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陶瓷贸易

搜索文档
文化中国行丨在瓷器上写诗绘画 从长沙窑看唐代的生活美学
央视新闻· 2025-08-02 17:47
每逢周末,长沙博物馆内的剧场便座无虚席,一场以唐代长沙窑等为主要内容的舞台剧,在悠扬的编钟声中开场,将过往的历史一幕幕展现在市民游客的眼 前。长沙窑是唐至五代时期制瓷遗址,1956年被发现,是我国研究陶瓷文化的重要实物载体之一。 长沙窑,是我国古代毗邻湘江的一片大型民间窑厂,坐落在如今的长沙市铜官镇至石渚湖一带,兴起于中唐,鼎盛于晚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长沙 窑首创釉下彩瓷的新工艺,开创在瓷器上写诗文的先河。 长沙铜官窑博物馆馆长 瞿伟:在唐代,长沙窑就与国外有着很友好的交流来往。我们的遗址也出现了波斯陶,他们的陶瓷含量跟我们不同,制作工艺也不 同,他们的粗犷一些,我们的细腻一些。我们有工艺,他们有需求。 我国东南沿海和东南亚、北非等世界各地沉船、城市遗址都发现有长沙窑瓷器。1998年,在国外发现的"黑石号"上,出现了56000余件长沙窑瓷器,这是目 前发现的一次性出土出水长沙窑瓷器最大的一宗,这也说明长沙窑是九世纪海上陶瓷贸易最活跃的参与者、开拓者。 得益于釉彩装饰工艺,长沙窑善于将瓷器与诗文、书法和绘画等艺术有机结合,并形成独特的色彩与装饰。常有比如"我有方寸心、无人堪共说、遣风吹却 云、言向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