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法律保障与数字技术结合
icon
搜索文档
法治与科技力量激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活力
新华社· 2025-05-27 21:19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论坛 - 2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论坛,围绕老城保护、文物建筑修缮、法律保障与数字技术赋能等议题展开深度讨论,探讨如何"让文物活起来,让文脉传下去" [1] - 论坛以"老城保护与复兴"为主题,现场设置文化遗产展区,展示北京中轴线、扬州古城、阆中古城、深圳大鹏所城等文化遗产的历史风貌与保护成果 [3] - 展区陈列文创产品,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融合 [3] 文物保护案例与技术应用 - 山西万荣稷王庙通过最小干预原则的修缮,保留历史构件并发现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题记,从金代建筑重新确认为北宋建筑 [1]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强调最小干预原则,保护构件表面并涂抹防护材料,是发现隐蔽纪年题记的关键 [1] - 龙门石窟"数字龙门"项目开发20多年,利用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等技术对石窟造像进行高精度采集,建立永久性数字档案 [2] 法律与数字技术结合 -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3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文物保护进入依法治理新阶段 [2] - 法律修改旨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提供法治保障,助力民族复兴 [2] - 专家建议法律与数字技术结合,明确数字化规范准则,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文物展示方式,挖掘深层价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