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

搜索文档
银发经济,步步是坑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8-07 12:23
银发经济现状分析 -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22.1%,银发经济年产值7万亿元,占GDP5%、总消费12.5%,消费规模大但贡献率低 [7] - 老年人消费集中于医疗保健和社交休闲(餐饮/旅游),缺乏多元性,与年轻人及中年人的消费结构差异显著 [7][8] - 日本65岁以上老人贡献银发经济产值100万亿日元,占GDP16.7%、消费8.5%,显示老年消费力弱是普遍现象 [10] 中国老年人消费能力 - 2021年老年人年人均收入32027.4元(中位数11400元),城乡差距显著:城镇47270.8元依赖社保,农村14105.4元依赖经营性收入 [12] - 城镇退休金分配不均:7%群体月均6000元,38%企业退休职工月均2000元,中位数年收入仅2-3万元 [14] - 50岁以上人群平均存款18.6万元,但储蓄多用于应急而非消费,实际消费潜力有限 [14] 市场表现与结构性问题 - 上海养老机构入住率63%,6.2万张床位空置,中等养老机构月费8500元远超老年人月均退休金4930元 [15] - 2023年银发旅游11.6亿人次占国内旅游20.6%,但超60%选择200元以下低价团,99-199元"老年特惠团"为主流 [15][16] - 低价团通过压缩交通/食宿成本(如"铁腚团")及强制购物盈利,老年人对服务消费轻视却热衷购买低质实体商品 [18][19][21] 消费观念与市场生态 - 老年人价格敏感度高,消费习惯畸形:愿为劣质商品付费但拒绝优质服务,消费观念滞后于市场经济时代 [21][22] - 市场逆淘汰机制形成:正规机构回避老年市场,非正规机构通过购物返佣等模式主导,导致"坑老经济"泛滥 [18][24] - 老年人经济认知缺陷难以改变,7万亿银发经济含"坑量"高,整体质量低下且无法解决内需不足问题 [24]
AI时代的职业与教育|2万字圆桌实录
腾讯研究院· 2025-08-06 17:03
AI时代职业新趋势 - AI技术发展催生新职业形态,如一人企业数量增加,闲鱼平台新增320多个新职业[7] - 提供情绪价值的职业兴起,包括陪聊、陪诊、夸赞服务等新兴服务类别[7] - 职业与收入呈现解耦趋势,第二职业收入占比提升,收入来源多样化[15][19] 人才需求变化 - 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AI应用师、AI产品经理等岗位快速增长[24] - 技能要求呈现"自主性"与"专业性"并重特点,AI暴露度高的职业对自主性要求更高[23] - 全栈型人才和"粘合剂"式人才受青睐,需同时具备技术、业务和行业知识[24] 教育就业匹配 - "3+1+1"教育模式被提出,3年专业学习+1年企业实训+1年调整期[25] - 校企合作订单班模式效果显著,如天津滨海新区央国企订单班直接输送技能人才[29] - 高校教育滞后市场3-5年,但通过产研结合可缩短至1-3年差距[26] 行业机会分布 - 银发经济领域存在大量机会,包括养老看护服务及配套软硬件开发[38] - 现代服务业持续升级,生活服务、绿色经济等领域岗位需求旺盛[38] - 直播销售岗位泛化,从互联网公司扩展到各行业销售渠道变革[41] 就业结构变革 - 小微企业增速显著,注册数量和招聘需求增长快于大中型企业[17] - 蓝领起薪超过白领,职业等级观念面临重构,如上门洗澡服务客单价高[39] - 工作形态趋向任务制和碎片化,打破传统"朝九晚五"模式[19] 技术影响深度 - AI替代效应短期内以替代为主,长期将创造新岗位[17] - 深度使用AI者更不易被替代,拒绝AI者被替代风险更高[17] - 人机协同成为常态,AI辅助决策但最终决定权保留给人[63] 特殊群体就业 - 农民工就业灵活性强,平台就业和零工经济成为主要选择[44] - 中年人再就业需调整心态,经验优势结合AI技术可形成竞争力[53] - 应届毕业生存在"往下匹配"趋势,超60%求职岗位学历要求低于自身[54]
综合价值管理赋能上市公司形成四大合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8-04 03:14
上市公司综合价值管理 - 上市公司是多元投资者共同拥有的资产,需将各类投资者的分歧转化为协同发展的合力 [1][2] - 综合价值管理需统筹金融投资人、产业投资人和社会投资人的不同需求 [1][4][8] - 股权结构呈现社会化趋势,法人持股比例从2018年50.7%降至2024年42.0%,前十大股东持股中位数从63.9%降至57.0% [3] 行业差异与发展阶段 - 传统周期和消费板块注重金融投资价值,科技板块注重产业投资价值,金融和社会服务领域注重社会价值 [6] - 初创期和成长期公司需重视技术创新,成熟期公司需平衡业绩与社会责任,衰退期公司需战略转型 [7] - 2024年A股披露独立ESG报告的公司近2500家,披露率超45% [5] 股东分歧与治理 - A股自然人投资者超2亿人,持有流通市值比重超30%,与产业资本大股东存在价值取向差异 [10] - 大小股东在利润分配、并购重组、研发投入等决策上难以达成一致 [11] - 需优化股东制衡机制,建立科学资本分配方案,提高董事会独立性 [12] 技术创新协同 - 产业投资人关注技术颠覆性,企业家更注重经营稳健性,导致技术路径选择分歧 [14] - 过去部分传统行业盲目跟风元宇宙、区块链等领域但无实质成果 [15] - 需建立技术决策流程,深化与产业投资人战略协同,完善创新估值方法 [16][17] 风险分担机制 - 2024年涉及对赌协议纠纷的A股公司案例超400起 [19] - 专业机构投资者受短期业绩排名影响呈现趋同交易特征 [20] - 需采用多元化融资工具,吸引"耐心资本",合理设定对赌目标 [21] 社会价值平衡 - 社会投资人关注品牌信用、绿色生态等长期价值,与短期经济目标可能冲突 [24] - 企业家个人行为对公司价值影响显著,如Meta市值2022年跌65%、2023年反弹180% [26] - 需设立社会责任顾问委员会,开发满足社会痛点的产品实现共赢 [25]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开创性进展
