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

搜索文档
暑期住宿热潮:从“满房难订”到“个性旅居” 酒店与民宿行业走向分化转型
中国经营报· 2025-08-01 21:11
李颖的经历不是个例。2025年暑期,全国范围内的酒店、民宿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从短 途"避暑游"到深度"旅居生活",从家庭亲子游到学生毕业旅行,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将住宿行业推向新的 转折点。 消费热潮下的多元需求爆发 2025年的暑期,不仅是旅行高峰,更是住宿消费新趋势集中释放的重要窗口。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暑 期,家庭出游成为最主力群体之一,亲子签证订单量同比劲增16%,占整体签证订单的22%。国内方 面,"避暑+亲子+研学"的复合型旅游模式在多个目的地快速成型,特别是西部和高海拔地区表现亮 眼。 同程旅行与墨迹天气联合发布的《2025避暑旅行趋势报告》指出,随着中东部地区持续高温,越来越多 的游客选择西部及东北地区进行避暑旅游,避暑订单增长超过10%。长线旅行如新疆伊犁、甘肃张掖、 吉林延边等地,酒店预订热度飙升,而短线城市如安吉、临沂费县也因"窝囊漂流""夜游博物馆"等新奇 玩法吸引大量游客。 在这样的出行趋势推动下,酒店入住率持续攀升。华住集团数据显示,7月1日至21日,旗下酒店共接待 游客超2300万人次,同比增长24%。一线城市中,深圳以91%入住率领跑,北京、上海紧随其后;而部 分三四线 ...
北京:关闭全市所有景区
财联社· 2025-07-28 18:45
北京市文旅行业应对暴雨红色预警措施 - 全市所有景区关闭并疏散受威胁游客 [1] - 乡村民宿和露营地暂停营业并转移游客 [1] - 旅行社旅游活动暂停并履行安全告知义务 [1] - 有组织的文旅活动和艺术培训活动暂停 [1] - 酒店需提示客人减少外出并提供保障服务 [1] - 各单位需及时向社会公告关闭暂停信息 [2]
避暑、种地、创业……这届年轻人爱上旅居式生活!
搜狐财经· 2025-07-27 16:24
行业趋势 - 旅居成为旅游热点 提供休闲度假 避暑避寒选择 并带来多元化生活体验 为当地经济注入新活力 [1] - 文艺旅居 农业旅居等新型业态不断涌现 覆盖田间地头 艺术工坊 山野村舍 创新基地等多种场景 [1] - 旅居热潮反映生活方式转变 20岁至40岁旅居者占比超60% 年轻人成为主力消费群体 [15] 市场需求 - 暑期民宿预订7天以上订单同比增长40%以上 平均入住时长10-15天 [7] - 低密度城市和风景区涌现"创业旅居"新模式 吸引外来文化艺术人才 涵盖茶艺 陶艺 影视 书画 扎染等领域 [11] 典型案例 - 贵州绥阳县双河洞景区吸引80岁退休教授长期旅居 形成文艺旅居模式 [3][5] - 云南大理凤羽镇吸引家庭定居 开展生态种植并通过电商直播销售 [9] - 大理凤阳邑村借助影视热度转型 吸引100多位文化艺术人才 催生扎染等创新产品 [11][13]
“我在中国的社交平台上找民宿”(经济新方位·中国游中国购)
人民日报· 2025-07-27 05:52
高铁旅游与民宿行业 - 德国游客玛雅通过高铁50分钟内从上海抵达浙江湖州南浔区体验江南水乡之旅[1] - 游客通过中国社交平台选择民宿 受打卡视频和推荐影响选择江南特色住所[1] - 浙江省5月施行新规推动涉外商旅便利化 要求住宿业规范经营并提升多语种服务[1] 民宿服务升级 - 民宿经营者汤学胜改造设施 增加中英文标识 自制古镇宣传手册 提供插座转换器等便利设施[2] - 招聘英语流利大学生暑期工 培训员工英语交流能力[2] - 推出漆扇制作 民俗剪纸 中国书法体验课等特色活动吸引外国游客[2] 支付与退税便利化 - 南浔古镇丝业会馆等6家离境退税商店提供多语种指引 方便外国游客办理退税[2] - 景区内87家餐馆 民宿 商店支持境外银行卡支付 设置外币兑换点和支付导览图[5] 政策与技术改进 - 南浔区接入"e境通"身份核验系统 累计完成1.2万人次核验 加速境外人员入住办理[5] - 特色小店调整商品种类 增加中国风文创产品以适应外国游客喜好[5] 行业数据表现 - 汤学胜民宿2025年暑期已接待约50名外国游客[5] - 南浔古镇累计接待外国游客6万人次 同比增长107%[5]
揭榜!广东省首批非遗主题民宿等级名单公布
南方农村报· 2025-07-26 18:05
秘书长曾颖,南 方农村报社党委 委员、副主编洪 继宇,广东省旅 游协会民宿分会 副会长、广东旅 粤家民宿学院院 继专家实地评审 后,2025年广东 省非遗民宿等级 评价活动再迎新 进展。7月25 日,活动终审会 于广州顺利举 办,经过专业评 审团的严谨审议 与层层甄选,广 东首批省级非遗 主题民宿等级名 单正式揭晓。广 东省旅游协会副 长吴静等多方行 业代表参会。 揭榜!广东省首 批非遗主题民宿 等级名单公布_ 南方+_南方plus 终审会现场。 本次活动自今年 5月正式启动以 来,吸引了全省 13个地市25家民 宿报名参加,经 过材料初审、资 格筛选、实地评 审等环节,最终 16家民宿进入终 审阶段。 "总体来讲,本 次参评的民宿质 量比较高,它们 的非遗元素充 足、体验多样, 具有一定的可复 制性和推广价 值。"作为本次 等级评价工作实 地调研专家之 一,吴静向与会 人员简要汇报了 活动开展情况。 她指出,"本次 评审,我们不仅 是看民宿达标的 佐证材料,也从 非遗传承、非遗 商业化的创新和 福及村民、社会 影响力等方面来 综合评判。" 会上,专家们回 顾了此前对全省 各地参评民宿的 实地评审过程, 依据 ...
