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空调

搜索文档
盛夏来临,如何正确使用空调(服务窗)
人民日报· 2025-07-21 06:12
空调使用健康指南 - 空调使用不当易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包括呼吸道症状(鼻塞、干咳、哮喘)、肌肉关节症状(颈肩酸痛、关节僵硬)、皮肤黏膜症状(干燥、眼睛干涩)及全身症状(乏力、头晕)[1] - 科学使用空调需控制温度(24-26摄氏度)、时长(连续不超过4小时)及通风,夜间建议开启睡眠模式(26-28摄氏度)并保持湿度40%-60%[2] - 老年人高温风险更高,热射病死亡案例中老年人占比超60%,建议破除认知误区并采用渐进式适应(初始28摄氏度)、分段使用法(高温时段开启)[3] 空调节能与高效制冷技巧 - 温度每调高1摄氏度可省电6%-8%,26摄氏度比24摄氏度每日省电约15%,且体感差异小[4] - 避免频繁启停空调,短时离开(1小时内)可调高温度2-3摄氏度,超过2小时建议关闭[4] - 快速制冷方法包括提前通风(开窗10分钟)、关闭窗帘(制冷速度提升30%),初始阶段使用强风模式(24摄氏度)后切换静音模式[4] 预防空调病措施 - 定期清洁空调滤网(每2周一次)避免霉菌过敏,避免大汗后直接进入空调房[2] - 调整出风口向上避免直吹,每小时活动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多喝水保持黏膜湿润[2] - 老年人可结合风扇(摇头模式)均匀循环冷空气,降低空调负荷并避免局部过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