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国际化

搜索文档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职业教育国际化再谋新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7-03 17:38
核心观点 -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代表团赴印度尼西亚开展教育合作交流,旨在深化与当地教育机构和中资企业的多维度合作,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 [1] - 通过"班·墨学院"平台,公司达成10余项合作协议,覆盖国际生留学、员工培训、科技项目合作等多个领域,推动国际产教融合 [10] 行程与合作机构 - 代表团访问巴厘岛信息与商业技术学院、巴厘理工国际学院、班达楠榜大学等7所教育机构,并与中国电建核电印尼公司、山东临工印尼公司等中资企业交流 [3] - 签署合作备忘录和协议,开展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合作 [3] 合作内容 - 合作方围绕双学位项目、专业课程学分互换、本硕衔接培养、分段式本科培养等项目深入探讨,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5] - 公司与万隆理工大学、班达楠榜大学挂牌成立"海外师资交流基地",共建国际化师资队伍 [5] 合作亮点 - 印度尼西亚"班·墨学院"正式落地班达楠榜大学,通过联合管理委员会章程,讨论成立联合管理委员会 [8] - 深化"文心学院"品牌内涵,通过实地考察、学术讲座等形式创新合作模式 [8] - 公司境外影响力增强,通过新闻发布会、现场采访等活动提升职教故事传播效果 [8] 中资企业合作 - 代表团聚焦中资企业需求,了解用工现状和本地化进程中的困难,精准对接产业人才缺口 [10] - 合作覆盖中资企业员工"外语+技能"培训、"中文+旅游课程"开发等,提升"教随产出"适配性 [5][10]
济南起步区都市阳台东组团国际学校项目:今年6月底有望交付
齐鲁晚报网· 2025-06-16 14:4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张浩 6月14日至6月17日,济南市召开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现场调研各区县(功能区)城市更新和 乡村振兴工作成效,相互借鉴、总结提升,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项目所在的都市阳台片区,依托轨道交通7号线打造TOD复合街区,串联国际教育、品质住宅、国际交 流中心及高端消费,形成"教育+居住+服务"的高效生活圈。作为都市阳台"四片"核心项目之一,国际学 校以开放边界设计、双轨学制创新、BIM数字化平台协同设计、EPC高效建造、TOD区域融合为核心特 点,通过空间与制度创新,成为济南教育国际化与城市能级提升的双重示范。 项目建成后将有力增强起步区优质教育配套,弥补外籍子女教育资源空缺,健全现代化新城教育服务体 系,助力提升本地教育教学质量。同时,进一步拓展城市教育体系的多元化发展空间,助力起步区引进 外资企业,吸引更多国际化人才落户,推动起步区与国际接轨,增强国际交往功能、拓展国际合作空 间,打造高水平开放合作的新平台。 都市阳台东组团国际学校项目(民生类项目),位于济南起步区大桥街道,占地145亩,总建筑面积约14 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具备外籍人员子女入学的基础设施,包括教学楼、综合 ...
擦亮“留学中国香港”这张教育名片
环球时报· 2025-05-27 09:36
香港教育国际化现状 - 香港致力于打造"留学中国香港"品牌以提升国际软实力及话语权 [1] - 香港提出建设"国际专上教育枢纽"但需更系统策略应对全球教育市场竞争 [1] - 香港教育国际化推广不足 非本地生源过度依赖内地 其他国家地区生源比例偏低 [4] - 香港职业专才教育和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滞后 需关注全球南方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4] 内地教育国际化策略 - 内地教育"走出去"采取多层次策略 涵盖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数字教育 语言文化交流等领域 [2] - 内地与马来西亚合作包括建设中马国际高等研究院 人工智能+新材料联合实验室等常态化平台 [2] - 内地与越南 柬埔寨合作重点包括职业教育 数字教育 师生学者交流及孔子学院等语言文化推广 [2][3] - 内地通过政府奖学金 互免签证等措施促进国际学生双向流动 [3] 香港可借鉴的发展方向 - 香港应拓展职业教育及基础教育对外开放 借鉴内地与东南亚国家的成功合作模式 [5] - 香港需主动"走出去"精准推广 聚焦东南亚华人社区及"一带一路"国家等重点区域 [5] - 香港高校可与海外院校共建联合实验室 研究中心或双学位项目以提升合作深度 [5]
澳门教青局:鼓励澳门高校协助在美有转校需要的学生来澳升学
快讯· 2025-05-24 09:52
澳门高等教育应对国际学生政策变动 - 澳门教青局密切关注美国政府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事件的最新动向 [1] - 鼓励澳门高校为受影响学生提供转学便利及协助 保障学生就学权益 [1] - 具体支援措施将由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1] 澳门高校学生支援措施 - 教青局已联络在哈佛大学就读的澳门学生 随时提供咨询及协助 [1] 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 - 教青局推动澳门高校通过多元招生途径和就学支援措施吸引各地优秀学生 [1] - 助力澳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1] - 持续推动澳门高等教育朝国际化方向发展 [1]
教育对外开放背景下特殊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5-22 06:19
