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搜索文档
2025古尔邦节假期,喀什市文旅人气旺、市面暖、活力足
经济观察报· 2025-06-13 17:43
旅游行业表现 - 古尔邦节假期喀什市累计接待游客107 22万人次 同比增长7 05% 实现旅游收入8 75亿元 同比增长7 36% [1] - 喀什古城通过开城仪式表演 公主选郎 丝路驼队等民俗文化活动吸引游客 游客可参与互动并记录精彩瞬间 [1] - 汗巴扎夜市提供70多种特色美食 包括烤全羊 玫瑰鸽子汤 烤包子等 143家商铺和171个摊位沿街排列 吸引天南海北游客 [2] 游客体验与反馈 - 游客对喀什古城的节日氛围 歌舞表演和当地文化给予高度评价 认为非常值得游览 [1] - 游客在百年老茶馆体验药茶和特色点心 欣赏民族歌舞 感受到浓厚的文化融入感 [1] - 游客对民宿的管家服务和沉浸式非遗主题客房表示满意 认为服务贴心且友好 [2] 民宿与特色服务 - 归·徕宁居隐奢美宿提供非遗主题客房 包括乐器 花帽 土陶等 游客可深入了解喀什非遗文化 [2] - 民宿在节日期间提供免费接送机服务 下午茶 糕点 干果和水果 并有专属管家陪同游览古城 [2] - 游客因喀什的烟火气和人情感选择延长停留时间 部分游客计划继续居住十几天 [3]
端午假期北京文旅消费双增长
快讯· 2025-06-02 19:37
文旅活动表现 - 北京文旅以民俗文化为核心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 [1] - 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体验 [1] - 全市共接待游客821.1万人次,同比增长5.4% [1] - 实现旅游总花费107.7亿元,同比增长6.7% [1]
寻味“舌尖上的端午” 各地节令美食成为中华民俗文化的鲜活注脚
央视网· 2025-06-02 13:49
端午时令美食文化 - 广东河源酿苦瓜选用猪前夹肉、木耳、糯米、米豆、香菇和红苋菜为馅料,通过煎炖工艺突出鲜香与清爽口感,体现客家饮食文化[3][5] - 安徽铜陵手工绿豆糕以绿豆粉、熟面粉、麦芽糖浆、黑芝麻油为原料,经淘洗、煮晒、磨粉、压制工序制成,兼具清热功效与节令特色[7][9] - 湖北老河口馓子采用大豆油炸制,面团经揉醒、搓条、绕圈工艺形成酥脆质地,成为端午餐桌传统配食[12] - 甘肃兰州甜醅子以莜麦为原料,通过煮制、发酵工艺产生酸甜酒香,因古代粽叶稀缺演变为地域性端午替代食品[15] 饮食文化历史内涵 - 绿豆糕在古代被用作清热祛毒的季节性食品,与端午节驱除"五毒"的民俗需求直接关联[10] - 甜醅子既象征农耕丰收,又蕴含驱邪纳吉的传统文化寓意,反映地域资源条件对饮食习俗的塑造[15]
端午龙舟热:122场赛事吸引570万人参与 传统民俗焕发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6-01 11:48
龙舟赛事规模与参与度 - 全国及地方性龙舟赛事活动达122场,参与人数多达570多万人[1] - 成都、杭州、佛山、苏州等地成为最火的"看龙舟赛"旅游目的地[1] - 江苏宿迁龙舟赛有33支队伍、700多名选手参与,涵盖学生、工人、教师、医生等各行各业[3] 地方特色龙舟活动 - 安徽望江14支龙舟队在莲花湖竞渡,展现"速度与激情"的较量[5] - 成都新津天府端午龙舟会以"龙舟为媒,世运为契"为主题,配套活动包括文创集市、汉服巡游、摄影展等[8] - 四川自贡富顺县龙舟竞渡历史悠久,传统"抢鸭子"环节吸引200余名游泳协会队员参与,投放300只活鸭[11] 文化传承与旅游经济 - 龙舟赛事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江苏宿迁的行业跨界参与[3] - 成都新津通过多元消费场景(文创、汉服、摄影)提升端午节文化活动影响力[8] - 四川自贡"抢鸭子"活动融合竞技与民俗,凸显巴蜀文化特色[11]
成都世运会前四川省最大规模龙舟赛 成都新津端午龙舟会叠加多种消费场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1 16:46
