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结构优化
icon
搜索文档
31省份消费三季报:西部发力 服务、乡村消费“上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1 00:40
服务消费增长快于商品消费,乡村消费增速快于城镇消费,是当前中国消费结构优化的重要信号。 更重要的是消费结构的变化。今年以来,各省份以旧换新政策显效、线上消费活跃。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等支出增长较快,旅游消费 市场也持续旺盛。农村地区正展现出强大的消费潜力。 日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公布,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进入四季度,不少 省份正以更大力度提振消费,文旅消费、服务消费成为政策重点。 四川超越河南冲击前四 前三季度,我国中部、华南、西部不少省份社零增速表现突出。 例如,海南以8.6%增速领跑全国,内蒙古紧随其后,社零增速为7.2%。同期,山西、河南、陕西社零增速也超过6%,分别为6.6%、6.2%、6.1%。 前三季度,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个百分点。从社零总额看,前三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877亿元, 同比增长4.5%。 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31省份社零数据发现,前三季度,多数省份社零增速在4%—6%区间。除西藏尚未公布,前三季度,共有14个省份社零增速跑赢全国平 均水平 ...
31省份消费三季报:西部发力,服务、乡村消费“上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1:0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柳宁馨 报道 服务消费增长快于商品消费,乡村消费增速快于城镇消费,是当前中国消费结构优化的重要信号。 前三季度,我国中部、华南、西部不少省份社零增速表现突出。 前三季度,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个百分点。从社零总额看,前三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877亿元, 同比增长4.5%。 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31省份社零数据发现,前三季度,多数省份社零增速在4%—6%区间。除西藏尚未公布,前三季度,共有14个省份社零增速跑赢全国平 均水平,5个省份增速超6%,分别为海南、内蒙古、山西、河南、陕西。 | | 2025年前三季度消费大省社零规模 | | | --- | --- | --- | | 省份 | 前三季度社零规模(亿元) | 上来 | | 江苏 | 34788.3 | | | 广东 | 34254.07 | | | 山东 | 30386.1 | | | 浙江 | 28408 | | | 四川 | 21170.5 | | | 河南 | 21049.93 | | | 湖北 | 19533.95 | | | 福建 | 18653.65 | | | 安徽 ...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司司长: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稳定增长
国家统计局· 2025-10-20 10:44
前三季度,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宏观政策,着 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 效,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稳定增长。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575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4.7%。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510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 长3.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597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 从消费支出结构看,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增长较快。 受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前三季度居民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9.6%,其中人均家用器具消 费支出增长15.1%;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增长8.3%,其中人均交通支出增长8.6%,人均通信支出增长 7.3%。受旅游消费市场持续旺盛、文化娱乐市场活跃等因素带动,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 出增长10.3%。受旅馆住宿费增长较快带动,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10.3%。此外,前三季度人 均食品烟酒、衣着 ...
