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引导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最高出资60%,这个省联合国家级母基金招GP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27 17:32
中国母基金行业一周资讯核心观点 - 本周母基金行业涉及管理规模达426.5亿元,主要分布在10个省份,重点投向生物医药、绿色低碳、文旅产业等领域 [1] - 多地政府通过设立专项母基金、种子基金等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如湖北省政府种子基金、江苏盐城绿色低碳产业专项母基金等 [5][11] - 母基金运作模式多样化,包括母子基金联动、直投+子基金等,如芜湖鸠兹科创湾母基金已设立4只子基金,总规模近27亿元 [17][19] 分地区母基金动态 福建 - 福建省联合国家级母基金设立30亿元文旅数创子基金,首期不低于20亿元,重点投向"文化+"及相关产业,投资福建本地比例不低于政府出资额1倍 [3][4] - 漳州云霄设立3亿元圣城产业投资母基金,投向电子信息、新能源、食品加工等县域重点产业 [27][28] 湖北 - 湖北省政府种子基金正式设立,通过高校转化基金、区域性科创基金等构建全链条投资体系,重点投早、投小、投科技 [5][6] - 武汉基金拟设5支基金,总规模123.5亿元,涵盖人形机器人、光通信、人工智能等方向,单支基金最高规模50亿元 [8][10] 江苏 - 盐城设立20亿元绿色低碳产业专项母基金,主要投资新能源及智慧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子基金出资比例不超过30% [11][12] - 南京市人才一期发展基金目标规模20亿元,重点投向"2+6+6"创新型产业集群,子基金规模一般不高于2亿元 [24][25] 其他地区 - 安徽芜湖组建30亿元鸠兹科创湾母基金,聚焦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计划2027年基金规模超1000亿元 [17][18] - 广东佛山禅城区发布50亿元"1+1"产业基金体系,包括20亿元启航基金和30亿元领航基金,目标8年内规模达80亿元 [33][34]
这个月,GP都往江苏跑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26 16:58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动态 - 江苏省母基金近期活跃度显著提升,10余家专项母基金发布招GP公告,覆盖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1][2] - 专项母基金隶属于总规模500亿元的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由江苏高投战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运营,首批14支产业专项基金规模506亿元,第二批22支规模408亿元 [5][6] - 基金采用三层架构设计:省级母基金-产业专项基金-产业子基金,预计通过228.5亿元省级出资撬动2800亿元总规模,形成"江苏模式"的集群化运作 [6] 返投政策优化 - 6月新规允许GP将关联基金对江苏省内企业的投资按80%计入返投认定,投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按150%认定,投资上市企业按200%认定 [3] - 政策调整显著提升返投灵活性,被行业视为对GP更友好的制度设计 [4] 基金架构与区域特色 - 专项基金分为三类:未来产业天使基金(投早投小)、设区市产业专项母基金(强化地方特色产业)、省属企业产业专项基金(协同国企主业) [7] - 基金覆盖江苏全部13个设区市,存续期长达10-12年,体现"耐心资本"定位,全国范围内属罕见长期限设计 [10] - 各地基金聚焦本地优势产业,如苏州侧重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无锡专注集成电路/低空经济,形成专业化垂直布局 [7][8] 行业发展趋势 - 政府引导基金进入3.0阶段,从单一基金转向基金集群化运作,通过省市联动形成产业投资合力 [11][12] - 基金群呈现专业化细分趋势,除综合型基金外,出现针对特定领域的专项基金群 [13] - 预计2025年将有更多地区效仿基金集群模式,以引导基金为杠杆推动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 [14]
全国首次!北京拟发行专项债投向政府引导基金,规模100亿
证券时报网· 2025-06-25 20:12
日前,2025年北京市第六批政府债券信息披露文件公布。其中,2025年北京市政府专项债券(三十五期) 计划发行金额100亿元,期限为10年,募集资金用于"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这一新用途引发了业 内高度关注。 政府引导基金也开始发债募资了! 据悉,这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首次用于投资政府引导基金。有分析指出,在当前许多地方财政偏紧的状 态下,用专项债投入当地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可进一步放大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助 力地方产业发展。 100亿元专项债投向政府投资引导基金 北京市政府此次发行的专项债券为10年期记账式固定利率附息债,计划发行面值总额为100亿元,通过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6月27日开始发行并计息。 对于该专项债,业内最关注的是其资金用途,因为这是首个将募集资金用于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的地方专 项债券。 记者了解到,根据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 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地方政府专项债应严格落实到实体政府投资项目,不得将专项债券作为 政府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各类股权基金的资金来源。 但地方政府专项债的用途在2 ...
