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
搜索文档
“我是幸运的普通人”(面对面)
人民日报· 2025-10-30 06:41
公司艺术理念与市场表现 - 公司坚持从心出发的创作原则,只演绎能打动自身的作品,并在多场演唱会中与广泛年龄层的受众建立情感链接[3] - 公司通过“绞尽脑汁”表达对音乐理解的极限来保持舞台敬畏感,并认为每首歌曲的演绎都是新的情感体验,以此强化自身辨识度[4] - 公司代表性作品如《大鱼》和《灯火里的中国》在海外获得良好反响,其国际吸引力源于将中国风格旋律与美声唱法等技巧进行融合[4] 行业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 - 行业中出现年轻创作者为民族音乐及乐器注入新生命力,例如电琵琶、阮与吉他的跨界融合,推动“民族+流行”向意境融合方向发展[5] - 行业在互联网时代呈现百花齐放态势,歌曲传播渠道多样化,但核心竞争力始终取决于创作者能否掌握自身风格并呈现独特“味儿”[5] - 行业核心竞争力归结于人的因素,包括技巧、词曲感染力及编曲创新,能唱出大众心声的艺术家具备长久的艺术生命力[6] 公司战略与行业使命 - 公司参与国家级音乐人才选拔项目,体现出发掘能代表国家舞台声音的使命感,并将自身定位为渴望被听见的艺术家群体的同行者[5] - 公司对未来发展秉持务实尝试的态度,强调通过录制Demo等实践验证作品效果,并以做好基础工作如“好好唱歌”作为应对挑战的核心[7] - 公司认为自身成长得益于时代机遇,并从山村走向国际舞台的经历印证了“向光而行为热爱”及汗水与舞台成正比的行业规律[7]
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追记词作家、音乐制作人陈哲
新华网· 2025-05-16 00:33
陈哲的艺术生涯 - 陈哲1954年生于北京,高中毕业后进入工厂当电工,最初计划为国家的工业发展献力 [1] - 1986年陈哲辞去国企工作,同年参与创作《让世界充满爱》,推动中国流行音乐发展 [1] - 《让世界充满爱》在1986年"国际和平年百名歌星演唱会"上由128位歌手演唱,成为中国流行音乐里程碑 [1] 陈哲的音乐作品 - 《黄土高坡》推动中国歌坛"西北风"潮流,让西北大地成为民间音乐创作土壤 [2] - 《一个真实的故事》以凄婉感人的歌词和独白令无数听众潸然泪下 [2] - 陈哲作品以平实语言传递爱和希望,诠释大主题并传播正能量 [2] 陈哲的文化保护工作 - 1998年陈哲发起"土风计划",在云南少数民族村寨开展十余年文化抢救 [2] - 陈哲带领团队深入云南村落,记录音像档案并整理数百本采风笔记 [2] - 陈哲制作《澜沧之声》等作品,致力于古歌音律保存和民族文化传承 [2][3] 陈哲的个人特质 - 陈哲座右铭为"温良随然,自性尊严",体现其性格特点 [3] - 陈哲生命最后时光仍奔走于滇西茶马古道、怒江峡谷进行文化保护 [3] - 陈哲常以扎小辫、穿越野装的形象出现在云南村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