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革命
搜索文档
这可能是今年最“辱美”的电影
虎嗅APP· 2025-10-28 21:33
电影核心观点与评价 - 电影《一战再战》被描述为一部“意味深长”的政治黑色喜剧,通过其叙事深刻反映了当代美国政治生态 [5][8] - 该片在多个评分平台(如烂番茄、IMDb、豆瓣)均获得了极高的分数,表明其艺术性和观赏性得到了广泛认可 [12] - 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PTA)构建了一个精妙的隐喻叙事,指出极左与极右在本质上并无区别,都是极端、自私且崇拜暴力的群体 [18][83] 电影情节与角色设定 - 故事设定在架空的当代美国,围绕左翼暴力革命组织“法式75”及其成员展开,情节涉及美墨边境墙、非法移民监狱等特朗普政府时期的标志性元素 [13] - 主要角色关系复杂:左翼革命领袖派菲迪亚(黑人女性)与右翼保守上校洛克乔(白人男性)是秘密情人,他们的女儿薇拉由莱昂纳多饰演的“窝囊”白男鲍勃抚养长大 [14][46] - 女儿薇拉是极左与极右结合的产物,但她在危机中实现了自我拯救,而两位亲生父亲(极右的洛克乔欲杀她,极左的派菲迪亚抛弃她)均未能真正保护她 [17][86] 对左翼群体的刻画与批判 - 左翼组织“法式75”被描绘成内部松散、成员易叛变的群体,其在一次行动中误杀黑人保安的情节,是对“黑命贵”运动的尖锐讽刺 [30][31] - 派菲迪亚作为革命领袖,其“背信弃义”的本质(名字Perfidia在西班牙语中即为此意)及对体制内制服军官的性癖,揭示了激进左翼可能存在的虚伪与软弱 [21][27][32] - 莱昂纳多饰演的鲍勃代表了普通市民阶级,其从热衷革命到回归日常生活的转变,以及左翼组织在接洽时表现出的僵化与低效(如对暗号的刻板要求),均是对左翼运动脱离群众、效率低下的嘲弄 [45][51][53] 对右翼群体的刻画与批判 - 右翼代表洛克乔上校及其欲加入的“圣诞冒险者俱乐部”(隐喻新生代3K党)被刻画成投机、虚伪且内心脆弱的丑角,其强烈的种族主义外表下隐藏着被黑人女性征服的欲望 [56][60][61] - 电影揭露了右翼势力在移民问题上的操作手段,如通过卧底制造暴力冲突以获取镇压的“合法性”,并指出ICE(美国移民及海关执法局)在特朗普政府时期拘捕人数急增,2025年在押期间死亡人数达20人,为2005年以来最多 [64][69] - 右翼的“狗哨政治”话语(如渲染文化入侵)与实际利益(如企业主依赖非法移民劳动力)之间存在矛盾,当突击行动影响经济利益(如导致南加州数十亿美元作物损失)时,肤色问题便退居次位 [71][72] 电影中的其他群体与哲学隐喻 - 由本尼西奥·德尔·托罗扮演的拉美裔空手道师父及其代表的拉美社群,被描绘为具备丰富斗争智慧、行动高效且扎根群众的群体,其务实作风(如直接回答“八点十五”)与左翼组织的空洞口号形成鲜明对比 [88][91][95] - 电影通过不同阶层(极左、极右、普通市民、拉美移民)的互动,呈现了美国政治光谱的撕裂,而真正的出路被暗示存在于具体的生活和普通人的联结中,而非宏大的意识形态斗争 [98][103][105] - 影片结尾鲍勃放弃政治立场,以“我是爸爸”回应女儿,点明了在极化世界中,养育后代、专注具体生活本身即是一种“窝囊的英雄主义” [105][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