“双节”期间数据显示消费市场增势较好
中国证券报· 2025-10-10 14:11
假期消费总体表现 - 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 [1] - 假期期间支付交易达415.52亿笔,交易金额13.26万亿元,较2024年国庆假期分别增加95.23亿笔和1.86万亿元 [3]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24.32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 [4] 商品消费结构 - 手机等通讯器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8%,汽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6%,珠宝首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1.1% [2] - 苏宁易购智能厨电套装销售增长167%,投影仪、咖啡机、家庭游戏机销量分别同比增长245%、181%、292% [2] - 商品消费呈现绿色智能导向,升级类消费如适老化改造产品、高端家电表现突出 [2] 旅游与服务消费 - 旅游相关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5% [4] - 在同一城市停留七至八天进行深度游的游客数量同比增长超过50% [4] - 民宿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7%,酒吧、茶馆等休闲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8.6%和7.1% [6] 行业趋势与政策展望 - 出行方式多样化、个性化和品质化,拓展了旅游产业边界 [5] - 政策将推动住宿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并促进铁路与旅游融合发展 [6] - 建议增开旅游专列、优化联票服务,以释放新型消费动能 [6]
税收数据显示:“一老一小”与健康服务“驱动”青海消费新活力
中国新闻网· 2025-10-09 21:21
健康消费行业整体表现 - 1至8月青海省健康消费相关行业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3% [1] - 健康类消费呈现蓬勃发展的新态势 [1] 养老与婴幼儿照护服务 - 办理税务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达172户,同比增长17.8% [3] - 各类养老照护服务经营主体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5% [3] - 托儿所服务业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3.2%,其中托管服务增速达1.9倍 [3] 居民健康保健与相关产品 - 营养保健品零售业开票销售收入增长1.9% [3] - 中药零售业开票销售收入增长2% [3] - 健康咨询服务业开票销售收入增长11.5% [3] - 心理咨询服务业开票销售收入增长32.8% [3] - 健康保险业开票销售收入增长15.6% [3] - 适老助残设施改造推动助行助听类产品开票销售收入增长22.2% [3] 智慧医疗与健康监测设备 - 医疗卫生机构购进信息技术服务取得发票金额同比增长14.9% [4] - 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如智能手环、血糖仪、心电监测仪等开票销售收入增长74.3% [4]
恩格尔系数稳定降至30%以下,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近半专家解读:最新社会民生统计报告有何深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8 23:07
9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十四五"以来社会民生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其内部结构从商品转向服务、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这对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质量意味着什么?当恩 格尔系数降至30%以下并伴随服务消费崛起时,通常伴随着哪些典型的消费特征和社会变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 记者)采访专家,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消费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意味着什么? "十四五"期间,我国服务性消费快速增长的同时,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继续提高。 2024年末,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为35866万人,比2020年末增加6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为48.8%,提高1.1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 2024年末,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2020年末增加60万人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其内部结构从商品转向服务、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这对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质量意味着什么? 报告显示,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恩格尔系数由2020年的30.2%下降到2024年的29.8%。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医疗保健等 发展型消费支出较快增长,2021—2024年年均增长10.0%;居民服务性消费 ...
以旧换新政策带来多重效应
搜狐财经· 2025-08-05 07:33
政策覆盖与资金规模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覆盖范围从传统家电、汽车拓展至手机、平板、洗碗机等新品类 [3] -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从去年的1500亿元增加至3000亿元 [3] 消费者参与与销售数据 - 超6600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1.09亿台 [3] - 超6900万名消费者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超7400万件 [3] - 全国8.2万家销售门店开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累计换购新车超905.6万辆 [3] 消费市场带动效应 - 截至上半年,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3] - 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文化办公用品、通信器材、家具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5.4%、24.1%、22.9% [3] - 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10.8% [3] 消费结构优化 - 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锁等智能产品普及率提升 [4] - 自去年8月相关政策印发以来,限额以上单位家电类商品零售额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4] 绿色消费与资源循环 - 2024年新能源车保有量较2020年增长5.4倍,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50.2% [4] - 今年一季度全国报废汽车回收195.5万辆,增长58.6% [4] - 供销总社下属拆解企业规范拆解废旧家电482.5万台,增长58% [4] 政策未来方向 - 商务部将组织开展更多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推动政策取得更大成效 [5]
