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我
icon
搜索文档
人在单位最无敌的心态:无相、无情、无我
洞见· 2025-08-14 20:35
核心观点 - 成功人士将"不被情感左右"列为最重要的成功因素,约80%的参与者认同这一观点 [4] - 职场中情绪稳定、专注结果、屏蔽干扰是晋升的关键能力 [4][12][23] - 强者通过"无相、无情、无我"三种境界实现职业突破 [40] 无相 - 过度在意他人评价会导致职场内耗,实际他人看法无法决定个人价值 [7] - 情绪困扰源于对事件的主观解读而非事件本身 [7] - 福耀玻璃副总裁陈居里案例:通过忽略同事嘲笑、专注工作通过考验,最终获得重用 [9][10][11] - 不着相的核心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减少无关干扰 [12][13] 无情 - 职场本质是利益场,过度经营同事关系反而阻碍成长 [16][18] - 《一路朝阳》案例:金慕嘉因包揽杂务遭上司批评和同事排挤,证明无效社交无益 [16][17][18] - 心理学家哈丽雅特·布莱克案例:明确职责边界并拒绝超范围请求,最终以业务能力赢得尊重 [20][21][22] - 冷漠稳定的职业态度能屏蔽人际干扰,实力提升后资源自然聚集 [23] 无我 - 自尊心过强易导致职业挫折,案例显示大学同学因上司批评冲动辞职后职业发展下滑 [26][27][28] - 迪士尼CEO艾格案例:从基层杂务做起,以"无我"心态执行高要求修改,最终成为公司总裁 [31][32][36] - 职场修行需消化委屈和批评,达到"眼中有事、心中无我"的境界 [37] - 庄子思想印证:虚己游世可避免外界伤害 [30] 方法论总结 - 无相:专注目标,忽略无关评价 [12] - 无情:建立职责边界,拒绝情感消耗 [22] - 无我:放下自尊,专注能力提升 [37] - 三者共同指向结果导向的职业发展路径 [40][41]
《白莲花度假村》:为什么白人会对东方身心灵如此着迷?
虎嗅· 2025-05-22 07:28
在地视角缺失 - 第三季对泰国当地人的塑造呈现断崖式扁平化 仅保留符号性和功能性 相比前两季对当地人的深度刻画明显弱化 [1] - 泰国仅作为异域背景板 未深入挖掘白人与亚洲人之间的种族等级问题 [1] - 前两季中夏威夷和西西里的当地人角色具有历史象征意义和主观能动性 能与游客产生动态博弈 [4] - 第三季的泰国本地人沦为纯粹的服务员或性客体符号 缺乏主体性和内心灰度 [4][6] 亚洲女性作为性客体符号 - Frank角色揭示了白人对亚洲女性的极致客体化 甚至产生"成为亚洲女孩"的欲望反转 [7][8] - 亚洲女性在文化建构中被赋予"柔顺、温和、驯服"的女性气质 成为yellow fever的投射对象 [10] - 性关系中主客体二元结构被打破 显示即使是白人男性也可能渴望成为被凝视的客体 [12] - 亚洲女性常被塑造成被动接受欲望的符号 如《云图》中的裴斗娜和日漫阿嘿颜现象 [9] 东方身心灵的消费主义 - 剧中混搭佛教、印度教、心理学等不同体系 呈现白人对东方文化的工具化使用 [14] - 东方"无我"理念被用来缓解西方个人主义带来的现代性困境 [16][17] - 身心灵实践在西方被商品化为"身心疗愈消费" 失去原有宗教内涵 [18][19] - 剧中佛教更多作为背景板 讽刺白人对其肤浅解读而非正宗呈现 [14] 身份困境的两种解决方案 - 弟弟角色体现佛教"无欲无求"状态 因缺乏自我执念而接近解脱 [21][22][23] - Amor Fati(对命运的热爱)作为另一种解决方案 通过接受生命历程本身寻找意义 [26][27] - 三姐弟分别代表进取式幸福观、压抑欲望的修行和真正的无我状态 [21][22] - 闺蜜组的Laurie发言强调时间累积带来的意义 呼应Amor Fati理念 [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