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肥胖疗法
搜索文档
"中年膨胀"的背后:一场蓄谋已久的脂肪细胞叛乱
GLP1减重宝典· 2025-10-16 22:0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年发福(内脏脂肪异常堆积)的根源并非单纯的热量过剩或代谢变慢,而是一类特殊的脂肪前体细胞(CP-A细胞)随年龄增长被激活,并通过LIFR-STAT3信号轴驱动活跃的脂肪生成,这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生物学机制 [5][6][11] 中年发福的生物学机制 - 研究发现中年时期内脏脂肪异常堆积源于一类特殊的脂肪干细胞突然活跃,这些细胞随年龄增长获得独特表观遗传标记并被激活,导致脂肪组织不可逆扩张 [6] - 在小鼠模型中,中年期(12个月龄)后体重显著增加,新生脂肪细胞主要来源于特殊的脂肪干细胞,将其移植到年轻小鼠体内仍能产生2.5倍于年轻干细胞的脂肪细胞 [8] - 单细胞测序技术鉴定出CP-A细胞亚群,其数量随年龄增长显著增加,在人类男性胰周脂肪组织中也发现类似细胞,且比例与年龄正相关,该细胞具有惊人增殖和分化能力 [10] 核心信号通路与干预潜力 - CP-A细胞中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LIFR)表达显著上调,激活下游STAT3通路驱动脂肪疯狂生成,使用LIFR抑制剂EC359或STAT3抑制剂可显著抑制其成脂能力 [11] - 实验证明在年轻小鼠中过表达LIFR能诱发脂肪异常堆积,而对9月龄小鼠进行为期10周的EC359治疗可有效减少内脏脂肪堆积,为开发靶向抗肥胖疗法提供了新思路 [11]
Nature子刊揭秘肥胖新机制:线粒体碎裂成关键突破口!中国近半人口面临超重困扰
GLP1减重宝典· 2025-08-08 11:11
中国肥胖人口现状 - 中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突破总人口49% 成为世界肥胖人口第一大国 [4] 肥胖机制研究突破 - 高脂饮食引发白色脂肪细胞线粒体结构崩解 导致代谢功能严重受损 [5] - 线粒体碎片化现象直接阻碍能量消耗 促使脂肪异常蓄积 [5] - RalA基因被锁定为关键调控因子 基因敲除后能维持线粒体完整结构避免体重增加 [5] RalA基因作用机制 - 高脂饮食使白色脂肪组织中RalA表达显著上调 RalGAP2表达下降 [7] - 脂肪细胞特异性RalA敲除小鼠在高脂饮食后体重增长减缓50%以上 葡萄糖耐量显著改善 [7] - RalA缺失使腹股沟白色脂肪重量降低 附睾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未受影响 [7] 代谢改善效果 - RalA敲除小鼠肝脏葡萄糖生成减少 丙酮酸耐受性增强 [8] - 关键糖异生基因G6PC和PEPCK表达下调30-40% [8] - 肝脏甘油三酯含量降低35% 脂肪生成相关基因ACC、FASN、SCD1、ACSL1表达显著抑制 [8] - 肝脏代谢指标AST和ALT改善25% [8] 能量代谢调控 - RalA敲除小鼠夜间能量消耗增加20% 耗氧量提升15% [10] -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相关蛋白表达上调 膜电位分析显示线粒体活性增强40% [10] 分子机制揭示 - RalA缺失增加Drp1蛋白S637位点磷酸化50% 降低OPA1表达 [11] - RalA通过招募蛋白磷酸酶PP2Aa促进Drp1去磷酸化 驱动线粒体裂变 [11] - 人类数据显示肥胖个体DNM1L表达与BMI呈正相关(r=0.62, p<0.01) [11] 治疗前景 - 靶向抑制RalA或Drp1活性可能成为治疗肥胖新策略 [12] - 干预RalA-Drp1信号通路可特异性改善线粒体功能 [13] - 该机制为开发抗肥胖药物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