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宣传庸俗化与媚俗化

搜索文档
地方文旅宣传要避免走向庸俗与媚俗
新京报· 2025-04-29 17:47
文旅宣传现状分析 - 各地文旅部门为宣传文旅使出浑身解数,包括干部亲自出演、扮丑、夸张表演等方式争夺流量 [1][2] - 部分宣传内容过于庸俗化与媚俗化,存在用力过猛、方向走偏的问题 [1][3] - 一些成功的案例如新疆"网红局长"贺娇龙、沈阳彭勃等通过别出心裁的内容有效宣传了当地文旅资源 [1] 有效宣传案例 - 新疆伊犁、云南小城等通过突出本地特色的宣传内容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1][2] - 成功的宣传案例往往结合当地特色人文景观,而非单纯依靠干部表演 [2] - 云南小城利用泼水节契机拍摄的短片恰到好处地展示了本地特色 [2] 宣传效果评估 - 过度依赖干部"扮丑"、"亲自出演"等套路可能导致宣传效果适得其反 [2][3] - 缺乏文化内核和本地特色的宣传内容转化率较低 [2] - 游客不会单纯因为干部的表演而选择旅游目的地 [2] 宣传策略建议 - 应避免过于严肃和套路化的宣传手法,同时克制"辣眼睛"的内容 [3] - 需要在创意与庸俗化之间把握好尺度,突出本地特色景观和服务 [2][3] - 高质量、有创意且不庸俗的文旅推介内容更受期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