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铺黄金产品

搜索文档
41家店半年狂揽123亿元 依靠奢侈品定位的老铺黄金还能狂飙多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23:5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23.54亿元 同比增长251% [2] - 净利润22.68亿元 同比增长285.8% [2]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净利润23.51亿元 同比增长290.6% [2] - 毛利率受金价上涨和调价节奏影响回落至38.1% [6] 门店运营与扩张 - 截至上半年末累计拥有41家自营门店 上年同期为33家 [2] - 报告期内在国内一线城市新增4店 深圳罗湖万象城和厦门万象城门店完成扩容升级 [3] - 单个门店平均营收达到3亿元 远超传统黄金珠宝品牌甚至跑赢奢侈品牌 [2][3] - 单个商场平均销售4.59亿元 [3] - 分析师预计年底门店总数将达45家 未来单店平均收入有望突破5亿元 [3] 线上渠道与会员增长 - 618电商狂欢期间天猫旗舰店成交额突破10亿元 首次登顶黄金品类销售榜首 [4] - 报告期内线上总销售额达16.18亿元 [4] - 忠诚会员规模从2024年末约35万人增至约48万人 半年猛增13万 [4][5] 市场定位与品牌策略 - 品牌定位向奢侈品靠拢 吸纳原本购买奢侈品的中产以上人群 [7] - 消费者与路易威登 爱马仕 卡地亚 宝格丽等国际五大奢侈品牌平均重合率高达77.3% [7] - 通过文化价值产生品牌溢价 持续通过品牌运作和文化张力促进销售 [7] - 产品价格将于2025年8月25日进行调整 [2][7] 海外扩张与市场反应 - 已启动海外市场布局 上半年在新加坡金沙购物中心开出首店 [3] - 新加坡门店开店前几个营业日店铺转化率达到95% 平均每小时成交4至10个订单 [3] - 摩根大通因此将目标价从1149港元上调至1249港元 [3] 行业比较与资本市场表现 - 与泡泡玛特 蜜雪冰城并称"港股消费三姐妹" 三者均切中当下消费市场不同人群需求 [7] - 泡泡玛特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200% [2][7] - 截至8月20日收盘股价上涨8.84%至782港元每股 总市值达1350亿港元 [2] - 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市盈率约20倍 泡泡玛特57倍 老铺黄金84倍 蜜雪集团约38倍 [8]
港股异动 | 老铺黄金(06181)尾盘涨近5% 老铺黄金宣布将于8月25日进行产品提价调整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15:11
股价表现 - 老铺黄金(06181)尾盘涨近5% 截至发稿涨4 5%报790港元 成交额8 77亿港元 [1] 产品调价 - 公司将于8月25日进行产品提价调整 具体调价详情以线上线下门店实际标价为准 [1] 财务表现 - 预计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20亿元至125亿元 同比增长约241%至255% [1] - 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约22 3亿元至22 8亿元 同比增长约279%至288% [1] - 将于8月20日举行董事会会议考虑及批准中期业绩 [1] 行业分析 - 品牌势能已被验证 品牌影响力扩大驱动业绩超高成长 [1] - 25H1在金价高位上涨 商场活动 假期等因素叠加下终端门店热度维持高涨 [1] - 建议关注8月销售旺季以及下半年可能的提价催化 [1]
老铺黄金发布调价预告:8月25日进行产品提价调整!产品调价详情,以线上线下门店产品实际标价为准
格隆汇· 2025-08-15 15:09
产品调价 - 老铺黄金将于2025年8月25日进行产品提价调整 [1] - 具体调价详情以线上线下门店实际标价为准 [1]
老铺黄金:将于8月25日进行产品提价调整
新浪财经· 2025-08-15 13:41
产品调价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5日进行产品提价调整 [1] - 具体调价详情以线上线下门店实际标价为准 [1]
上海给夜经济加了什么“猛料”?
