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消费三姐妹
icon
搜索文档
黄金,卖成奢侈品
虎嗅· 2025-08-21 14:49
股价表现 - 8月21日上午股价大幅跳水 盘中一度大跌8% 午间休盘跌幅收窄至5.69% 报737.5港元[1] - 当日总市值达1273亿港元 市盈率为36.8倍 市净率为15.16倍[2] - 成交额达16.84亿港元 换手率为1.6%[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23.54亿元 同比增长251%[3] - 净利润为22.68亿元 同比增长285.8%[3]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净利润23.51亿元 同比增长290.6%[3] - 毛利率受金价上涨和调价节奏影响回落至38.1%[8] 门店运营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41家自营门店 较上年同期33家新增8家[4][7] - 单店平均营收达3亿元 远超传统黄金珠宝品牌及部分奢侈品牌[4][7] - 单个商场平均销售额达4.59亿元[7] - 2025年上半年在国内一线城市新增4店 并完成深圳罗湖万象城和厦门万象城门店扩容升级[7] 市场扩张 - 已启动海外市场布局 上半年在新加坡金沙购物中心开设首店[7] - 新加坡门店开业初期转化率达95% 平均每小时成交4至10个订单[7] - 摩根大通基于海外表现将目标价从1149港元上调至1249港元[7] 品牌定位 - 通过文化价值产生品牌溢价 定位向奢侈品靠拢[11] - 与国际五大奢侈品牌消费者平均重合率高达77.3%[11] - 产品将于2025年8月25日进行价格调整[5][11] 行业比较 - 与泡泡玛特、蜜雪冰城并称"港股消费三姐妹" 均位列港股翻倍股行列[11][12] - 市盈率达84倍 高于泡泡玛特57倍和蜜雪集团38倍 显著超过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约20倍的估值水平[12] - 三者分别切入国货黄金奢侈品、情绪价值赛道和极致性价比不同细分市场[11]
老铺黄金股价突然大跳水,上半年净赚22亿元,单店平均营收3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13:49
股价表现 - 8月21日上午股价一度大跌8% 午间休盘跌幅收窄至5.69% 报737.5港元[1] - 总市值1273亿港元 市净率15.16[1][2] - 当日换手率1.6% 量比2.9[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3.54亿元 同比增长251%[3] - 净利润22.68亿元 同比增长285.8%[3]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净利润23.51亿元 同比增长290.6%[3] - 毛利率受金价上涨影响回落至38.1%[5] 门店运营 - 截至上半年末自营门店41家 较上年同期33家新增8家[3] - 单店平均营收达3亿元 远超传统黄金珠宝品牌[3][4] - 单个商场平均销售额4.59亿元[4] - 新开及优化门店贡献预计在下半年逐步体现[4] 海外拓展 - 新加坡金沙购物中心开设首店[4] - 新加坡门店转化率达95% 平均每小时成交4-10个订单[4] - 摩根大通因此将目标价从1149港元上调至1249港元[4] 线上渠道 - 618期间天猫旗舰店成交额突破10亿元 登顶黄金品类销售榜首[5] - 线上总销售额16.18亿元[5] - 忠诚会员规模从35万人增至48万人 半年新增13万会员[3][5] 品牌定位 - 品牌定位向奢侈品靠拢 吸纳中产以上人群[7] - 与国际五大奢侈品牌消费者平均重合率高达77.3%[7] - 通过文化价值产生品牌溢价[7] 行业比较 - 泡泡玛特同期营收净利润均增长超200%[3] - 港股消费三姐妹市盈率差异显著:泡泡玛特57倍 老铺黄金84倍 蜜雪集团38倍[8] - 三家公司分别切入国货奢侈品、情绪价值、极致性价比不同赛道[7]
41家店半年狂揽123亿元 依靠奢侈品定位的老铺黄金还能狂飙多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23:5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23.54亿元 同比增长251% [2] - 净利润22.68亿元 同比增长285.8% [2]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净利润23.51亿元 同比增长290.6% [2] - 毛利率受金价上涨和调价节奏影响回落至38.1% [6] 门店运营与扩张 - 截至上半年末累计拥有41家自营门店 上年同期为33家 [2] - 报告期内在国内一线城市新增4店 深圳罗湖万象城和厦门万象城门店完成扩容升级 [3] - 单个门店平均营收达到3亿元 远超传统黄金珠宝品牌甚至跑赢奢侈品牌 [2][3] - 单个商场平均销售4.59亿元 [3] - 分析师预计年底门店总数将达45家 未来单店平均收入有望突破5亿元 [3] 线上渠道与会员增长 - 618电商狂欢期间天猫旗舰店成交额突破10亿元 首次登顶黄金品类销售榜首 [4] - 报告期内线上总销售额达16.18亿元 [4] - 忠诚会员规模从2024年末约35万人增至约48万人 半年猛增13万 [4][5] 市场定位与品牌策略 - 品牌定位向奢侈品靠拢 吸纳原本购买奢侈品的中产以上人群 [7] - 消费者与路易威登 爱马仕 卡地亚 宝格丽等国际五大奢侈品牌平均重合率高达77.3% [7] - 通过文化价值产生品牌溢价 持续通过品牌运作和文化张力促进销售 [7] - 产品价格将于2025年8月25日进行调整 [2][7] 海外扩张与市场反应 - 已启动海外市场布局 上半年在新加坡金沙购物中心开出首店 [3] - 新加坡门店开店前几个营业日店铺转化率达到95% 平均每小时成交4至10个订单 [3] - 摩根大通因此将目标价从1149港元上调至1249港元 [3] 行业比较与资本市场表现 - 与泡泡玛特 蜜雪冰城并称"港股消费三姐妹" 三者均切中当下消费市场不同人群需求 [7] - 泡泡玛特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200% [2][7] - 截至8月20日收盘股价上涨8.84%至782港元每股 总市值达1350亿港元 [2] - 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市盈率约20倍 泡泡玛特57倍 老铺黄金84倍 蜜雪集团约38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