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重视

搜索文档
55年,高淳古柏七旬老人记了24本家庭账册
南京日报· 2025-04-30 08:06
家庭账本记录 - 高淳区古柏街道居民杭万达从1970年开始记账,持续55年共记录24本家庭账册,详细记载每日收支[3] - 账本内容涵盖食品(如1980年猪肉0.5元、酱油0.1元)、住房(1974年建房支出397.25元)、家电(1987年首次购买电风扇)等类别[3][4][5] - 早期支出以生存需求为主(食品、住房),后期转向耐用消费品(电视、洗衣机)及教育旅游等[7][8] 住房条件变迁 - 1974年住房支出占比73%(397.25元/540.97元),1992年占比79%(8097.81元/10291.6元),反映住房为家庭核心开支[4] - 住房从茅草房升级至砖瓦房(1984年建房支出652.95元),2015年拆迁后入住电梯房,人均面积达40.84平方米[4] 收入增长与消费升级 - 民办教师时期年工资从1972年320元增至1994年8167.9元,家庭总收入同年突破五位数(11055.3元)[6] - 1988年首次全年结余超500元(689元),2015年后教育支出显著增加(如2023年发放奖学金5380元)[5][7] - 2017年起旅游成为固定支出,三年内赴苏州、杭州、厦门等地,年均一次旅行[8] 社会发展缩影 - 1985年首次通电(年电费10元),1989年通自来水,反映基础设施改善[5] - 消费结构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教育奖励机制带动社区重视家风(如设立20余项家庭奖学金)[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