最新LP梳理(四):超2万亿区县资金去哪找?
FOFWEEKLY· 2025-06-24 18:01
整体概览 - 截至2025年5月,我国地市级引导基金总计828支,累计注册资本约2.34万亿[3][15] - 2017年和2024年是区县级引导基金设立高峰,但2023年后受政策限制新增规模下降[16] - 2011-2014年区县级引导基金未实缴金额近400亿元,占政府引导基金历史未实缴总额32%[18] - 2015年后认缴比例稳定在90%以上,但未实缴资金累计超756亿元[20] 区县级引导基金特征 - 单只基金规模较小,通常在亿元级,如泾县基金3亿元,陵水县首期10亿元[10] - 资金来源多元,以地方财政和国企出资为主,如泾县财政出资16%-20%,国企占79%[10] - 返投比例普遍低于高层级基金,如赣州经开区80%,临沂市1.1倍,认定方式更宽松[10] - 经济发达区县基金规模大、市场化程度高,欠发达区县依赖上级支持[11] 区县级引导基金优势 - 精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如陵水县聚焦数字经济和海洋产业,顺义区投资智能网联汽车[12] - 决策效率高,顺义区二期引导基金投资周期仅为行业平均的40%[13] - 政策弹性大,陵水县通过分档让利机制激励社会资本,最高让渡80%超额收益[13] - 深度本地化协同,绩溪县要求子基金在本地设办公场所,瓯海区采用"双GP"模式[13] 地区分布与行业偏好 - 近一年新设区县级引导基金主要分布在浙江、北京、江苏、江西、广东,北京最多达7支[22] - 区县级基金返投比例均值长期围绕1.68倍波动,2022年后降至1.6倍以下[26] - 近五年主要配置行业为先进制造,其他包括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27] 活跃合作机构 - 近三年频繁合作的GP包括恒旭资本、金浦投资、国发创投、中科创星、深创投等[30] 最新组建基金 - 近一年设立的区县级引导基金包括天津清城科创产业投资基金(10亿元)、故城新动能股权投资基金(10亿元)、海南海澄东证华盈创业投资基金(3亿元)等[32][33][34][35]
LP也发债募资了
投资界· 2025-06-24 11:12
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发债募资 - 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拟通过发行专项债券募资100亿元,期限10年 [2][3] - 该债券为2025年北京市政府专项债券(三十五期),计划6月26日公开发行招标 [5][6] - 将专项债券资金投向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是政策创新的重要尝试,响应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的意见 [7] 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概况 - 成立于2016年,由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 [4] - 目前通过8支基金出资近900亿元,聚焦机器人、人工智能、信息产业、医药健康等战略新兴产业 [4] - 截至今年初已完成167个项目的投资决策,投决金额合计约170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20% [5] - 今年1月出资额由1000.1亿元增至2500.1亿元,增幅约150% [5] 创投机构发债新趋势 - 近期中科创星、东方富海、毅达资本、君联资本、金雨茂物等民营创投机构相继成功发行科创债 [2][9] -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文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9] - 科创债主要投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 [9] - 发债期限普遍达到10年,与科技企业成长周期相匹配 [10] 发债募资的特点 - 发债为创投机构提供了新的募资渠道,被视为行业难得的募资活水 [9] - 成功发债的创投机构均为行业头部机构,需具备丰富投资经验、出色管理业绩和优秀管理团队 [10] - 民营创投机构此次发债成本达到以往头部国资机构的水平 [10]
湖北省政府种子基金设立 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长江商报· 2025-06-24 07:29
湖北省政府种子基金设立 - 湖北省政府种子基金发布会举行 签约发布第一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种子基金 区域性科创种子基金和重点行业领域科创种子基金 [2] - 湖北省构建"创投+产投"政府引导基金体系 坚持股权投资做引导 按照"政府引导 市场运作 专业管理"原则 [2] - 种子基金突出政府引导 依托楚天凤鸣基金打造"从0到1"阶段种子投资基金群 重点投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领域科技创新 [3] 基金运作机制 - 创新管理机制 对种子基金不以单一项目或单一年度盈亏论英雄 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重点考核培育孵化种子企业数量和质量 [3] - 楚天凤鸣科创天使基金总规模100亿元 首期30亿元 已决策出资26只子基金 总规模突破92亿元 对外投资超60项次 金额超10.5亿元 [3] - 带动社会资本跟投超40亿元 储备高校及科研院所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近150项 [3] 首批基金设立情况 - 第一批种子基金与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 武汉市 襄阳市等重点区域 江城实验室 三峡实验室等科研机构签约设立 [4] - "KrF光刻胶材料项目"和"光学三维微纳精密测量与检测设备"获最高100万元资金投入 6家机构表示跟投意愿 [4] - 高功率光纤预制棒关键材料 第四代氧化镓项目纳入储备项目库 由长江路演厅持续推介 [4] 政府引导基金体系重构 - 湖北省印发《工作方案》提出21条措施 创新政府引导基金管理体制 运营机制 操作细则 考评办法 [6] - 重构创业投资基金矩阵 将楚天凤鸣基金打造为创业投资母基金 主要负责"从0到1"阶段种子投资 [6] - 重构产业投资基金矩阵 政府引导基金与国资基金加强合作 撬动社会资本参与 支持产业倍增战略 [6] 专项基金设立计划 - 设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直投基金群 由楚天凤鸣基金出资引导 联合科教资源富集地区 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师生创新创业 [7] - 对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 按照"一对一"方式单设种子直投基金 [7] - 设立重点行业领域科创种子基金 聚焦"51020"先进制造业和五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 支持重点实验室等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7]
政府引导基金的募资新路来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23 16:56
北京市政府专项债券投向引导基金 - 2025年北京市政府专项债券(三十五期)拟发行金额100亿元 期限10年 募集资金用于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1] - 专项债券资金投向政府引导基金属全国首次 具有示范性带动效应 开辟募资新渠道[3] - 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后 股权投资机构已发行和待发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超200亿元[3] 政策背景与合规性 - 2019年政策明确禁止专项债券作为政府投资基金资金来源 2024年新规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 实行负面清单管理[4] - 新规将信息技术 生物制造 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纳入专项债券资本金范围[4] - 北京专项债投向引导基金符合2024年政策要求[5] 北京母基金行业现状 - 北京聚集超50家母基金 形成明显集聚效应[6] - 区级母基金活跃 顺义区政府引导基金二期远期规模100亿元 首期10亿元 采取子基金 直投和S基金形式运作[7] - 市级层面形成"北京模式" 设立总规模千亿的八支产业基金 聚焦人工智能 医药健康等八大领域[8] 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运作 - 八支产业基金中 医药健康和先进制造基金规模各200亿元 其余六支各100亿元[8] - 采用Co-GP管理模式 管理机构包括君联资本 启明创投等知名机构[8] - 截至2024年底 八支基金已完成167个项目投资决策 投决金额170亿元 出资127 33亿元 招引项目占比20%[9] 基金规模与定位升级 - 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出资额由1000 1亿元增至2500 1亿元 增幅150%[10] - 经营范围变更为私募基金股权投资活动 由北京国管持股99 996%[10] - 北京国管受托管理多支重大基金 形成全类型基金管理体系 被称为北京"淡马锡"[10] 行业发展趋势 - 市区两级形成产业基金发展合力 推动投早投小投科技[11] - 母基金研究中心启动2025专项榜单评选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12]
专项债又现新用途:投向政府投资引导基金
证券日报· 2025-06-23 01:10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扩围 - 北京市政府专项债券(三十五期)计划发行金额100亿元,期限10年,募集资金首次用于"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1] - 专项债投向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是全国首次创新尝试,预计可通过财政资金杠杆撬动社会资本,带动地方产业升级[1] - 专项债投向扩围包括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明确禁止投向无收益项目、楼堂馆所、形象工程、一般房地产及商业设施[2] 政策创新与资金用途 - 国务院办公厅《意见》提出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资本金范围,未纳入"负面清单"项目均可申请专项债资金[2] - 当前专项债募集资金投向日趋丰富,涵盖土地储备、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领域[2] - 专项债资金覆盖领域从传统基建向新兴产业延伸,如低空经济等,同时用于改善企业现金流[3] 经济影响与资源配置 - 专项债投向扩围可精准激活实体经济,优化资源配置效率,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加速房地产库存去化[3] - 政策创新有助于吸引民间资本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并防范系统性风险[3] - 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增强,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繁荣,避免资金闲置浪费[3]
