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攻坚战
icon
搜索文档
郭伊均:扎实开展全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
中国环境报· 2025-07-08 07:15
近年来,一些地区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 设,近日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 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启动了全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明确通过3年左 右时间整治,使全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频发多发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专项整治涉及面广,需要各 级各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狠抓落实,也需要社会各界理解支持、共同参与、全面监督。 深刻认识开展专项整治的重要意义 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不仅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侵占耕地林地草地资源,而且容易导致"破窗效应", 衍生成为有毒有害甚至危险废物倾倒的温床,造成更严重的污染,亟须严厉整治。 开展专项整治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 物污染问题,曾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认识开展非法倾倒 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扎实开展专项整治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开展专项整治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必然要求。随着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 成效,固体废物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西安日报· 2025-06-27 10:11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 强调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战略 [1] - 建立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推动资源要素集约节约利用与创新融合发展 [2] - 科学规划城市功能空间布局 目标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协同效应 [2] 生态环境保护具体措施 - 强化秦岭生态保护 推进整改档案化、巡查常态化、保护社会化、监管智能化四维机制 [2] - 挖掘秦岭生态文化价值 提升保护整体效能 [2] - 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专项行动 重点维护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 [2] 污染防治与绿色转型 - 以蓝天保卫战为核心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2] - 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治理 加快重点水系生态修复工程 同步排查汛期隐患 [2] - 推动"双碳"西安行动 发展清洁生产与绿色技术应用 构建绿色竞争力 [2] 问题整改长效机制 - 清单化、系统化推进中央及省级反馈问题整改 深挖根源并举一反三 [2] - 通过制度建设固化整改成效 实现标本兼治 [2]
江西吉安培育壮大千亿产业集群 去年电子信息产业营收突破20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6-19 21:00
中新网南昌6月19日电 (朱莹)"我们打培育壮大千亿产业集群攻坚战,去年以来,我们深化招商引资体制 机制改革,新签约投资或产值过百亿的'双优'项目19个。2024年,吉安电子信息产业营收突破2000亿 元。"19日,江西举行"以改革精神打好'十大攻坚战'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吉安篇章"新闻发布会,吉安 市委书记罗文江在会上透露。 吉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有着敢闯新路、敢为人先的光荣改革传统。去年以 来,吉安市研究出台《中共吉安市委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吉安篇章的实施 意见》,提出了319项改革任务,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吉安路径。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朱莹摄 牌位列中国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第7位,产品年销售额超130亿元、增长61%,平均溢价21.8%,带 动50多万名农户增收。 罗文江介绍,吉安围绕打好培育壮大千亿产业集群、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提升、文旅高质量建设高 水平运营、重点改革突破、招才引智人才集聚、做强做旺中心城区、重点民生品质提升、"两山"转化突 破、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党员干部能力作风提升等"十大攻坚战",将改革精神贯穿到每一个攻坚战, 形成以改 ...
时代专论|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总结的关键要点: 反腐败斗争的战略部署 - 反腐败斗争需打好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体现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和规律洞察 [1] - 攻坚战针对腐败的顽固性和反复性,需啃硬骨头、打歼灭战 [3] - 持久战针对腐败的长期性,需保持战略定力和高压态势 [4][5] - 总体战针对腐败的复杂性,需系统施治、综合用力 [6] 当前反腐败形势特点 - 腐败问题呈现严重性、顽固性、反复性特点 [2] - 腐败存量未清、增量持续,政商勾连和"一把手"腐败突出 [3] - 金融、国企、能源等权力集中领域仍是腐败重灾区 [3] - 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花样翻新,行为更加隐蔽复杂 [3] 反腐败斗争的方法路径 - 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保持高压态势 [3] -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方针方略 [6] - 深化探索"三不腐"贯通融合的有效载体 [6] - 发挥政治监督、思想教育等多方面防治腐败作用 [6] 反腐败斗争的显著优势 - 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坚强领导核心提供根本保障 [9] - 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作为科学指引 [10] - 有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作为坚实后盾 [11] - 有完善的制度机制和丰富的防治手段 [12][13][14] 反腐败斗争的重点领域 - 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 [14][17] - 重点整治金融、国企、能源等权力集中领域 [3] - 持续清理"围猎"污染源,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 [14] -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净化政治生态 [19]
“三北”生态行:“以工代赈”让农牧民由治沙“看客”变“主角”
新华网· 2025-06-12 21:40
内蒙古"三北"工程创新参与机制 - 内蒙古通过"以工代赈"模式累计带动10.4万农牧民参与治沙,发放劳务报酬10.2亿元[1] - 巴彦淖尔市光伏治沙项目年发电量将达3.6亿千瓦时,配套治理沙地2.4万亩,带动2000名农民参与建设[2] -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1万多名农牧民通过参与治沙项目人均增收近1万元,部分农户年劳务收入超10万元[3] 区域治沙项目成效 - 巴彦淖尔市带动3.7万农牧民参与治沙,人均年增收1.5万元,通过劳务公司实现"家门口"就业[2] - 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治理中,村集体和家庭林场户通过自主造林带动全民参与[3] - 内蒙古规定"以工代赈"劳务报酬不低于治沙项目总投资的10%,建立生态与增收联动机制[3] 典型项目案例 - 临河区新华林场光伏项目6月底并网,农民日收入达300元,同步完成林草种植全流程作业[2] - 达拉特旗官井村村民通过沙柳柠条平茬作业实现户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上[3] - 两地治沙项目均采用铺设沙障等工程措施,照片显示农民直接参与现场施工[2][4]
未来之城擘画新卷 南沙奋力逐梦湾区
广州日报· 2025-06-11 03:04
2022年6月14日,《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公 开发布,南沙站在了"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的新定位上,803平方公里的 热土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2025年,对于承载着国家重大战略性平台使命的南沙注定是非凡之年。"湾区之心"南沙迎来《南沙方 案》第一阶段目标中考之年、南沙自贸片区建设十周年、建区二十周年。"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 世界",三年来,胸怀"图南之志",南沙正以全面落实《南沙方案》为牵引,持续激发改革开放创新"三 大动力",系统推进"五港联动"发展策略,打好"五大攻坚战",加快实现"五大倍增",发力做强南沙重 要增长极,湾区之心"未来之城"熠熠生辉,正向着湾区的南沙、世界的南沙目标迈进。 在《南沙方案》第一阶段目标完成之年,广州日报推出"面向世界,湾心作答"《南沙方案》权威访谈, 采访广东省广州南沙建设发展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南沙工委)有关市级成员单位,围绕《南沙方 案》第一阶段发展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下一步工作部署,全面展现"湾区之心"南沙携手港澳书写大湾区 建设新篇章的伟大实践。 策划/李婧、秦晖 统筹/叶佩华 文/广州日 ...
帮主郑重|下周A股走势分析及策略:震荡蓄力,把握结构性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6-09 10:07
市场资金流向 - 上证指数在3400点附近窄幅盘整 成交量缩至千亿级别 [3] - 北向资金6月6日单日净流入67亿 主要流向贵金属 科技 消费板块 [3] - 内资主力上周净流出近400亿 显示外资与内资存在明显分歧 [3] 重大事件影响 - 中美经贸磋商涉及半导体技术 关税核查等议题 结果将直接影响稀土 新能源车 半导体板块走势 [4] - 量化交易新规实施将抑制高频交易 短期可能影响中小盘股表现 但长期有利于市场稳定 [4] 行业投资机会 - 消费板块受汽车以旧换新 新能源下乡等政策支持 618数据超预期推动美容护理 休闲食品等细分领域 [5] - 科技板块受谷歌AI升级 大基金三期落地等利好 设备芯片企业具备中长线投资价值 [5] 技术面分析 - 3400点存在五月套牢盘压力 突破需万亿成交量支撑 否则可能在3350-3400点区间震荡 [7] - 创业板刚突破2000点 但上方仍面临较大压力 [7]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采用半仓策略 防御端配置黄金 进攻端关注消费科技龙头 [8] - 优质公司需具备稳定现金流和务实团队 这类标的具备穿越牛熊能力 [8]
福建主要流域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首次达到100%
生态环境质量 -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 9个设区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8 3% PM10和PM2 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 福州市和厦门市环境空气质量分别排名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的第5和第3位 [1] - 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主要流域国控断面优良水质(Ⅰ~Ⅲ类)比例首次达到100% 其中优质水(Ⅰ~Ⅱ类)比例77 1% 闽江全流域优质水比例98% 九龙江全流域优质水比例57 1% 县级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均达标 [1] - 近岸海域海水质量稳中有升 优良(一、二类)海水面积比例92 6% 首次达到90%以上 [2] 生态保护与修复 - 生态质量保持全国前列 生态质量指数(EQI)75 06 稳定为优 同比提升0 04 森林覆盖率65 12% 连续46年居全国首位 [2] - 统筹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厦门获评联合国第二届"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敖江(福州市段)、南平市崇阳溪获评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厦门同安湾、泉州大港湾获评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4] - 