第一财经· 2025-08-07 09:50
夜经济政策与市场响应 - 上海夜间经济综合指数位列全国第一,2024年夜间活跃出行人次403万次,夜间灯光覆盖全市75%面积,夜场电影26.49万场,夜间公交活跃范围1975平方公里 [2] - 上海推出"精彩夜上海"系列活动升级版,包含10项举措(新增4项+优化6项),重点支持夜间经济人气地标和夜生活好去处 [2][8] - 政策强调市场化运营机制,如优化"外摆位"开放区域、建立动态评估机制,打造"外摆经济"风景线 [9] 企业创新实践案例 - 环球港推出"环球不夜港"模式,组织30家商户延长营业时间,巴奴餐饮实行24小时服务后夜间客流/销售额同比提升15% [5] - 豫园商城7月销售额2.3亿元(同比+17%),前7月累计28.3亿元(同比+51%);7月客流431万人次(同比+6%),外籍游客占比15%,年轻游客占比35% [13] - 宝山智慧湾科创园转型商业后创下单日5万人流量记录,星巴克首家集装箱店带动咖啡/餐饮品牌集聚 [16] 业态创新方向 - 环球港通过中超观赛、AR游戏等活动带动五楼店铺人气提升超20%,豫园结合B站国漫IP打造"夏日奇幻夜"活动 [13][15] - 豫园引入老铺黄金首店享受增长红利,计划持续更新业态并发展非餐饮类夜经济 [15] - 首尔夜市打造"三阶式街区空间",融合韩国街文化属性形成商旅文体联动模式 [8] 运营机制升级 - 设立夜间经济CEO机制,职责包括跨区资源整合、搭建商圈协作平台,如豫园CEO职责范围扩展至全市商圈联动 [7] - CEO工作清单明确五大任务:策划夜间活动、培育新业态、推广美食文化、优化消费环境、加强政企沟通 [11] - 政府支持措施包括延长营业时间至凌晨2点、优化活动报批流程、打造夜间观赛第二现场等 [8][17] 市场数据表现 - 2023年6月以来上海夜间消费总额880.09亿元(同比+3.3%),上半年社零总额增速逐月提升至1.7% [16] - 豫园灯会年均接待游客400万人次,"山海奇豫记"IP结合传统文化形成强吸引力 [13] - 环球港通过二次元联名(如《原神》、宝可梦IP)推动活动向复合型场景延伸 [15]
新消费三巨头,倒反天罡
36氪· 2025-07-01 14:21
新消费三巨头市场表现 - 泡泡玛特股价2025年6月20日收于239.6港元,年内涨幅170%,2024年涨幅达342% [1] - 老铺黄金年内股价涨幅267%,蜜雪冰城港股上市后涨幅超150%,三者并称"新消费三巨头" [1] - 三家公司分别代表情绪价值、圈层认同和极致性价比三大消费趋势 [1] 产品定位与价格策略 - Labubu限量版二级市场价格较首发溢价数十至上百倍,形成"比包更贵的包饰"定位 [2] - 老铺黄金采用一口价模式,年涨价2-3次,店效超爱马仕,手工打造+限量发售强化奢侈品属性 [2] - 蜜雪冰城产品单价普遍低于10元,4元柠檬水成为下沉市场突破口 [3] 商业模式核心驱动因素 - Labubu与老铺黄金依赖稀缺性创造二级市场交易热度 [3] - 蜜雪冰城全球门店超4.6万家,规模效应带来供应链议价能力 [4] - 蜜雪冰城通过自研自产体系控制糖、奶、茶等全品类原料成本,加盟模式为主 [6] 消费者行为洞察 - Z世代既追求Labubu的圈层认同,又青睐蜜雪冰城的实用主义 [7] - 盲盒消费满足拆封时的情绪波动,隐藏款设计强化概率游戏吸引力 [9] - 老铺黄金通过古法工艺术语(搂胎/锤揲/錾刻)塑造文化溢价 [10] - 蜜雪冰城衍生出"做饭邪修"等UGC内容,拓展产品使用场景 [12][13] 行业竞争挑战 - 老铺黄金40%产品外包,研发费用1916万元仅为营销费用(12.37亿元)的1/64 [14] - Labubu面临Fugglers等竞品冲击,审丑潮流可能稀释独特性 [15] - 泡泡玛特补货导致Labubu二手价格下跌50%,奢侈品属性面临考验 [19][20] - 老铺黄金需解决金价波动与品牌保值认知的关联性问题 [22] 行业趋势观察 - 无用消费(盲盒/奶茶)购买频次显著高于实用消费品 [8] - 情绪价值成为核心竞争维度,需平衡社交属性与情感共鸣 [9][11] - 新消费品牌面临从网红到长红的转型压力,Z世代忠诚度存疑 [17]
中产滑落,奢侈品在中国卖不动了?|氪金·大消费
36氪· 2025-06-30 16:40
