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治理

搜索文档
“三北”生态行:从“黄沙蔽日”到“绿毯铺野”——浑善达克沙地的“绿色重生”
新华社· 2025-06-06 15:42
生态治理工程进展 - 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于2023年全面启动,作为"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之一 [5] - 2000年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过去20多年已有效治理大部分易防治沙化土地 [5] - 2023年8月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被列为重点攻坚项目 [5] 治沙机制创新 - 采用"以工代赈"模式,确立"谁的草场谁治理、谁受益"原则 [5] - 打破传统"企业干、农牧民看"模式,实现生态改善与牧民增收双赢 [5] - 正镶白旗巴彦敖包畜牧业合作社为50余名农牧民提供治沙就业岗位,日工资200元 [6] 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 6000余名沙区居民通过参与治沙项目受益 [6] - 锡林郭勒盟137个农牧民合作组织参与治理,承担70%以上工程任务 [6] - 参与治沙的农牧民人均增收约1.2万元 [6] 科技治沙应用 - 牵引式沙障车每小时铺设10-25亩草帘沙障,效率较人工提升50倍 [7][8] - 改装六驱翻斗车、抛肥车及配备北斗导航的大型拖拉机投入治沙作业 [8] - 2023年锡林郭勒盟完成治理378.55万亩,超额完成目标106.9% [8] - 2024年计划治理566万亩,目前正在推进中 [8]
锡林郭勒盟治沙小妙招 给沙地吃上“营养餐”
中国新闻网· 2025-05-31 16:42
草原生态修复项目 - 项目实施总规模5044亩 采用围封禁牧+施肥+补播综合措施进行退化草原修复 [1] - 项目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 属于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退化草原修复项目 [1] - 使用羊粪转化的有机肥作为沙地治理和草场生态修复原料 [1] 羊粪资源化利用 - 锡林浩特市年存栏羊108万只 羊粪原为牧业废弃物 现转化为有机肥料 [1] - 当地150户牧民每年提供约500立方米羊粪/户 户均增收3万元 [2] - 生物科技公司每年消耗20万立方米羊粪 生产8万吨有机肥 [2] 生物科技公司运营 - 公司成立于2018年 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自治区级创新型中小企业 [3] - 形成牧民供料-企业加工-生态反哺的绿色循环模式 [2] - 产品包括生物有机肥 微生物肥 复合微生物肥 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 [3] 有机肥生产技术 - 羊粪经粉碎 筛选 增加菌种 发酵等工序制成有机肥 [2] - 粉末状生物有机肥用于非播种场景 颗粒状复合微生物肥用于播种场景 [3] - 肥料含丰富天然有机质和矿物质 可提高土壤养分和保水性 [2] 生态治理成效 - 2019年开始用于草原生态修复 2023年扩展至浑善达克沙地治理项目 [2] - 肥料能促进团粒结构形成 增强土壤透气性 帮助植被恢复和固沙 [2] - 当前施肥工作正在贝力克牧场紧张有序进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