齐鲁晚报· 2025-07-30 14:20
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研发支出与生产总值之比等9项指标超出预期,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增长等13项指标符合预期[1] - 坚持"6293"工作思路,五年内取得开创性进展和突破性变革[1] 产业结构优化 -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5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92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连续三年居全省第3位[2] - 打造12条标志性产业链,创建3个国家级产业集群(阳谷化工新材料、莘县绿色食品加工、高唐装备制造)及多个省级集群[2] - 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14.7%,增速连续四年居全省前列[2] - 新增省级数字经济园区6个、智能工厂17个、数字化车间29家,"晨星工厂"330家[2] 基础设施建设与内需激发 - 累计实施省市县级重点项目超3900个,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连续四年超百亿[3] - 聊城机场立项,济郑高铁开通,雄商高铁建设加速,市大外环路通车[3] - 位山灌区改造等水利工程推进,现代水网体系构建[3] - "惠循环"以旧换新平台全省推广,打造赛事经济、运河经济、康养经济等消费新场景[3] 企业改革与对外开放 - 市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新增嘉华、乖宝、金帝3家上市公司,总数达7家[4] - 深化与北京海淀区、朝阳区合作,融入济南都市圈[4] - 鲁西国际陆港实现"内陆港+海关监管场站"功能,保税物流中心上报海关总署[4] - "新三样"出口覆盖62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友城扩展至19国35城[4] 绿色低碳转型 - 13家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完成循环化改造,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5] - 关停26台小煤电机组,新增350万千瓦风电项目,新能源装机占比达30%[5] - 新能源发电量增加58亿度,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2%,水耗下降31%[5] - 空气质量指数下降14.74%,优良天数达245天(较2020年增22天)[5] 城乡发展与乡村振兴 - 茌平撤县设区,高铁新区加快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推进[6] - 建设高标准农田189.2万亩,"吨半粮"产能区72万亩,粮食生产"二十二连丰"[6] - "莘县蔬菜"入选最具影响力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沿黄九品""画乡鲤都"等示范片区[6] 民生保障与公共服务 - 民生支出占比持续超70%,每年推进10个重大民生项目[7] - 义务教育集团联盟办学全覆盖,省市级特色高中县域全覆盖[7] - 建成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10个,改造村卫生室上千个,北京积水潭医院聊城医院投用[7] - 建成幸福食堂441个,三星级养老机构28家,千人口托位数5.3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90%[7] - 打造环东昌湖半程马拉松、龙舟公开赛等赛事品牌,运河文化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馆[7]
财政部最新下达:690亿元
金融时报· 2025-07-26 12:19
财政收支情况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566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 [1] - 全国税收收入92915亿元,下降1.2%,非税收入22651亿元,增长3.7% [1]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271亿元,同比增长3.4% [1]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 - 2025年2万亿元置换债券已发行1.8万亿元,占全年额度的90%,已使用1.44万亿元 [3] - 置换政策降低债务利息支出和偿还压力,释放经济发展动能,推动融资平台改革转型 [3] 社会保障支出 - 中央财政已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实施延续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等政策 [4] -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2%,城乡居民全国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 [4]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5元至99元,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至700元 [5] - 中央财政已下达医疗救助补助资金5522亿元,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66.8亿元 [5] 国债发行 - 上半年发行国债7.88万亿元,同比增加20547亿元,增长35.28%,平均发行利率1.52%,同比下降43个基点 [6] - 记账式国债平均投标倍数3.03倍,储蓄国债销售完成比例95.22% [6] - 上半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5550亿元,进度较去年同期加快18个百分点 [6] 消费品以旧换新 - 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90亿元已下达,前两批累计预拨1620亿元 [7] - 上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商品销售额1.6万亿元,限额以上单位家电、文化办公用品、通讯器材、家具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5.4%、24.1%、22.9% [7]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2024年市级决算
搜狐财经· 2025-07-26 08:26
财政收入与支出 - 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372.7亿元,增长3.1%,税收占比85.9%,财政收入质量继续保持全国最优 [1] - 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20.7亿元,增长4.1% [1] -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8396.5亿元,增长5.3%,其中市级支出5770.4亿元,增长2.9% [1] - 科技投入增长8.3%,高于财政收入增幅5.2个百分点 [1] 税费支持政策 - 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减税降费及退税超1500亿元 [1][2] - 政府采购合同授予中小微企业比重近八成 [2] - 小微企业平均担保费率降到1%以下 [2] - 落地科技创新担保业务超330户、融资额超5亿元 [2] 重点支出领域 - 支出重点聚焦"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区"建设、重大活动 [1] - 保障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 [1] - 支持国家实验室、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 [1] - 发行新增政府债券1216亿元,支持棚改、交通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 [2] 民生保障措施 -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9.9万人 [2] - 新增普惠性托位近1.9万个,适龄儿童入园率和普惠率均达93% [2] - 支持新建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05家、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240个,新增家庭养老床位9829张 [2] - 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至1450元/月,调整养老金标准惠及400余万人 [2] 财政管理 - 全年压减一般性和非紧急非刚性支出30.3亿元 [2] - 市级"三公"经费支出3.8亿元,比年初预算下降41.1% [2]
大家的家荣获“城心养老领创者”权威认证
搜狐财经· 2025-07-24 15:10
公司认证与模式创新 - 大家保险旗下专业养老品牌"大家的家"被尚普咨询集团认证为"城心养老领创者",这是中国养老行业首次由权威第三方认证标杆品牌 [1] - 公司于2019年率先提出"城心养老"模式,以城市核心区域物业为基础,提供兼具便利性、专业性与人文关怀的养老服务 [5] - 2024年推出城心养老2 0,聚焦社区建筑与城市更新结合、养老服务定制化升级、金融保险与养老服务权益融合三大核心维度 [5] 业务布局与服务特色 - 目前已在北京、上海等14座核心城市布局16家城心医养社区,均选址三甲医院3公里内,紧邻交通枢纽 [5] - 服务设计实现"医疗资源即刻可达"与"子女探访一碗汤距离"的双重保障,让长者不脱离熟悉生活圈 [5] - 围绕医疗、护理、康复等六大模块构建标准化服务体系,引入加拿大RC养老社区运营理念和日本MCS服务标准 [6] 技术创新与智慧运营 - 创新推出行业首个客户体验管理系统,将长者生活细分为4大旅程、39个服务场景,形成179项细化指标和611个长者标签 [6] - 系统集成2000余个物联网设备,包括智能床垫、呼叫告警等,实时监测长者身体状况 [6] - 通过多维数据看板实现可视化动态管理,精准响应个性化需求 [6] 行业研究与影响力 - 公司从2021年起连续五年开展"中国城市家庭养老服务调查",覆盖全国各省市上万家庭 [7] - 提出"三段式"养老理论和"银发五阶"养老需求模型,前瞻性揭示中国式养老核心诉求 [7] - 2024年"城心医养"服务荣获人民网"人民匠心服务奖",各城心社区获得多项权威奖项 [7]
商洛消费市场强劲增长 创新举措点燃发展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7-23 17:24
