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收集种子,也收集未来(中国道路中国梦·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⑨)
人民日报· 2025-06-17 06:13
(作者为上海辰山植物园标本馆馆员、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辰山中心负责人,本报记者曹玲娟 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17日 09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对种质资源的研究,为植物解锁了新土壤。不仅"入地",也已"上天",把种子送往太空,充分利用空间 环境微重力、高真空和太空辐射等诱变因素,能够为植物育种提供更大的空间。比如搭乘实践十九号卫 星转了一大圈的丹参种子,有一些发生了有利的突变,可能会成为药用价值更高的新品种,提供人与植 物携手发展的新机遇。但育种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涓滴汇海的积累与耐心。目前,辰山植物园已经收 集保存了3000多份符合标准的植物种子,超过7000万粒饱满种子。这些只是"沧海一粟"。地球上究竟生 存着多少种植物?多少物种在演化过程中灭绝?没有人能给出确定数字,但每一个物种都蕴藏着未知的 可能性。这些可能性指向可持续的发展、可期待的未来。 小小一粒种子,能"长"出什么?参天巨树、成熟果实、蓊郁林海……对于人与自然而言,则是生命共同 体。以科学的手段进行种质资源研究,对种子进行保护、利用,在为植物谋生存的同时,也为人类谋发 展、谋未来,这便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