以旧换新政策带来多重效应(延伸阅读)
人民日报· 2025-08-05 05:56
政策覆盖范围与资金规模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覆盖范围从传统家电、汽车拓展至手机、平板、洗碗机等新品类 [1] -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从去年的1500亿元增加至3000亿元 [1] 消费者参与与销售数据 - 超6600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1.09亿台 [1] - 超6900万名消费者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超7400万件 [1] - 全国8.2万家销售门店开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累计换购新车超905.6万辆 [1] - 以旧换新带动上半年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1] 零售额增长情况 - 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长30.7% [1] - 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4% [1] - 通信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长24.1% [1] - 家具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9% [1] - 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10.8% [1] 消费结构优化与智能产品普及 - 人工智能手机、电脑、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锁等产品普及率提升 [1] - 可穿戴设备迭代满足健康消费升级需求 [1] - 自去年8月以来,限额以上单位家电类商品零售额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1] 绿色消费与资源循环利用 - 2024年新能源车保有量较2020年增长5.4倍 [2] -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50.2% [2] - 一季度全国报废汽车回收195.5万辆,增长58.6% [2] - 供销总社下属拆解企业规范拆解废旧家电482.5万台,增长58% [2] 政策未来方向 - 商务部将组织开展更多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 [3]
进口减少,表明我国消费不足?结论下得过于草率,一起来探究真相
搜狐财经· 2025-07-21 20:08
消费表现与进口减少的背离现象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 反驳进口减少反映消费不足的观点 [1] -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人民币 名义增长5.3% 实际增长5.4% [3] - 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309元人民币 名义增长5.2% 实际增长5.3% 显示消费未萎缩 [3] - 五一假期国内出游人次3.14亿 同比增长6.4% 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 同比增长8.0% [3] - 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52% 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 [3] 国产商品竞争力提升与进口替代 - 国产品牌在电子产品 汽车 日化用品等领域竞争力增强 蚕食进口商品份额 [5] - 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市场份额超80% 消费者更注重性能与性价比 [5] - 国产新能源汽车崛起 上半年汽车进口金额暴跌37.9% 汽车出口增长9.4% [5] - 家电 家具 服装 美妆领域国产品牌表现亮眼 政策激励进一步挤压进口市场 [5] - 半导体 医疗器械 工业机器人等领域自主化程度提高 减少进口依赖 [5] 大宗商品价格与外部环境影响 - 原油 铁矿砂 大豆进口均价同比跌幅超10% 拉低整体进口增速2.7个百分点 [8] -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导致进口金额减少 若价格持平则进口可保持正增长 [8] - 全球芯片供应链波动 国际物流成本上升 技术出口限制抑制进口增长 [6][8] - 企业库存调整策略阶段性影响进口数据 [8] 产业结构升级与政策导向 - 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 关键技术和零部件自主化程度提升 [5] - 政策推动供应链安全 鼓励优先采购国产设备与材料 [6] - 消费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共同导致进口减少 [8] - 高端制造业发展趋势将延续 但关键领域仍依赖进口 [9]
以补贴提振消费,关键是要调节消费结构失衡
搜狐财经· 2025-06-26 22:44
消费补贴政策效果 - 今年补贴扩围后手机、家电等接续发力,与去年政策形成轮动,政策效果延续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2024年安排资金1700亿元,带动社零增速提高超1个百分点 [2] - 补贴拉动率显示单位补贴带动行业销售额增量2.4%-4.2%,家电>家具>汽车 [2] - 2025年前5个月家具、通讯、家电零售额增速均超20%,全年以旧换新资金预计3300亿元,拉动社零增速0.7个百分点 [2] 财政政策发力方向 - 2025年预算赤字率首次提高至4%,政府发债力度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3] - 中央承担更多债务发行,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3] - 物价低位时期财政续力难以停止,中国侧重消费补贴,日本侧重减税 [3] 消费现状与结构问题 - 居民消费率偏低受制于收入、社保与高质量供给不足 [3] - 服务消费占比偏低,实物消费质量待提升,区域消费水平差距大 [3] - 中低收入群体消费约束为收入与社保,中高收入群体约束为高质量供给不足和假期不足 [3] 消费政策优化建议 - 建议"国资-财政-社保"联动改革,将城乡居民养老金月补贴从180元提至560元,需资金8000亿元 [4] - 放宽高端服务业市场准入,增设七夕、重阳等假期优化调休制度 [4] - 推动以旧换新政策扩围至服务消费领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