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沙尘暴防治
icon
搜索文档
国际防治沙尘暴日:共同守护蓝天 十余年我国累计治理沙化土地3.65亿亩(视频)
中国经济网· 2025-07-14 15:49
沙尘暴的全球影响与挑战 - 沙尘暴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影响全球约3.3亿人的生活 [1] - 每年约20亿吨沙尘被排放到大气中,波及撒哈拉以南非洲、中国北部和澳大利亚等地区 [1] - 沙尘暴造成数亿美元经济损失,破坏基础设施、增加医疗成本、毁坏农田并干扰社会活动 [1] 国际防治沙尘暴日的设立 - 联合国大会于2023年6月8日通过决议,将7月12日定为"国际防治沙尘暴日" [1] - 设立目的是提高全球对沙尘暴带来的健康和环境挑战的认识 [1] 中国在荒漠化防治的成就 - 中国实现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在全球率先取得这一成果 [1] - "三北"工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奖章 [2] - 中国三次获得"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被誉为"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国" [2] 中国具体防治措施与成效 - 党的十八大以来完成沙化土地治理3.65亿亩,封禁保护面积2794万亩 [2] - 荒漠化防治呈现"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 [2] - 塞罕坝机械林场获得"土地生命奖"和"地球卫士奖"之"激励与行动奖" [2] 中国在防治领域的国际贡献 -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荒漠化治理,推动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造福世界 [1] - 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卢琦荣获"地球卫士奖"之"科学与创新奖" [2] - 中国将继续为全球防沙治沙事业贡献力量,实现从"黄"到"绿"再到"金"的转变 [2]
科普|全球沙尘暴挑战与防治之路
新华网· 2025-07-13 10:20
沙尘暴事件的持续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其强度通常以地表大气颗粒物浓度来表示,将直径小 于10微米的颗粒(PM10)和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PM2.5)区分开来。在严重的沙尘暴事件中,大 气中PM10浓度可超过15000微克/立方米。在强沙尘暴期间,每小时最大PM2.5浓度可超过1000微克/立 方米。 沙尘暴的来源地通常为植被稀少或完全无植被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的特点是降水稀少, 土壤表面缺乏水分,导致土壤松散,容易被风吹起。典型的此类地区包括西非萨赫勒地区的博德莱洼 地,以及中亚和澳大利亚中部的干旱地区。全球每年约有20亿吨沙尘进入大气层,其中80%以上来自北 非和中东的沙漠,这些沙尘可以被传输数百甚至数千公里,跨越大陆和海洋。 沙尘暴有哪些危害 沙尘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现象,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 约》官网援引的数据显示,至少25%的全球沙尘排放来自不可持续的土地管理和水资源利用等人类活 动。 世界气象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最新沙尘暴指标显示,2018至2022年间全球38亿人暴露于 超过世卫组织安全阈值的沙尘环境中,较2003至2007年的29亿人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