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戏剧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2025北京·西城“百姓戏剧展演”预热开启
新京报· 2025-06-03 11:07
活动概述 - 2025北京·西城"百姓戏剧展演"由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鼓楼西剧场承办,旨在打造全民参与的戏剧文化盛会,坚持惠民公益初心 [1] - 活动以戏剧为纽带、舞台为桥梁,让群众零距离感受戏剧艺术魅力,共享西城文化惠民成果 [1] 活动内容 - 共评选出15部优秀剧目,其中8部将于2025年6月4日至8月21日在鼓楼西剧场上演,7部通过线上展播 [1] - 演出剧目包括《情满中轴线》《胡同里的党校》《象棋的故事》等,涵盖话剧、儿童剧、独角戏、豫剧、黄梅戏、北京曲剧等多种艺术形式 [1] - 剧目既有经典剧目的当代表达,也有聚焦时代脉搏的独特诠释 [1] 活动影响力 - 北京·西城"百姓戏剧展演"自2014年首次举办以来已走过11年,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品牌活动 [2] - 西城区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持续深耕文化沃土,通过文化艺术激活城市发展动能 [2] - 活动以文化惠民服务创新为抓手,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使文化艺术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2] - "大戏看北京 好戏看西城"已成为首都文化新注脚 [2]
一台戏拢住村庄的人气
人民日报· 2025-04-30 06:31
戏剧文化在乡村的传承与影响 - 戏剧作为情感表达工具,通过程式化表演连接感官与精神,隐含人世间分离与愈合的主题 [3] - 中国乡村戏台数量与村庄数量相当,秋收后演戏成为传统庆祝方式,激活村民集体记忆 [4] - 山西保留"迎神赛社"等古老民俗,赛戏活动融合祭祀与娱乐,吸引全村参与并唤醒乡情 [4] 戏剧表演形式与互动特征 - 演员突破舞台界限,如关公追华雄至观众区,乐队即兴伴奏,形成动态演出场景 [5] - 表演者与观众即兴互动(抓取摊贩水果、扮鬼脸),打破观演界限,历史演绎呈现轻松氛围 [6] - 戏台范围随观众规模扩展,"村子有多大戏台就有多大",演出高潮迭起带动全村情绪 [6] 戏台的社会功能与文化符号 - 戏台作为乡村精神中心,凝聚乡愁,外出者返乡看戏触发情感共鸣("心吊在腔子里咣咣响") [7] - 戏剧脸谱通过夸张手法(关羽丹凤眼、媒婆大痦子)转化生活表情,强化艺术趣味 [7] - 炕墙画等民间艺术延续历史基因,通过视觉叙事传递文化力量 [8] 戏剧与乡村生活的周期性关联 - 庙会结束标志冬季来临,村民通过期待春戏缓解黑白单调的冬日生活 [8] - 年节筹备(杀猪宰羊)与年后大戏形成仪式闭环,戏剧成为农耕时间轴的重要节点 [8] - 戏剧通过虚字唱腔("咦呀呼哪咳哎")化解生活严肃性,提供精神舒展空间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