购房需求以激活本地市场[11] 市场竞争与运营挑战 - 丽江、大理等地有大量民宿主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转让信息,部分地区民宿面临"冰火两重天"局面[15] - 民宿行业存在明显淡旺季,运营者面临"半年忙、半年闲"的周期挑战,需在有限时间内跑赢投入成本[17] - 民宿的黄金收益期主要集中在前1到3年,之后面临装修和设备老化等问题[17] - 缺乏辨识度的民宿主题和可持续的高质量服务成为民宿运营中最常见的问题[17]
精准监督促民宿规范经营
人民网· 2025-10-25 09:21
行业背景与问题 - 连云区民宿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仅去年一年全区登记民宿就新增1500余套 [2] - 行业主要分布在沿海乡街,经营者多为本地渔民,规范经营意识有所欠缺,存在管理漏洞 [2] - 随着旅游经济持续升温,民宿数量激增,安全管理隐患逐渐暴露,一些海景民宿存在管理不规范问题 [1] 监管介入与治理行动 - 检察机关向公安机关和属地街道办事处分别制发检察建议,并撰写行业问题调研分析报告向区委、区政府专题汇报 [2] - 公安机关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治理行动,组织拉网式专项检查,对注册登记的民宿建立“一房一档”,列出安全隐患问题清单 [2] - 治理行动已注销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房源747套,督促整改安全隐患280余处 [2] 治理成效与行业转变 - 针对不履行实名登记、违规接待未成年人入住等违法违规情形进行警告或行政处罚180余件 [2] - 组织从业人员开展治安、消防集中培训、应急演练80余次 [2] - 民宿产业从昔日的“野蛮生长”转变为规范有序,经营者通过加装烟感报警器等设施提升安全水平,游客满意度提高 [1][3]
机构:近一周赏秋游相关民宿订单环比增长17%
北京商报· 2025-10-24 12:05
赏秋游整体趋势 - 近一周赏秋游相关民宿订单环比增长17% [1] - 周末时段的赏秋订单占比达到46% [1] - 银发用户成为长线赏秋主力,近一周入住时长3天及以上的银发游客订单环比增长13% [1] 区域市场表现 - 北京、南京、成都成为更受欢迎的赏秋游目的地 [1] - 北方赏秋游热度集中于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以北京为例,本周末赏秋游民宿订单相较上周末同期增长36.5% [1] - 南方赏秋游稳步升温,预计在11月中下旬迎来高峰期 [1] - 江苏成为江南赏秋首选,自10月中旬以来民宿订单日环比增幅为9% [1] 用户行为特征 - 50岁以上游客山岳类景区搜索量环比上涨86% [1] - 银发游客偏好青城山、华山、武功山、黄山、武当山等山岳类风景区 [1] - 南京钟山、苏州太平山等景点成为热门自然类赏秋景区 [1]
聚焦文化传承民生改善,第四届北京城市更新论坛房山分论坛举办
新京报· 2025-10-23 18:01
新京报讯(记者陈璐)10月23日,第四届北京城市更新论坛房山分论坛在北方易尚会议中心召开,论坛 以"聚势赋能,共筑品质新城"为主题,设主场活动、系列活动两大环节,旨在以城市更新行动汇聚力 量,推动历史保护、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协同发展,助力打造宜居韧性高品质新房山。 红仓民宿位于房山区佛子庄乡长操村,由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闲置粮仓改造而成,占地20亩, 2022年正式开放经营。作为第三届"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入选项目,其改造保留了原有粮仓外墙、房 梁结构,延续工业风基调,融入红色文化与农耕元素。红仓民宿主理人于宝强介绍:"民宿开放经营以 来受到多方关注,以今年的国庆假期为例,民宿提前一个月全部被订满。我们将继续发挥特色在地优 势,打造京郊文旅标杆,为城市更新建设提供优秀案例。" 在系列活动环节,房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董金强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房山城市更新情况。他 介绍,当前房山区正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推动老旧小区焕新、重点产业升级和历史文化传承的系列 工作,城市功能与风貌实现了新提升。董金强表示:"未来,房山区将秉承'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 为人民'的理念,以城市更新为抓手,聚焦文化传承、产业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