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icon
搜索文档
攀枝花积极探索分类式照护养老模式 两位老姐妹的幸福晚年
四川日报· 2025-07-16 11:40
养老服务模式创新 - 攀枝花探索分类式照护养老模式 构建以社区嵌入式新型养老服务综合体为支撑 机构专业化服务向社区和居家延伸为补充的多层次体系 [6][10] - 典型案例瓜子坪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提供日间照料和临托服务1700余人次 社区助餐和居家送餐服务3.3万余人次 [11] - 创新"养社融合"模式 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36家 组建322个家庭医生团队 建立600余名志愿者的服务库 [12] 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 全市累计建成养老机构68家 城乡日间照料中心202个 养老床位7768张 实现街道层面养老服务综合体全覆盖 [9] - 建成31个老年助餐点 8个老年助餐网络 60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 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 [12] - 瓜子坪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已建成照护床位261个 服务辖区超2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33%) [9] 智慧养老技术应用 - 智慧养老调度中心通过智能腕表远程监测老人健康数据 异常情况实时报警 已试点19户家庭 [12] - 实施"适老化+智慧化"家庭综合改造 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700余户 [12] 文娱与生活服务 - 为老服务中心设置书画室 棋牌室 阅览室等空间 组织唱歌 跳舞 书法 剪纸等活动 [4][8] - 共富食堂提供补贴餐食 70-89岁老人每餐补贴2元 90岁以上免费 标准为三荤二素一汤 [10] 人口老龄化背景 - 攀枝花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19.76% 65岁及以上占比15.88% 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9] - 瓜子坪街道作为老旧工矿区 老龄化率达33% 老年人口超2万 [9]
西兴街道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杭州日报· 2025-07-11 10:35
养老服务模式创新 - 西兴街道构建"居家—社区—机构—医疗"四级联动养老服务体系,实现专业养老服务全覆盖 [1] - 滨康乐龄中心作为核心引擎,总面积2525平方米,包含社区活动区和24张适老化床位 [1] - 服务模式动态响应需求,通过绿色通道实现医疗与养老服务的无缝衔接 [2] 设施功能与覆盖 - 中心一层设阅览区、多功能室等社区空间,服务周边1200多位老人 [1] - 二层13间适老化居室提供日托/全托服务,打造"类家庭"照护环境 [1] - 案例显示79岁老人家庭从居家护理升级至机构照护,全程无需离开熟悉社区 [2] 运营理念与社会效益 - 提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概念,实现"原居安老"不离家、不离社交圈 [1][2] - 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联动,紧急医疗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 [2] - 88岁住户反馈中心在饮食、居住、护理等方面满意度极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