教育对外开放与特殊教育国际化 - 教育对外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驱力,需推动国际教育资源对接与共享,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全球视野的人才 [1] - 特殊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政府主导、分类推进、多元融合的原则,需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以应对全球化挑战 [1] 融合教育理念与实践 - 中国特殊教育发展坚持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相结合,推行融合教育理念,确保特殊学生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 [2] - 融合教育强调消除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的界限,培养学生同理心和包容意识,并通过国际资源构建开放教育环境 [3] -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明确要求各国推行融合教育,中国此举是推进特殊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 [2] 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 - 特殊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培养具备数字素养、复合型知识与技能的国际化教师队伍 [4] - 特殊教育教师培养需结合"教育"与"康教",构建"特殊教育+教育康复+跨学科知识"一体化课程体系 [5] - 高校可通过中外联合培养、订单式培养等方式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并重视其协调沟通能力 [5] 数字化与个性化教育 - 特殊教育国际化强调个性化和教育公平,需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 [7] - 地方政府需将特殊教育考核纳入普通学校评估体系,建立专项督导机制和完善的评估方案 [6][7] - 数字化工具如虚拟现实技术可辅助分析学生数据,满足其专业发展、升学和国际视野拓展需求 [7]
中国东方教育集团与日本山野美容艺术短期大学、山野美容专门学校达成战略合作
新浪证券· 2025-04-30 10:49
合作背景与意义 - 中国东方教育集团旗下欧曼谛时尚美业教育与日本山野美容艺术短期大学、山野美容专门学校达成战略合作,推动美业教育国际化[1] - 合作聚焦技术创新、标准互通与人才培养领域,标志着中国东方教育时尚美业教育国际化交流进入新阶段[3] - 行业关键人物如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AHA亚洲发型师美容师协会会长等出席签约仪式,凸显行业对合作推动美业教育变革的高度期许[3] 合作方介绍 - 日本山野美容艺术短期大学成立于1991年,前身可追溯至1934年,是日本唯一的美容艺术大学,拥有90多年历史,以"美道精神"为核心培养顶级美容专家[3] - 山野美容专门学校同样隶属于日本山野集团,在美容美发教育领域久负盛名,依托强大产业资源提供丰富实践与就业机会[3] - 欧曼谛时尚美业教育已在全国布局十余所院校,年培养美业人才超2万余名[8] 合作内容与规划 - 双方计划于2025年落地三大标杆项目:国际时尚美业学院、美业科技创新工场、东方美韵国际展演,旨在打造"美业人才联盟"[7][8] - 合作领域包括共建时尚美业技术标准、数字化与艺术化教育创新、深度互访与学生交流拓展[7] - 欧曼谛将融合日本院校先进教学理念与产业资源,完善教育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8] 合作展望 - 中国东方教育集团总裁表示合作是欧曼谛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期望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端美业人才[5] - 日本山野美容艺术短期大学理事长强调合作是东方美学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期待通过师资互培、课程共建推动标准互认[5] - 双方将通过资源互补共享推动美业教育协同发展,为两国学生创造更多发展机遇[8]
中国东方教育集团与日本好莱坞大学院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共绘全球职业教育发展新蓝图
新浪证券· 2025-04-30 10:46
战略合作签约 - 中国东方教育集团与日本好莱坞大学院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双方代表为总裁许绍兵和理事长山中祥弘 [1] - 合作聚焦国际教育晋升、游学与学术交流、数字化教育创新、行业赋能四大核心领域 [2] - 计划共建"时尚美业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对接全球产业发展需求 [2] 合作背景与互补优势 - 日本好莱坞大学院大学位于东京六本木,其美容学科被誉为"亚洲创新标杆",拥有百年教育积淀 [2] - 中国东方教育集团旗下欧曼谛时尚美业教育具备产业实践优势,双方在技术、标准、人才等方面形成互补 [4] - 合作将推动中日美容技术标准互认,开发国际化课程,培养"技术+艺术"复合型人才 [6] 政策契合与行业影响 - 合作符合国家"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要求 [7][9] - AHA亚洲发型师美容师协会将参与制定课程与赛事,目标成为亚洲美发师认证的"黄金标准" [9] - 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专家组指出合作将助力选手备战国际赛事,提升中国美发技艺国际认可度 [10] 战略意义 - 合作被视为中国美业教育对标国际先进标准的关键举措,加速国际化进程 [9] - 通过联合培训资源,推动中国美业人才走向国际市场,增强行业话语权 [9][10] - 标志着双方在职业教育、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正式启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