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IP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2024年中国文旅IP商业化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5-05 21:10
文旅IP商业化概览 - 文旅IP定义为在文旅目的地诞生、与当地文化深度绑定的高辨识度知识产权或创意成果,具有延展性强和受众广泛的特点 [6][7] - 与娱乐IP相比,文旅IP核心为中国本土文化元素,能引发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带来跨区域经济效益 [6][7] - 文旅IP分为八大类:事件IP、建筑IP、场馆IP、文物IP、文学IP、景观IP、人物IP和作品IP [8][9] - 开发流程包括解码文化基因、提升核心价值、洞察市场需求、构建IP体系和衍生产品开发五个步骤 [10] - 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2013-2017年概念引入、2017-2020年探索融合、2020-2022年数字化转型、2022年至今高速发展期 [11][12] - 商业化模式通过实物周边、虚拟产品、服务体验活动和公共文化空间实现 [13][14] 市场现状 - 2024年中国文旅IP商业化市场规模超4300亿元,预计2027年达近7000亿元 [2] - 产业链分为上游IP设计孵化、中游IP运营变现和下游消费者三个环节 [2] - 实物周边品类和功能不断拓展,跨界联名受追捧 [2] - 虚拟作品中数字藏品成为高效变现途径,影视文娱也助力商业化 [2] - 服务及体验方面,新兴科技赋能文旅演艺降本增收,展览线上线下共同发展 [2] - 故宫宫廷文化和浙江文投是成功案例,社交媒体上文旅IP热度攀升,UGC内容带动作用明显 [2] 消费者洞察 - 消费者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以18-40岁的已婚已育中青年和中产群体为主 [3] - 偏好国潮风、民族风产品,看重文化价值,社媒平台是主要信息获取渠道 [3] - 线上消费青睐电商和社媒平台,偏好工艺品类等;线下常选择零售集合店和文旅目的地,对工艺品类产品和沉浸式体验服务兴趣浓厚 [3] - 消费者需求多元,期望产品创新、定价合理,融入科技元素,提高参与度 [3] - 目前产品质量、同质化等问题较为突出 [3] 趋势展望与专家观点 - 文旅IP出海进程加快,带来海外商业化增量 [4] - 同界联合利于扩大文化传播、加强产业联动 [4] - 文旅IP将逐步升级,从地方走向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 [4] - 专家认为文旅IP需具备流量吸引力和内容创造能力,数字化是趋势 [4] - 应结合市场需求,打造创新产品和体验场景,推动文旅融合可持续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