全省已获国家命名5条美丽河湖、5个美丽海湾、44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市)、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数量居全国前列 [4] 污染防治与绿色转型 -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连续第5年优秀 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施方案 持续推进大气"十百千"工程 加快钢铁、水泥、玻璃、陶瓷等废气深度治理和小型燃煤锅炉转型、升级、退出 [3] - 深化闽江、九龙江等重点流域治理 全面清退闽江水口库区网箱水产养殖 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 提升城乡污水收集处理率 治理黑臭水体 加强入河排污口整治 [3] - 持续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出台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意见 制定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实施细则 加快推进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节能降碳 持续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3] 环境监管与执法 - 有效整治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连续十年开展"清水蓝天"专项行动 坚决打击恶意排污、监测数据造假、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 成为国家开展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成效考评以来连续9年位居全国前三的唯一省份 [4] - 联合开展餐饮油烟扰民"点题整治" 努力解决群众"家门口"污染问题 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坚决纠治打着环保幌子搞"一刀切"问题 [4] - 深入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严格核与辐射监管 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核与辐射安全底线 [5]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 制修订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实施细则、裁量规则 完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 强化与绿色金融联动 信用修复线上办 环境管理类指标即改即修 [5] - 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和碳排放权、排污权、林权、水权等交易 [5] - 持续实施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工作法 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不断拓宽"两山"转化的实践路径 [5]
连续三年下降,去年全国法院受理环境资源一审案件24.5万余件
新京报· 2025-06-05 13:03
环境资源审判案件数据 - 2024年全国法院受理环境资源一审案件24.5万余件,审结21.9万余件,受理量和审结量连续三年下降[1] - 受理环境资源刑事一审案件2.8万余件,审结近2.6万件[3] - 受理环境资源民事一审案件16.7万件,审结15.1万余件[3] - 受理环境资源行政一审案件5万件,审结4.2万余件[3] - 受理环境公益诉讼一审案件4822件,审结4168件[3] - 受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一审案件346件,审结246件,判令赔偿资金96亿元,同比增长87.5%[3] 环境资源审判成效 - 审结污染环境刑事、民事、行政一审案件4900余件[4] - 审结非法采矿、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地矿等案件6.04万件[4] - 审结滥伐林木、生态破坏、渔业等案件2.6万件[4] - 审结破坏自然保护地、放射性污染、土地等案件2.3万件[4] 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建设 - 全国设立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组织2424个,增设合肥环境资源法庭[5] - 从事环境资源审判的法官和司法辅助人员1.6万余人[5] - 1700余家法院实行环境资源案件归口审理[5] - 设立综合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基地1000余个[5] - 研究起草破坏黑土地资源刑事案件、矿产资源纠纷等司法解释[5] - 探索碳汇认购、动物野化放归、人工鱼巢建设等修复执行方式[5]
天津:高水平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中国发展网· 2025-06-04 17:15
中国发展网讯 李亚柯 记者朱波报道 6月3日下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4年天津生态环境状况 新闻发布会。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史津、二级巡视员郭海涛、科财处处长张凯、自然处处长赵文喜、 海洋处处长高翔出席,为大家介绍2024年我市生态环境状况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 我们紧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健全环境治理体系上持续加力。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健全 建设项目环评分级管理制度。持续开展大气等专项执法行动,检查企业3.3万家次,立案1108起,对首 次违法、情节轻微的企业依法免罚347件。创建国家级智能社会治理(环境治理)实验特色基地,天津 生态屏障站、天津城市站入选第二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 史津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统筹推动污染防治和绿色发展,持续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高标准完成"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高水平推进美 丽天津建设。 史津指出,2024年,我们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 会部署,以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为统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