赛事之外,丰富多元的配套活动拉开帷幕。今年龙舟展演围绕端午祈福、龙舟竞渡等元素,推出民俗文 化仪式展演、龙舟竞渡展演以及多场配套活动。《龙腾盛世·欢庆端午》舞龙鼓乐、 21个市(州)2210 件文创产品集市、汉服民俗巡游、"龙舟记忆"摄影展等系列活动将悉数开展,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魅力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活力。 从龙舟竞渡到文化场景,再到"吃喝玩乐"消费热潮。融合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竞速赛事的端午盛会,不 仅带来热血沸腾的龙舟竞技,更串联起"百花齐放"的消费新场景。为留住"龙舟流量",撬动消费,端午 期间及前后,新津区向游客和群众发放超百万消费券,联动本地文旅商家优惠让利200余万元,涵盖吃 住行游购娱,将有效拉动消费,助推龙舟文化与旅游、体育、会展、经贸的融合发展,将龙舟流量转化 成经济增量。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端午假期期间,全省各地同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 众文化活动将达到 600余场次,通过节会搭台、文旅唱戏形式,高频次、广覆盖的活动将进一步激发文 化旅游消费潜力,为文旅经济发展挖掘新的增量空间。 5月31日,2025"我们的节日·端午"、四川省"百舟竞渡迎端午"集中展演暨 ...
端午假期陕西推出500余项文旅活动
陕西日报· 2025-05-31 08:12
文旅活动规划 - 端午期间陕西将推出501项文旅活动,涵盖民俗文化、非遗展演和创意体验 [1] - 省级公共文化场馆将开展26项活动,包括沉浸式演出、音乐会、科技周展览等 [1] - 市民游客可体验XR全景奇幻展、非遗课程如漆扇制作等特色项目 [1] 地方特色活动 - 全省各地将举办475项活动,包括宝鸡空竹公开赛、关山草原马术特技表演等 [2] - 渭南大荔县推出沉浸式演艺《丰图义仓》,韩城市开展汉服快闪等13项活动 [2] - 咸阳举办端午节专场音乐会,乾陵景区提供VR沉浸式体验 [2] - 延安、榆林开展旱地龙舟赛等传统民俗活动,安康、汉中举办龙舟节和桨板公开赛 [2] 惠民措施 - 全省推出近百场文旅惠民活动,包括免费体验、折扣销售和惠民展演 [2]
新华视点|浓浓文化味 催热端午假日经济
新华社· 2025-05-30 16:56
端午节佩戴香囊的习俗寄托着人们避邪驱瘟、祈求平安健康的愿望。随着端午临近,浙江义乌香囊市场迎来产销高峰。为拓展市场,不少工厂 今年新增茶饮行业、药房、学校等销售渠道。产品创新方面,香囊填充物引入苍术、白芷、砂仁等中药材,成为今年爆款。 0:00 临近端午假期,全国多地立足传统民俗、创新文化场景,推出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满足消费者需求。 针对今年的端午节小长假和"六一"儿童节,北京市密云区的古北水镇将围绕长城文化和传统文化,打造特色节日活动,开启"端午儿童双节"主 题活动。 统筹:李杰、王健、李佳琳 编导:朱一南 配音:王帅龙 包装:夏勇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端午节前夕,一场热闹的端午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丁黄村丁屋岭举办。活动通过传统民俗、非遗手作体验、山野市集等形 式,吸引了众多村民和游客参与,生动展现了乡村文旅发展新图景。 近日,2025年"百里水上福道·千年闽都画卷"龙舟巡回赛第二站赛事在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浦下河开赛。近年来,福州市打造常态化龙舟赛 事,在晋安湖、晋安河、旗山湖、浦下河、高新区等地举办多场赛事,让"水上狂欢"贯穿全年。 5月28日,在四川省华蓥市溪口镇 ...
