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油气勘探开发
搜索文档
深海油气勘探开发体系逐步完善
经济日报· 2025-10-22 06:01
深水油气应急救援能力 - 中国首个国家级深水油气应急救援基地正式投入使用 将大幅缩短南部海域应急救援响应时间 [1] - 基地投用前依赖外援 国外应急资源响应时间约30天 国内应急力量现可在48小时内抵达相关海区 [1] - 该基地标志着中国海上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是完善深海油气勘探开发体系的重要一步 [1] 深水油气资源潜力 - 全球超过70%的油气资源蕴藏在海洋中 其中40%来自深水 [1] - 中国南海石油资源量约248亿吨 天然气约42万亿立方米 约一半蕴藏在深海海域 [1] - 深水是未来能源的重要接替区 [1] 深水油气开发进展 - "十四五"以来中国建成"深海一号"大气田 流花油田二次开发项目等多个深水油气田 [1] - 2024年6月"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 成为中国迄今产量最大的海上气田 具备水深最深 勘探开发难度最大 地层温压最高特点 [1] - 2024年中国海洋原油产量同比增长4.7% 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8.7% 海洋原油增量占全国原油增量近八成 [3] 超深水装备制造能力 - 中国海油发布深水油气生产装备品牌"擎海Techigh" 水下生产系统可在严苛深海环境中工作 [2] - "深海一号"大气田项目所需的110余台水下生产设备设施实现自主建造 建成全球首个千米级水下智能发球管汇并创造世界纪录 [2] - 2024年7月24套2000米级国际超深水吸力锚在广东珠海交付 是国内承建的应用水深最大的超深水吸力锚项目 [2] 能源安全背景 - 2024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约为71.9% 天然气对外依存度约为41% 提高能源安全是当务之急 [3] - 随着深海油气勘探开发体系突破 中国深水油气资源开发驶入"快车道" [3] - 海洋油气已成为中国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增长极 [3]
我国完善深海油气勘探开发体系
中国经济网· 2025-10-20 15:03
此外,今年7月,24套2000米级国际超深水吸力锚,在广东珠海交付离港。据Mero二期吸力锚建造项目 经理王腾飞介绍,吸力锚是海洋工程关键装备,它利用负压工作原理,像大型吸盘一样牢牢吸附在海泥 中,实现海洋设施高效固定。目前装备安装海域最大水深超过2000米,是国内承建的应用水深最大的超 深水吸力锚项目。 近日,中国海油宣布,我国首个国家级深水油气应急救援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将大幅缩短我国南部海域 海上油气应急救援响应时间,标志着我国海上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这也是我国加快完善深 海油气勘探开发体系的重要一步。 "十四五"以来,我国相继建成"深海一号"大气田、流花油田二次开发项目等多个深水油气田,并在浅水 区油气田自主开发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今年6月,我国自主建设的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地层 温压最高的深水气田"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成为我国迄今产量最大的海上气田。 围绕着深海气田开发,我国超深水海洋装备制造能力也不断提高。今年6月,中国海油发布深水油气生 产装备品牌"擎海Techigh",水下生产系统由采油树、多功能管汇、控制系统等系列设备组成,可在低 温、高压、高腐蚀的严苛深海环境中搭建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