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星系演化
icon
搜索文档
新发现黑洞,质量=36000000000个太阳
财联社· 2025-08-12 13:21
黑洞发现与研究 - 英国朴茨茅斯大学与巴西联邦大学联合团队在距地球50亿光年的"宇宙马蹄"星系中心发现迄今质量最大的黑洞,其质量达太阳的360亿倍,相当于银河系中心黑洞的1万倍,接近理论预测的黑洞质量极限 [1] - 研究团队创新性地结合引力透镜效应与恒星运动学分析来探测遥远黑洞并估算其质量,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有助于延伸观测视野 [1] - 团队检测到黑洞改变了与其"擦身而过"的光的路径,同时宿主星系内部核心区域的恒星以每秒近400公里的速度运行,这两项关键证据共同锁定了黑洞的存在并揭示了其质量 [3] 研究方法与意义 - 这一创新方法尤其擅长探测"休眠"黑洞,即那些在观测时没有积极吸积物质的黑洞,为发现更多"沉睡"的超大质量黑洞开辟了新途径 [4] - 此次发现对理解星系与其内部超大质量黑洞的共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星系生长时会将物质输送给中心黑洞,部分物质促使黑洞膨胀,其余则形成释放巨大能量的类星体 [4] - 这些能量阻止了气体云凝聚成新恒星,从而调控整个星系的演化进程 [4] 未来研究方向 - 团队下一步将借助欧几里得空间望远镜,运用这项创新方法搜寻更多超大质量黑洞,并揭示黑洞在恒星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5]
三年有成,韦布望远镜带你看星空
科技日报· 2025-07-18 09:20
韦布望远镜科学成果 - 3年捕获550太字节宇宙数据并催生1600余篇研究成果 [1] - 观测范围覆盖新生恒星、超新星爆发、完整星系结构及太阳系认知图景 [1] - 燃料储备可支持继续工作20年以上 [7] 宇宙早期演化发现 - 发现宇宙大爆炸后3亿年即存在异常明亮星系 [2] - 观测到6亿岁年轻星系已具备银河系雏形 [2] - 揭示某些星系在宇宙十亿岁时已停止恒星形成 [2] - 发现螺旋星系在15亿年内快速演化至现代形态 [2] 特殊天体"小红点" - 发现致密明亮红色小型星系群最早出现于宇宙大爆炸后6亿年 [3] - 该天体可能在10亿年内快速减少或演化 [3] - 亮度来源可能为密集年轻恒星群或黑洞吸积气体 [3] 系外行星大气研究 - 首次在气态巨行星大气中发现硫化氢、氨等复杂化学成分 [4] - 观测到WASP-17 b行星存在二氧化硅"雪花"气候现象 [4] - 精确测量WASP-39 b行星晨昏温差及云层变化 [4] 岩石行星探测突破 - 成功探测距地球40光年的巨蟹座55e行星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痕迹 [5] - 该岩石行星表面温度超2000℃属"超级岩浆世界" [5] 恒星末期行星系统 - 可能发现围绕白矮星运行的行星候选体 [6] - 证实行星可在恒星死亡后继续存在 [6] 土卫二水柱观测 - 测得喷发水柱形成直径9600公里云层达土卫二直径20倍 [7] - 喷发物质扩散范围远超土星环系统影响整个土星系 [7]
最新天文观测发现稳定棒状结构星系 可追溯至宇宙大爆炸后26亿年
中国新闻网· 2025-05-22 14:17
天文学研究突破 - 研究人员在宇宙年龄仅26亿年的J0107a星系中发现稳定的棒状结构,这一发现令人意外,因为该结构在年轻星系中本应被摧毁 [1] - 棒状结构由狭长排列的恒星和气体组成,通常位于大型星系中心,形成这种结构需要数十亿年时间 [1] - 观测显示星系盘形成在大爆炸后5亿年内就发生,比预期早很多,但形成棒状结构需要更长时间和更高复杂性 [1] 观测技术与方法 - 研究使用了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阵列(ALMA)望远镜和韦布望远镜(JWST)的高分辨率观测数据 [1] - 科学家通过分析J0107a星系的一氧化碳和原子碳,追溯其形成至大爆炸后26亿年 [1] - 这类研究需要昂贵的高分辨率和灵敏光谱学设备 [1] 星系演化新发现 - J0107a是一个大尺度棒旋星系,其棒状结构会促进星系重排列,将气体拖入星系中心导致恒星形成爆发 [2] - 在J0107a中气体流入速度是银河系类系统的10-100倍,说明棒旋星系应该更不稳定 [2] - 观测显示棒状结构驱动的星系演化在111亿年前就已发生,比之前认为的更早 [2] 研究意义 - 虽然研究只基于一个星系,但为年轻星系的宇宙重排列提供了新认知 [2] - 同行专家指出J0107a的结构和动力学此前被认为不可能,新发现打开了早期宇宙星系演化的新可能性 [2]
国际团队观测到一超大质量黑洞喷射出子弹般气体团块
快讯· 2025-05-18 13:05
国际团队观测到超大质量黑洞喷射气体团块 - 日本东京大学等机构组成的国际团队利用日本X射线天文卫星XRISM观测到距离地球约20亿光年的星系中心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正以超高速持续喷射出子弹般的气体团块 [1] -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 [1] -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发布新闻公报指出学界认为星系中心存在的超大质量黑洞与星系紧密关联并共同演化 [1] - 超大质量黑洞与星系的质量和尺寸差异巨大两者如何关联仍有许多不明确之处 [1] - 解开这个谜题的关键是黑洞向周围空间喷出的"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