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

搜索文档
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将健全,补偿方式向多元化拓展
第一财经· 2025-06-05 09:57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 - 国家将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促进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长效化运行 [1] - 到2027年,长江、黄河干流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成,各地基本建立覆盖辖区内重点河流的跨区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1] - 到2035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覆盖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干流及其重要支流 [2] 补偿机制创新 - 鼓励上下游、左右岸建立三方或多方参与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2] - 推动补偿方式从财政补偿向市场化补偿拓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利用和保护修复的不同环节 [2] - 推动补偿方式从资金补偿向多元化补偿拓展,鼓励地方通过联建生态产业园区、技术援助、智力支持等方式丰富补偿方式 [2] 多元化补偿实践案例 - 北京、天津通过技术援助、智力支持等方式帮助河北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实现区域空气质量共同改善 [5] - 库布齐沙漠治理中,当地政府与企业合作,通过定向人才培养和定向招工等方式鼓励居民参与生态治理和生态产业发展 [5] - 多元化补偿为当地居民提供培训和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 [4] 多元化补偿的必要性 - 生态环境保护涉及多个领域和多种要素,仅靠单一资金补偿难以满足多元化需求 [5] - 政府财政资金有限,多元化补偿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6] - 多元化补偿促进区域间合作与协调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6]
陕鄂签订汉江流域(鄂陕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陕西日报· 2025-05-10 08:23
5月9日,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陕西省人民政府与湖北省人民政府日前签署了汉江流域(鄂陕段)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共同守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这是陕西省在长江流域签订的首个跨省横向生 态保护补偿协议。 协议约定,两省本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护责任共担、流域环境共治、生态效益共享"的原 则,以汉江干流跨省界的羊尾断面为责任断面,以水质类别和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3项特征污染 物浓度改善情况为补偿指标,分别计算水质类别达标补偿金和特征污染物浓度改善补偿金。这是陕西省 在补偿协议中首次引入污染物浓度改善情况指标,旨在通过区域间联防联控、协同共治,持续改善汉江 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是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重要探索。 汉江及其支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汇集区和供给地,其生态保护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保障国家战略水源地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补偿协议的签订,将进一步强化陕鄂两省在汉江流域 生态保护方面的合作,推动实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 近年来,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等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全省上下 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的流域治理格局已初步形成,生态保护者和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