群众当主角,讲好蓝田农文旅融合“烟火故事”
中国发展网· 2025-07-25 16:46
农文旅融合产业带发展 - 蓝田县通过农文旅融合产业带推动文旅新篇章 活动以群众为主角展示发展成果 包括民宿主 村民 镇村干部等用方言讲述真实案例 [1] - 环山路沿线已培育50余家精品民宿 打造3处美食街区 带动23个村集体增收和8000余名村民就业 [3] - 农文旅融合逻辑为 以民宿激活闲置资源 以美食聚拢人气 以乡村厚植文化 形成乡村振兴动力带 [3] 民宿产业发展 - 胡桃树下民宿由废弃校舍改造 保留老建筑肌理并融入书卷气息 成为网红打卡地 [2] - 水麓蓝山民宿与村民共生 培训村民技能如手冲咖啡 花艺布置 同时获取本地传说和野蜂蜜资源 去年村集体分红每户增加5000元 [2] - 方若·桃花源民宿通过土地流转支付村民租金 优先雇佣本地劳动力 节假日举办非遗体验活动 形成"新产业"模式 [2] 乡村经济转型 - 青坪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旧窑洞变民宿 荒山坡成采摘园 村集体收入从几乎为零增至去年突破百万元 [3] - 李家硷村年轻人回流 参与民宿就业和非遗展演 村民从务农转向服务业 月收入达3000元以上 [2][3] - 灞源镇通过文旅发展带动乡风文明 村民从争地界转为竞争发展民宿和餐饮业 [3] 美食产业升级 - 兴和园从夫妻店扩张至雇佣5名村民 旅游旺季单日流水超万元 主打蓝田特色浆水菜吸引游客 [2] - 溪贤庄创新菜单三版 融合农家菜与创意菜 强化"厨师之乡"文化标签 辋川豆腐等传统美食成为引流亮点 [2] - 蓝田美食从本地农家乐升级为全国游客打卡地 形成"舌尖打卡地"品牌效应 [2] 社会文化影响 - 群众主导的发布会展示真实发展案例 突出产业叠加与生活重塑的双重效果 [4] - 蓝田模式强调文化传承与生态价值转化 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4] - 创新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农文旅融合范式 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新图景 [4]
红旗渠精神发祥地如何从贫困山区变成幸福家园?
