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统计

搜索文档
创新统计核算体系 满足金融强国建设需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5-15 02:52
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建设 - 建立覆盖所有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综合统计体系,确保数据科学、准确、及时 [4] - 加强金融统计现代化建设,推进标准化、综合化、统一化、国际化和信息化发展 [4] - 统计范围涵盖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传统金融机构及各行业交叉环节,确保无死角 [5] - 业务统计包括资产负债业务、表外业务、传统金融业务及金融创新业务,全面覆盖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 [5] - 完善分级共享机制,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拓展数据使用场景 [6] 资金流量核算体系完善 - 资金流量核算体系是金融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反映金融运行并服务宏观金融调控 [7] - 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变革对传统核算提出挑战,需加快完善核算体系 [8] - 完善总体框架,将货币市场基金、金融控股公司等新兴机构纳入统计 [8] - 编制涵盖8大部门、45小部门及27类金融工具的二维账户框架 [9] - 提高数据发布时效性,借鉴美国、欧洲、日本经验,季度数据滞后不超过6个月 [9] 数字金融统计制度创新 - 数字金融导致统计边界模糊化,如第三方支付未完全纳入央行统计 [10] - 数据来源碎片化,传统银行统计体系难以覆盖互联网平台及区块链数据 [10] - 重构统计边界与分类标准,将数字金融业态明确纳入统计范畴 [11] - 建立协同化数据共享机制,应用监管科技实现实时数据报送 [11] - 革新核算方法论,从"机构法"转向"功能法"统计 [12] 国际金融统计标准中国化 - 2025版SNA建议对金融公司部门和金融工具进行更详细细分 [13] - 加密货币被正式纳入国际收支平衡表,分为可替代代币和不可替代代币两类 [15] - 稳定币被定义为金融工具,需与传统资产统一监管 [15] 金融强国统计测度体系构建 - 设计金融强国统计测度指标体系,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和"六个强大" [16] - 编制金融强国统计测度指数,加权平均各指标以综合评估建设成效 [16] - 运用指数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测度金融强国建设成效 [17] 现代信息技术赋能金融统计 -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推动金融统计向智能化转型,全球金融AI支出2025年将达150亿美元 [18] - 大数据技术优化风险管理与信用评估,整合多源数据提升精准度 [19] - 量化交易和舆情分析应用机器学习技术,提高市场预测能力 [19] - 图数据库技术识别复杂欺诈网络,自动化合规降低人工成本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