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演化史

搜索文档
大脑的认知骗局:人类如何"驯化"神经回路学会阅读?
36氪· 2025-06-24 07:09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阅读并非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大脑后天习得的认知魔法。本文从文字演化史切入,揭示人类如何"劫持"大脑模式识别系统,将符号转化为跨 越时空的思想载体。文章来自编译。 这幅楔形文字石碑创作于公元前486-465年波斯薛西斯一世统治时期,上面包含了埃兰语、古波斯语和巴比伦语三种文字。 我们总是把读写能力视为理所当然。 无论是使用智能手机还是观看带字幕的电影,多数人从童年便开始阅读。尽管读写能力需要系统学习,但截至2022年全球约87%人口已被认定为具备读写能 力(数据来源)。 但这个看似普遍的能力,实际上并不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自然产物——至少不是直接演化而来的。 相反,人脑发明了一种通过符号传递信息的方式,令知识可跨越空间的阻隔乃至于穿透时间的屏障。 那么,我们的大脑是怎么做的呢? 举个例子:单词之间要隔开在现代人眼中理所当然,但在古代文本(从古典拉丁语到吠陀梵语)其实并不常见。这种被称为"连续书写"的惯例,要求读者必 须出声朗读才能确定词语分界。 直到公元7-8世纪,某些爱尔兰和盎格鲁-撒克逊的圣 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