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宣传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最「抽象」的省,怎么干成了文化悍匪
36氪· 2025-06-18 08:18
河北文旅营销策略 - 核心宣传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通过洗脑式重复形成强记忆点 [5][17][22] - 采用全球化投放策略,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20+国家及港澳地区铺设LED屏与横幅 [35][44][51] - 借助高铁站场景化营销实现京津冀区域全覆盖,并延伸至全国交通枢纽 [22][24] 传播效果数据 - 端午假期石家庄机票订单同比增长14%,景区门票订单量激增193% [138] - 宣传内容覆盖抖音、小红书等6大平台,相关话题播放量超10亿次 [42][47][53] - 海外传播产生破圈效应,包括荷兰电车站、欧洲议会等地标场景 [8][45] 特色旅游资源 - 拥有12个5A级景区,包括山海关、避暑山庄等传统景点 [123][124] - 河北美院"霍格沃茨"建筑群日均接待游客超5000人,门票收入达10万元/天 [80][87] - 魔幻地标矩阵:1:1狮身人面像(已拆除)、石家庄凯旋门等争议性景观 [94][102][105] 文化IP打造 - 摇滚文化标签显著,石家庄相关音乐作品年播放量破5亿次 [133] - 邯郸成语文化衍生300+文创产品,带动文旅消费增长37% [132] - 正定夜市单日客流峰值达8万人次,美食话题抖音播放量3.2亿 [134][137] 行业竞争态势 - 引发山西"周末出河北"、东北三省跟进同类口号 [140] - 形成"文旅+抽象艺术"独特定位,差异化避开传统景区同质化竞争 [90][113] - 通过UGC内容裂变,用户自发创作占比达宣传总量的68% [72][77]
中国最抽象的省,怎么干成了文化悍匪
36氪· 2025-06-12 15:52
河北文旅营销策略 - 采用洗脑式标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进行全球范围的地毯式宣传,覆盖国内外高铁站、维多利亚港、欧美日韩等地区[10][12][21] - 通过河北人自发行为形成病毒式传播,包括在海外景点、演唱会、社交媒体等场景植入标语[22][25][42] - 创新采用中英文双语版本扩大传播范围,并利用短视频平台实现二次传播[21][25][29] 河北旅游资源特色 - 拥有12个5A级景区包括山海关、避暑山庄、白洋淀等传统景点,但长期保持低调[80][83] - 以河北美术学院为代表的"魔幻建筑群"形成独特卖点,包括仿制版狮身人面像、凯旋门、霍格沃茨城堡等[50][53][59][65] - 融合历史文化和现代元素,如成语典故之乡邯郸、摇滚之都石家庄、秦皇岛等[87][90] 营销成效数据 - 端午假期石家庄机票订单同比增长14%,景区门票订单增长193%位列全国增速TOP2[93] - 形成现象级传播效应,引发山西、东北等地模仿推出类似口号[94] - 通过UGC内容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实现破圈传播,相关话题持续发酵[25][42][50] 行业创新模式 - 突破传统文旅宣传框架,采用抽象化、 meme化的传播方式增强记忆点[48][56] - 将线下横幅投放与线上社交传播结合,形成立体化传播矩阵[8][10][21] - 通过群众自发参与降低营销成本,实现指数级传播效果[22][36][48]
文旅宣传不能靠抄袭
新京报· 2025-05-28 18:02
近日,一场由"福味"变"美味"的文旅宣传片抄袭风波,将梅州与福建两地文旅部门推上舆论风口浪尖。 这场涉及官方地方文旅的抄袭风波,看似普通的版权纠纷,实则折射出当前文旅行业在流量焦虑下的创 意困境,以及文化IP开发不足等问题。 文 | 胡炜(新京报传媒研究院) 01 各方差异表现 随着事件发展,涉事各方分别进行了应对,其不同的策略也体现出面对"危机"时的差异化表现。 沙县借势营销 面对梅州文旅的"复制粘贴"行为,沙县并未采取强硬对抗,而是抓住时机,通过"柔性文化输出"实现危 机转化。沙县区融媒体中心官方账号"福见沙县"迅速发布视频,以"蹭流量蹭热度不如来沙县蹭小吃"的 调侃式喊话,既维护原创权益,又强化了"沙县小吃"的国民认知,最后打出"正版体验、吃货天堂、等 你来尝"的广告语,通过巧妙的"借势",将负面事件转化为品牌曝光机遇,趁机又来了一波品牌增值营 销。 其巧妙之处在于强化了文化共鸣,强调"中华美食一家亲",弱化对抗性,激发公众对地方美食的情感认 同。又进一步进行了价值延伸,从单一小吃产品上升到包括饮食习俗、制作技艺等文化生态,为持续打 造"沙县美食文化IP"埋下伏笔。 梅州文旅的被动应对 在此次事件中广受 ...
梅州文旅宣传片被指抄袭沙县小吃,官方:已下架视频
凤凰网财经· 2025-05-25 21:30
视频内容争议 - 广东梅州市文旅局发布的宣传视频与福建省文旅厅2022年发布的沙县小吃推广视频存在雷同 [1] - 两段视频争议片段时长约40秒 大部分场景 演员对白 旁白均一致 [2] - 两段视频均使用旁白点名当地美食并配以图片 福建文旅视频旁白为"来福建 享福味" 梅州文旅旁白为"来梅州 享美味" [2] 事件处理进展 - 梅州文旅官方账号在评论区回复称视频素材来源于福建省文旅厅 [3] - 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已下架相关视频 [3] - 梅州市政府办公室表示待工作日或将作出正式回应 [3]
地方文旅宣传要避免走向庸俗与媚俗
新京报· 2025-04-29 17:47
这些出圈的文旅宣传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来一些地方的文 旅宣传视频中,除了干部"扮丑"等套路外,越来越多的文旅干部过于注重"亲自出演",有的宣传内容中 的"情节演绎"过于夸张、过于猎奇,效果适得其反。 在一个认证为村干部的视频账号中,两位"男演员"面带娇羞,口中喊"宝",有时来个"公主抱",有时一 个背起另一个,以扭捏的姿态出镜;有的在田间地头跳着别扭的舞蹈,以逗网友一乐;有的干部姿态扭 捏地面向镜头说"宝,吃樱桃吗"…… "五一"假期临近,各地为宣传文旅,"花招频出",但像前述那些行为,固然十分卖力,可也有用力过 猛、方向走偏之嫌:有的为蹭而蹭,有的为尬而尬,落入了庸俗化与媚俗化的窠臼。 一段时间以来,为了推动文旅经济发展,各地文旅部门可谓费尽了心思。此前,在第一批文旅局长借助 社交平台爆火之后,引得更多地方文旅部门负责人和主政官员加入了这场流量争夺战中。尤其是一些此 前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为了搭上这趟快车,宣传自己的家乡,相关的负责干部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一时间,舆论场上好不热闹。 在这些宣传中,不少"宝藏小城"开始出圈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比如,策马雪原而走红的新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