重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打造种子基金群!湖北,出大招→
证券时报网· 2025-06-22 21:10
湖北政府引导基金体系重构 - 湖北省政府印发《湖北省重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工作方案》,构建"创投+产投"政府引导基金体系,通过财政国资金融协同、省市县联动及社会资本参与支持高质量发展 [1] - 方案提出"三个重构":创业投资基金矩阵、产业投资基金矩阵、引导基金管理体系,分阶段支持科技创新("0到1"阶段政府主导,"1到2"阶段政府与国资协同,"2到N"阶段国资撬动社会资本) [2] - 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楚天凤鸣科创天使基金(首期30亿元),采用"子基金+直投"模式,已决策出资26只子基金(总规模92亿元),投资超60项次(金额10.5亿元),带动社会资本跟投40亿元 [4] 种子基金群布局 - 打造"从0到1"种子投资基金群,包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直投基金群(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一对一"设基金)、区域性科创种子基金(覆盖武汉、宜昌、襄阳等)、重点行业领域科创种子基金(聚焦"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 [3][4] - 第一批种子基金已签约设立,联合高校(武汉大学等)、重点区域(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等)、科研机构(江城实验室等)共建,储备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50项 [6] - 楚天凤鸣基金通过"走进实验室"机制调研初创企业4092项次,跟踪储备420项,投资早期项目100余项次(金额16.66亿元) [6] 早期科创项目支持案例 - 武汉市太紫微光电科技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技术研发半导体光刻材料,获楚天凤鸣基金团队从专利、生产到融资的全流程支持,2024年5月完成公司注册 [7] - 长江创投联动倚锋资本为江夏实验室"合成生物学噬菌体制剂"项目提供股权结构方案及后续融资支持,解决早期"融资难"问题 [6] - 楚天凤鸣基金明确未来将强化"0到1"种子投资与"1到2"天使投资衔接,构建全生命周期投资支持体系 [7]
湖北省政府种子基金成立 赋能“从0到1”创新允许“100%亏损”
新华财经· 2025-06-22 09:36
湖北省政府种子基金设立 - 湖北省政府种子基金正式设立,首批签约发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种子基金、区域性科创种子基金和重点行业领域科创种子基金,标志着湖北重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的重要一步 [1] - 基金突出政府引导,依托楚天凤鸣基金打造"从0到1"阶段种子投资基金群,重点投向湖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领域科技创新,解决科创企业"最先一公里"融资困境 [1] - 创新管理机制,对种子基金不以单一项目或单一年度盈亏论英雄,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重点考核种子基金培育孵化种子企业数量和质量 [1] 基金投资策略与目标 - 基金聚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营造多元、规范、健康的创业投资生态 [1] - 通过为创投基金和管理人松绑,推动投资机构能投、愿投、敢投、善投,优化创投生态,加快投资落地见效 [1] - 基金体系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专业管理"原则构建,形成财政国资金融协同、省市县联动、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创投+产投"模式 [2] 政府引导基金体系重构 - 湖北省印发《湖北省重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工作方案》,提出21条措施,聚焦解决能投、愿投、敢投、善投问题 [2] - 创新政府引导基金管理体制、运营机制、操作细则和考评办法,围绕创业投资生态营造、产业投资做大做强、基金资源统筹加强等方面进行改革 [2] - 明确"从0到1"阶段以政府引导基金为主,"从1到2"阶段政府引导基金和国资基金协同发力,"从2到N"阶段由国资基金撬动放大 [2] 基金战略定位 - 基金旨在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创新创业 [2] - 通过基金体系吸引撬动更多核心要素向湖北聚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