中国环境报· 2025-07-24 08:25
生态转型与治理 - 林州市通过全域化、精细化、差异化环境治理策略实现生态转型,农村垃圾有效治理率达95%以上,累计调动156万人次参与清洁行动,清理垃圾86.5万吨,栽植树木48万棵,美化提升面积达52万平方米 [2] - 实施"全域植绿"计划使森林覆盖率达47%,林地面积达171万亩(含经济林30万亩),形成多层次绿化格局,重点林区配备251名专职护林员建立网格化管护体系 [2] - 创新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将传统石构件融入景观保留乡愁记忆,改造废弃宅基地累计腾退土地110公顷 [3] 生态产业发展 - 菊花经济形成全产业链布局,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2370余户增收3500余万元,产业链产值达8710万元,留林科普生态园年产量15万公斤带动600余户年均增收1.2万元 [4] - 林下经济开发"国储林+中药材"模式,东岗镇武家水村3000余亩国储林下种植药材年收入超100万元,原康镇重兴店村创新秸秆利用年节省养殖成本10万余元 [4] - 坡地经济开发中,泽林生态基地投资4000万元改造1500亩荒坡,年提供80余个就业岗位,贫困人员年均增收超万元,探索出"坡改梯+秸秆还田+农家肥"的生态种植模式 [5] 文旅融合体系 - 依托红旗渠精神构建红色教育产业链,建成红旗渠干部学院等十余处教育机构,形成品牌效应 [6][7] - 太行大峡谷景区面积89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90%,成为"北雄风光"代表,年接待游客量显著 [7] - 发展470余家特色民宿,石板岩镇南湾村通过改造成为"网红打卡地",庙荒村农家乐实现村民"家门口致富",沿东南公路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 [8] 产业升级战略 - 实施"产业兴市"战略推动装备制造与精品钢深加工双轮驱动,发展电子新材料与绿色储能新产业 [8] - 通过打造专业园区、搭建创新平台实施"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8]
【延安】感受黄土高原上的凉爽
陕西日报· 2025-07-23 07:50
乡村旅游与文化体验 - 延安市宝塔区赵家岸村通过窑洞民宿和"村晚"表演吸引大量游客,窑洞民宿几乎天天爆满,游客体验陕北民俗文化的同时享受舒适凉爽的住宿 [1] - 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推出"沉浸式文化消暑游"项目,结合3D动感影片《黄河之水天上来》和实景演艺《黄河大合唱》,单日接待量突破1.1万人次 [2] - 景区新增低空游览直升机项目,游客可从百米高空俯瞰黄河全景,同时九曲黄河漫游馆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互动体验 [2] 生态旅游与休闲项目 - 黄龙县石门峡漂流凭借8公里天然河道和16处急流险滩成为热门消暑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参与 [3] - 漂流项目带动周边30余户村民就业,并促进沿线农家乐、民宿等业态发展 [4] - 黄龙山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推出森林露营和研学活动,木屋住宿供不应求,近期新增12间木屋以满足需求 [5] 旅游产品创新与业态升级 - 黄龙县常态化推出"周末游""节庆游""主题游"等产品,结合水舞表演、篝火晚会等活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5] - 宜川县通过数字科技与历史文化融合提升游客体验感,如壶口·弧幕影院的3D影片和实景演艺 [2] - 黄龙县计划将"凉资源"转化为"热产业",推动全域旅游升级和乡村振兴 [5]
好日子有了“源头活水”——探寻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南京高淳的“致富密码”
南京日报· 2025-07-22 12:46
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 - 高淳区游子山森林覆盖率达88.3%,近十年累计新增成片造林30483亩 [1] - 固城湖通过退圩还湖工程扩容6.11平方公里,水面面积相当于增加一个西湖 [3] - 高淳每年将不少于20%的地方新增财力和不少于3%的GDP投入生态建设,2021年生态环保投入占GDP比重达5.51% [5] - 全区6个省考以上断面水质多年稳定达标,固城湖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 [5] 生态旅游与经济发展 - 高淳桠溪慢城是中国首个"国际慢城",48公里生态之旅串联6个行政村 [6] - 蓝溪村农家乐年接待游客133万人,户均收入15万元 [6] - 2024年高淳累计接待游客16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9.05亿元 [7] - 2024年1-6月旅游总收入121.81亿元同比增长13.52%,接待游客1009.5万人次同比增长9.9% [7]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高淳主导起草《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建立全国首个县域GEP核算体系 [8] - 和睦涧村130.67吨农业碳减排量以每吨75元成交,成为江苏首张交易成功的农业碳票 [9] - 石墙围民宿将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生态要素纳入定价,节假日供不应求 [8]
2025年暑期,旅游业没有旺季
虎嗅· 2025-07-21 20:00
行业现状 - 2025年暑期旅游旺季出现"旺季不旺"现象,多地民宿、酒店、景区客流量同比大幅下滑[2][3][4] - 威海民宿房价从平均800元/间夜腰斩至400元/间夜,闲置率居高不下[2] - 川渝地区酒店入住率普遍不及去年同期60%,景区客流量同比下滑逾10%[5][6] - 旅游定制服务咨询量高但成交率低,从业者面临现金流压力[7][8] 客群行为变化 - 极端高温导致城市中产家庭放弃中长途旅行,转向短途避暑游[11][12] - 游客偏好从打卡游览转向舒适深度体验,错峰出游意愿增强[13][14] - 文商旅综合体截留景区客源,提供"吃喝玩乐+冷气"一站式服务[16] - 自由行取代小包团模式,租车业务增速一骑绝尘[18][19] - 中低收入游客青睐免费景区,城市中产流行30-60天旅居度假[20] 企业应对策略 - 景区创新夜间玩法规避高温,如夜探动物园项目[24][25] - 民宿业转向小城市旅居房源开发,挖掘中长租市场[26][27] - 旅行社尝试收取定制咨询费,从卖产品转向咨询服务[27] - 行业需证明产品独特价值,从标准化转向特色化运营[23][29] 市场矛盾点 - 热门目的地游客总量增加但传统景区/酒店生意下滑[21] - 酒店业供大于求引发低价内卷,旺季变亏损[22] - 媒体报道与从业者实际观察存在明显偏差[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