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
搜索文档
山河铭记 以祖国繁荣昌盛告慰志愿军先烈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5 10:17
历史事件与桥梁建设 - 鸭绿江断桥在1950年11月8日至14日期间被美军100多架战斗机轰炸并炸断 [1] - 安东铁路局1600多名工人经过4天4夜抢修使中朝友谊桥恢复通行 [3] - 志愿军战士在短时间内修建全长350米的鸭绿江第二铁路便桥并于1951年5月通车使军用物资大量进入朝鲜 [5] 地区发展与旅游产业 - 河口断桥地区已发展出众多民宿和游船从战火前线转变为旅游度假胜地 [9] - 丹东市已发展成为一座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9] - 鸭绿江上经历战火洗礼的桥梁见证了75年的沧桑巨变 [9]
聆听志愿军老战士的心声
人民日报· 2025-10-25 08:24
70多年过去,我还时常想起当年驾驶战机飞过鸭绿江的时候。那时,我们都很年轻,平均只在战斗机上 飞过二三十个小时,对面的敌人却是飞行了数百小时的"老手"。但我们心中,都有一种敢于"空中拼刺 刀"的勇气和决绝。 ——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飞行员、空军航空兵某部"李世英中队"原中队长李世英(本报记者金正波整 理)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到来,我思绪万千。这么多年过去了,脑海里时常浮现出我和 战友们出征时的模样。入朝参战时,我只有13岁,是一名文工团团员。一次去前线演出时,我突发高 烧,身体很难受。战友们心疼我,一名十八九岁的战士把我背到连队休息。演出结束,我们相约下次演 出再见。可是,他却"失约"了。后来询问他的情况时,得知他已经牺牲,遗憾的是我还不知他的名字。 今年9月12日,在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现场,看到棺椁从运—20里一一运 出,泪水夺眶而出。那位背过我、给过我温暖承诺的战士,不知道是否已经魂归祖国? 志愿军战士们用最宝贵的年华,守护着身后的祖国和人民。如今,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军队强大,这 盛世足以告慰先烈英灵。 我的战友蒋道平,入朝作战时是全队单飞时间最短的,却击落了美军 ...
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在沈阳安葬
新华社· 2025-09-13 15:11
松柏无声,草木含悲。礼兵抬起志愿军烈士棺椁绕广场半周,缓缓走向安葬地宫。全场人员排起 长队,向烈士献花致敬,并瞻仰烈士英名墙。 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网信办、中央港澳办、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外交部、教育 部、财政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 公室,辽宁省、沈阳市,驻沈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北部战区陆军等单位有关同志,抗美援朝老战 士、烈士亲属代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受阅官兵、抗美援朝英雄连队官兵代表,奥运冠军 代表、部队官兵代表、港澳台师生代表、青少年学生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仪式。解放军仪仗司礼大 队、北部战区陆军某旅奉命执行安葬仪式礼兵任务。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12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由我空军专机从韩国接回。2014年至今,累计有1011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在沈阳抗美 援朝烈士陵园安葬。 新华社沈阳9月13日电(记者刘一诺、武江民)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13 日上午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30位志愿军烈士英灵,在阔别祖国70多年后回到中华大地 安息。 10时许,仪式正式 ...
这一封封家书,来自那些最可爱的人!
新华社· 2025-09-11 19:50
20世纪50年代初 中国人民志愿军 雄赳赳、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历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 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资料照片)。 在枪林弹雨中 保家卫国、直面生死的将士们 与亲人的唯一联系 便是能抵万金的家书 这是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内展出的志愿军战士王泉的家书(2025年9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1951年3月 邱少云随部队奔赴抗美援朝前线 途经河北时 给家人写下了这封信 |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 | | | --- | --- | --- | | 親安出哥哥知弟弟們。 | | | | 題及聲写出還想出銀至中國,美國花要送6銀了在例的因為 | 題官 因文版題為張書 行為國立 之 為 與 問題 出張 出張 | 此例依為過到重要在官方有因處守和地之要被判地主守城 | | 英国住在司解禮人放入端書了很事心明出領了在開 | | | | 一点小说 | | | | 但想思想教例,就从同代在情言 深刻因得官守, | | | | 好,多行出獵段,多次生公國權,支被研英中報開收學,在 | | | | 庭園體驗 擬對得起步直實業信越在出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