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语言
搜索文档
许知远:中国崛起时,我们和世界的沟通语言只有消费
搜狐财经· 2025-10-04 17:02
中国对外沟通与认知模式 - 中国与世界的沟通语言在过去几十年里主要依赖于消费语言,缺乏对其他国家文化、历史、宗教、艺术和文学的深入理解[19] - 中国对外部世界的态度历史上表现为傲慢和自我中心,允许外部力量在可控范围内进行边缘性接触,但阻止其进入核心[9] - 当前社会存在一种新的自以为是的封闭感,这不仅体现在对外开放态度上,也体现在内心世界,对世界的理解并未随国家影响力扩大而丰富[15] 外部刺激对发展的影响 - 中国过去40年的经济奇迹部分源于巨大的外部刺激效应,例如香港的存在和海外华人网络的影响[13][15] - 早期发展动力来源于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如深圳开发者看到香港、邓小平访问日本看到现代化模式,这些外部冲击促使认知变化和自我变革[13] - 广州贸易模式和随后的鸦片战争打破了原有模式,香港的兴起是外部刺激下的结果,尽管伴随屈辱但有更复杂的故事[9][11] 社会知识与思想现状 - 过去十年社会知识出现庸俗化倾向,大量包装在科技和经济外表下的知识成为新型鸡汤,导致认知和情感未得到真正拓展[17] - 社会普遍缺乏真正对话和彼此理解的能力,交流变得单向、易爆炸、易标签化和偏激化[17] - 年轻一代中形成新的思想规范,表现为不敢挑战权威、循规蹈矩,担心在成功学道路上被抛弃[24] 历史反思与未来可能性 - 新的可能性产生于没有蓝图的慌乱环境之中,如澳门、深圳、温州的发展所示,需要清晰地审视自我在历史中的位置[24] - 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依靠新的知识积累和新的情感力量,而非仅关注生产和消费[2][22] - 应对自身时代保持高度批判性,勇敢面对国家与时代的问题,探索更丰富的可能性,如同丸山真男对日本社会的批判精神[24][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