奢侈品行业现状 - 北京SKP顾客量较三年前减少三分之二 2024年底出现断崖式下滑 [3] - 爱马仕2025Q1营收41.3亿欧元(同比+7%) 低于预期的41.6亿欧元 日本市场增长17% 除日本外亚太仅增1% [6][7] - LVMH集团2025Q1总营收203亿欧元(同比-3%) 所有业务部门均下滑 [8] - 开云集团2025Q1总营收38.83亿欧元(同比-14%) 亚太市场下滑25% [8] - 二级市场表现: 爱马仕股价跌近4% 开云年内跌超11% LVMH年内跌近20% [9] 消费行为变化 - 65.95%有购买习惯的消费者近一年购买频次降低 81.25%因"消费观念转变认为性价比不高" 15.63%因"价格上涨过快" [19][20] - 中产阶级最先"消失" 从购买多件转为只看不买或仅购保值经典款 [14] - 消费者更倾向在汇率税率更低的境外购买 造成本土消费外溢 [21][22] - 摩根士丹利指出奢侈品牌需依靠中产至中上产实现增长 仅靠高净值人群无法支撑行业增速 [15][16] 品牌战略调整 - 顶奢品牌在华扩张战略转谨慎 部分位置被其他品牌取代 [23] - 开云集团进入关店潮 Gucci与Bottega Veneta关闭北京上海成都太原多家门店 [23] - 奢侈品牌仍坚持涨价策略 LVMH计划年提价2%-3% 爱马仕年初宣布全线涨价6%-12% [26] - 品牌尝试吸引年轻消费者: Gucci与哆啦A梦迪士尼联名 LVMH推出美妆线La Beauté Louis Vuitton [31] - 贝恩预测2030年千禧一代将贡献超50%奢侈品购买力 [30] 市场竞争格局 - 老铺黄金因保值功能受追捧 对奢侈品牌形成分流 LVMH注意到中国珠宝公司需求爆炸式增长 [26][27] - 轻奢品牌承接中产分流 Coach一季度销售额大增 母公司泰佩思琦净利润同比涨45% [30] - 美妆产品成为吸引年轻人的"入门级产品" 开云加码Balenciaga和Alexander McQueen美妆新品 [31][32]
中产滑落,奢侈品在中国卖不动了?
36氪· 2025-06-27 17:26
奢侈品市场现状 - 北京SKP客流量较三年前减少三分之二,2024年底出现断崖式下滑 [1] - 爱马仕2025年Q1营收41.3亿欧元(同比+7%),低于预期的41.6亿欧元 [2] - LVMH集团2025年Q1总营收203亿欧元(同比-3%),几乎所有业务部门下滑 [3] - 开云集团2025年Q1总营收38.83亿欧元(同比-14%),亚太市场营收同比-25% [3] 区域表现分化 - 日本市场增长17%,除日本外亚太地区仅增长1% [3] - 中国消费者更倾向在汇率税率更低的境外购买奢侈品,导致本土消费外溢 [6] - 顶奢品牌在中国扩张战略趋缓,部分品牌关闭北京/上海/成都/太原门店 [6] 消费行为变化 - 65.95%有购买习惯的消费者近一年频次降低,81.25%因性价比观念转变 [6] - 中产阶级顾客最先流失,转向购买保值经典款或只看不买 [4] - 15.63%消费者反映品牌价格上涨过快超过心理预期 [6] 竞争格局演变 - 老铺黄金因保值功能吸引客流,LVMH承认中国本土珠宝品牌需求激增 [8][9] - Coach母公司泰佩思琦Q1销售额15.84亿美元(同比+7%),净利润2.033亿美元(同比+45%) [10] - 轻奢品牌通过性价比和年轻化设计(如入驻抖音/得物)承接中产分流 [10] 品牌战略调整 - LVMH坚持每年提价2%-3%,爱马仕年初宣布全线产品涨价6%-12% [8] - Gucci与哆啦A梦/迪士尼联名,LVMH推出美妆线La Beaut Louis Vuitton [11] - 开云集团加码美妆市场,发布Balenciaga和Alexander McQueen新品 [11] - 贝恩预测2030年千禧一代将贡献超50%奢侈品购买力 [11]
上市一年暴涨23倍!解密黄金界的“爱马仕”
天天基金网· 2025-06-04 19:07
公司表现与市场关注度 - 老铺黄金股价在6月4日上涨至994港元/股创历史新高自2024年6月28日上市后累计涨幅达2375.61%总市值超1700亿港元 [1] - 2024年一季度46只公募基金产品持仓老铺黄金包括广发价值核心混合A、富国消费精选30股票A等 [1]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85.06亿元同比增长167.5%净利润14.73亿元同比增长253.9% [1] 商业模式与竞争优势 - 公司采用"一口价"、全直营和纯手工打造模式避开与传统黄金及国际奢侈品的竞争形成稀缺性 [1] - 开源证券指出公司产品定价已部分摆脱金价影响2020年至2024年一季度毛利率保持稳定 [2] - 公司核心目标是维持盈利能力稳定而非强博弈金价波动收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