消费市场表现 - 1-6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0.6亿元 同比增长7.3% 增速位居全省第六 [2] - 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56.6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2.1% 稳居全省前列 [2] - 限上住宿业营业额飙升36.3% 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长9.6% [3] 大宗消费政策效果 - 升级"以旧换新"政策 新增数码产品补贴 1058家商户参与 累计完成交易10.5万单 [2] - 核销补贴超9200万元 直接撬动汽车 家电等大宗消费达5.6亿元 其中汽车补贴1700万元 家电补贴4400万元 [2] 消费新业态发展 - 电商领域组织"AI直播实操"培训30场 助力90余家限上餐饮企业线上引流增收 [3] - 开展直播带货3000场次 推动公共网络商品销售额飙升至2.1亿元 同比增长66% [3] - 银发经济投入运营197个城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11家旅居养老基地 吸引1.6万人次活力老人旅居消费 [3] 赛事经济与旅游消费 - 全国中学生排球区域联赛总决赛 十五运会女排资格赛等大型赛事带动餐饮 住宿 交通等消费增长超5000万元 [3] - 有效吸引外地游客涌入 推动旅游住宿业提档升级 [3] 消费环境优化措施 - 对商场 超市等场所开展拉网式检查 整治安全隐患16处 严打食品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 [4] - 下一步将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 创新消费维权机制 构建质量追溯体系保障食品安全 [4] - 提升快递物流便利度 推广智能快件箱进社区 深化快递电商融合服务 [4]
从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到装修管家 第七批新职业正式发布
证券日报· 2025-07-23 01:25
新职业发布概况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第七批新职业,包含17个新职业和42个新工种 [1] - 新职业名录跨度大,反映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趋势 [1] - 新业态、新消费重塑就业市场,催生兼具技术含量与时代特色的新职业 [1] 技术驱动型职业 - 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负责多机协同路径设计与安全管理,应用于物流配送、灯光表演等领域 [1] - 电子电路设计师为智能硬件与芯片制造研发设计电子电路图,助力高端制造业技术突破 [1] - 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评估AI模型性能,成为大模型落地产业链的关键一环 [1] 民生服务型职业 - 养老服务师操作智能设备监测老人健康数据并提供心理疏导服务,从业者多为再就业退休人员 [2] - 装修管家借助AR头盔验收墙面,全程监督施工质量与进度,推动行业透明化并缩短装修周期 [2] - 睡眠健康管理师针对现代人睡眠障碍问题,通过智能设备监测数据结合香薰疗法提供干预方案 [2] 消费升级型职业 - 旅拍定制师设计个性化拍摄路线,逐步取代流水线式拍摄服务 [2] - 服务犬驯养师专业化培育训练辅助犬类,满足医疗、救援等场景需求 [2] - 烧烤料理师和牛肉拉面制作师顺应餐饮消费升级趋势,填补传统职业细分领域空白 [2] 新职业发展挑战与建议 - 部分新职业缺乏清晰的评价标准和资格证书,从业者对岗位内容和薪酬待遇存在顾虑 [2] - 技术驱动型岗位需要职业培训体系紧跟技术迭代节奏,如高职院校的短期定向培训 [2] - 民生服务类职业需搭建灵活人才转化通道,如为再就业人员提供针对性技能升级培训 [2]
3.1亿银发群体引爆万亿市场!健康消费激增30%,资本疯狂涌入
搜狐财经· 2025-07-22 07:55
银发经济市场规模与人口结构 - 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031万人 占全国人口22% [1] - 银发经济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1] 银发消费需求变化 - 老年群体消费模式向多元化 品质化转型 [3] - 邮轮游订单同比增长357% 50岁以上人群订单增长近2倍 [3] - 银发族自驾游平均消费较其他年龄层高出7.2% [3] - 助行助听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2.2% [3] - 老年营养和保健品增长30.1% 健康监测设备增长7.5% [3] - 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快速普及 专业老年康复中心数量增加 [3] 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 - 国务院印发首个"银发经济"政策文件 要求加快规模化 标准化发展 [4]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加大银发经济领域信贷供给 [4] - 广东省计划2025年底老年用品营业收入达6000亿元 [4] - 天津将老年助餐服务纳入便民生活圈 吉林推出康复辅具专项行动 [4] - 民政部支持企业利用直播带货 达人探店等方式营销 [4] 企业注册与资本布局 - 现存银发经济相关企业超36.7万家 2025年新增2.2万余家 [5] - 卧安机器人估值从2000万元增长到40.48亿元 [5] - 卫美健康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 用于医疗大模型研发 [6] - 数智文旅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用于文旅产业智脑研发 [6]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适老设备成为资本竞逐重要领域 [5] - 医疗科技领域受资本青睐 [6] - 康养旅居赛道获得投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