2025“寻味文安”美食大赛圆满收官
央视网· 2025-05-29 18:26
活动概况 - 2025"寻味文安"美食大赛于5月28日在河北廊坊市文安县举办,由中共文安县委宣传部、文安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安县融媒体中心联合主办[1] - 大赛通过乡镇推荐和网络自荐选拔出百强选手,自3月20日启动以来以短视频形式展示"文安味道"[3] - 活动现场设置厨艺达人争霸赛区、文安食礼评选区等多个分区,最终揭晓"文安十佳食礼""文安十佳特色小吃"等五类奖项[3] 文化内涵 - 大赛融合洼淀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于烹饪技艺,旨在打造"舌尖上的文安"品牌[3] - 活动通过美食展现文安特色饮食文化底蕴,为廊坊经洽会预热造势,提升"逛廊洽、游文安"知名度[3] - 文安县计划整合非遗技艺、生态美景和人文故事,唱响"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旅游品牌[3] 产业影响 - 大赛为文安产业振兴注入动能,推动当地打造"京南宜居水乡,低空制造新城"的城市定位[3] - 活动通过展示融合本地特色与各地风味的美食,吸引游客体验文安文旅资源[3] - 文安县将借此契机提升区域吸引力,促进"逛廊洽、游文安"的文旅消费[3]
端午竞技“花式”开赛 浙沪12支队伍上演“龙舟斗牛”
中国新闻网· 2025-05-29 09:12
这种赛制不仅考验划桨速度,更强调团队协作、节奏控制和耐力。 现场,选手们呐喊声与桨板击水声此起彼伏,奏响一曲激情四射的端午"交响曲"。河道中心线成了 双方队员争夺的焦点,队员们齐心协力、奋力划桨,随着口号声,龙舟在水面上左推右拉,气氛紧张而 激烈。 河道两侧,来自浙江和上海两地的观众齐聚一堂,见证这场力量与耐力的终极对决,为参赛龙舟队 加油助威。 经过角逐,最终,独山港镇代表队、张堰镇代表队和吕巷镇代表队分别获得第一、二、三名。除了 龙舟斗牛赛,现场还有水鼓表演、新忆集市等,充分展示平湖传统民俗文化,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端午节 庆氛围。 原标题:端午竞技"花式"开赛 浙沪12支队伍上演"龙舟斗牛" "各队注意,预备!比赛开始!"5月28日上午,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在浙江省平湖市新仓镇杉青港 村水域的河道里,一场"龙舟斗牛赛"激烈开幕。 当日,"粽情端午 杉水共富"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2025"平湖后生杯"浙沪龙舟斗牛赛在该地举行。 此次比赛共有12支队伍参加,分别是来自平湖市当湖街道、钟埭街道、曹桥街道、新埭镇、新仓 镇、独山港镇、广陈镇、林埭镇、乍浦镇的9支队伍,以及来自上海市金山区吕巷镇、廊下镇、张堰镇 的3支队 ...
开发民俗体验 带动就业增收
人民日报· 2025-05-28 06:40
旅游业发展 -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通过民俗文化展示和特色街区打造,成功将老城区改造升级为集民居保护、文化传承、特色体验于一体的大型人文景区,带动3000余人就业 [1] - 六星街特色街区多元业态蓬勃发展,直接带动就业2000多人,间接带动就业7000多人,其中超过八成为少数民族群众 [2] - 伊宁市旅游业日渐升温,今年1月1日至5月23日累计接待国内游客616.65万人次,同比增长近17% [2] 文化传承与展示 - 喀赞其民俗旅游区设有88处民俗家访点体验点,展示民族乐器和舞蹈表演,如维吾尔族老人居麦卡热·巴和提的非遗表演 [1] - 六星街特色街区的亚历山大手风琴珍藏馆展示了多民族演奏者的手风琴表演,包括汉族、塔塔尔族、哈萨克族、满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等 [1] 国际影响与体验 - 外国记者对新疆伊犁的民俗文化和欢乐氛围印象深刻,沙特阿拉伯《祖国报》评论部主任玛哈·阿苏拉米表示不仅喜欢旅游,还想在当地生活和工作 [2] - 埃及《金字塔报》副总编辑萨米·埃尔卡姆哈维对新疆人民幸福生活的场景印象深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