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永续利用
icon
搜索文档
不要把农业文化遗产“冷冻式保存”
经济日报· 2025-06-03 06:04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 农业文化遗产是活态有机体 具有活态和活性的最大特点 需要在发掘中保护 在利用中传承 避免盲目开发或冷冻式保存 [1] - 我国新增3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包括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 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 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 总数增至25项 保持世界第一 [1] - 农业文化遗产融合自然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遗特征 兼具经济 生态 文化多重功能 2005年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为我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1]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 我国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积极推动者 2015年出台全球首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 2021年乡村振兴促进法实施 成为首个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列入法律的国家 [2] - 农业文化遗产易受城镇化 工商业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 保护成为国际共识 我国为全球贡献中国智慧 [2] 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与创新 - 农业文化遗产蕴含农耕文化和生态理念 提供绿色食品和优美景观 高度契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2] - 农业文化遗产认定初衷是创新传承 永续利用 造福社会 而非保持一成不变 [2] 经济价值实现路径 - 嫁接现代产业要素是关键 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农业科技相辅相成 如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引入农业物联网 产品销往120多个国家 江苏兴化垛田农业系统发展乡村旅游和文创产品 [3] - 擦亮农遗金字招牌 通过区域公用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建设提升品牌价值 如宣化葡萄 敖汉小米成为热销产品 需让农民纳入产业链并享受发展成果 [4] 产业发展模式 - 需因地制宜探索优势产品生产 产业融合发展 龙头企业带动等模式 提高农民收入 实现农遗可持续发展 [4] - 农业文化遗产传统但不落后 伴随乡村振兴展现时代新韵 体现中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进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