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方言写作
icon
搜索文档
方言与写作(文思)
人民日报· 2025-06-25 06:01
在文学写作中是否该运用方言呢?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表面上看这是作家的个人选择,但其实也涉 及对文学、时代与语言的深层理解。 (责编:赵欣悦、袁勃) 新时期以来,作家写作具有了语言自觉。上世纪80年代,王安忆、余华等作家就在文章中抱怨过,他们 身为南方作家,在写作中不得不把方言"翻译"成现代汉语,这让他们在构思与创作中多了一层困难。但 同时,这也形成了他们更趋于书面语的独特叙述风格。这种更加纯粹的文学语言,甚至会让一些具有方 言色彩的作家感到羡慕,比如王朔就讨论过孙甘露的语言,认为"他的书面语最精粹,他就像是上帝按 着他的手在写,使我们对书面语重新抱有尊敬和敬畏"。但在语言自觉的浪潮中,有一些作家的探索走 向了极端:一种是大量使用方言土语,需要加上连篇累牍的注释才能读懂,这样方言的运用并没有抵达 大众,反而阻碍了与大众的沟通;另一种则是书面语的极端化,满纸翻译腔,他们的语言成了一种信 息"空转",虽然突显了作家的个性,但终究"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也有人另辟蹊径,比如韩少功的 《马桥词典》《暗示》就"以方言为方法",在对语言、方言、世界、思维的讨论中重构了一个艺术世 界。 在我们这个时代,方言问题的焦点也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