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黑飞”
搜索文档
持续整治无人机“黑飞” 上海警方查处案件2526起 处罚2491人
解放日报· 2025-11-17 09:42
记者 邬林桦 连日来,上海警方针对未经实名登记实施飞行活动、非法破解无人机安全控制信息系统等"黑飞"违 法行为,持续开展专项整治。据统计,自今年8月29日以来,公安机关共查处"黑飞"案件2526起,处罚 2491人,飞手、无人机主动登记数分别上升20.2%、26%。 据介绍,从近期查处的无人机"黑飞"案件来看,违法人员主要是个人航拍爱好者,临时来沪人 员"黑飞"数量呈增加趋势,而"黑飞"区域多集中在景区和网红打卡点,企业出于工程需要实施的"黑 飞"行为也较为集中。 10月31日,奉贤某高校学生夏某到海湾渔人码头景区游玩。其间,无人机飞行至200米高度(超过 120米,属管制空域)航拍海边落日和摩天轮,被在景区巡逻的民警发现。11月12日,普陀分局长寿路 派出所接到线索预警:天安千树商场上空有1架小型无人机正在"黑飞"。民警到场后,找到了正在操纵 无人机的游客黄某。经查,其无人机飞行高度达到500米,远超120米限高。 目前,夏某、黄某均已被警方依法行政处罚。 ...
北京52位热心市民举报“黑飞”获奖励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4 12:40
北京警方希望广大市民在发现"黑飞"违法行为后,能够第一时间拨打110进行举报。警方将对举报人的 身份信息依法严格保密,并对提供有效线索者给予奖励。 此外,记者还发现,在警方查处的违法案件中,不乏未成年人在家长陪伴下,或在放假时自行拿亲属的 无人机违法放飞。在查处过程中,民警向未成年人及监护人宣传了北京市无人机飞行管控法律法规,并 对监护人依法处以了行政罚款。 根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违反本条 例规定操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监护人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 严重的,没收实施违规飞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 警方也提醒广大家长对未成年人操控无人机加强法治教育和监管,向其讲解无人机"黑飞"的危害和后 果。在生活中妥善保管好无人机,避免未成年人私自使用。如果未成年人确实对无人机飞行感兴趣,家 长可以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陪同进行飞行活动,并给予正确指导。 自今年8月3日北京市政府发布通告,公布北京市全域为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以来,北京警方持续对 无人机"黑飞"等各类涉无人机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打击整治力度。北京市公安局10月14日通报, ...
警方专项整治无人机“黑飞”
解放日报· 2025-09-13 09:11
执法行动概况 - 上海警方开展无人机黑飞专项打击整治行动 查处违法案件380余起 [1] - 行政处罚380余人 没收无人机110余架 [1] 违法行为界定 - 黑飞指违反《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的行为 包括未经实名登记飞行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违规操控 [1] - 管制空域包含真高120米以上空域 [1] 违规特征分析 - 主要违规动机为追求拍摄效果而超高飞行 [1] - 多发区域集中于旅游景点 公园及度假区周边 [1] 监管措施 - 重点监控商圈闹市 热门景点及机场净空区域 [1] - 针对超120米限高飞行开展全时段智能巡查 [1] - 发现违法行为立即现场处置 [1]
警方查处无人机“黑飞”行为 8人受到行政拘留等处罚
解放日报· 2025-09-05 09:52
监管执法动态 - 上海警方查处周某等8人未经批准违规超高飞行无人机案件 涉案人员被行政拘留并没收无人机 [1] - 2024年以来上海警方累计查处未实名登记及管制空域违规飞行案件超过150起 [1] - 警方将在全市范围开展无人机"黑飞"扰序违法行为专项打击整治行动 持续强化低空安全监管 [1] 行业合规要求 - 民用无人机拥有者必须依法进行实名登记 未经批准不得在管制空域实施飞行活动 [1] - 真高120米以上空域均被划定为管制空域 需经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批准方可飞行 [1] - 违规飞行造成严重后果将面临刑事处罚 目前主要处罚措施包括行政拘留和设备没收 [1] 市场风险因素 - 无人机技术快速普及导致城市景观拍摄需求激增 违规飞行现象频发 [1] - 人员密集场所和建筑林立区域违规飞行易引发公共安全风险 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 - 无人机失控风险客观存在 "黑飞"行为对低空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