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火储同补容量电价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甘肃首创“火储同补”容量电价机制,确立系统调节性电源价值
长城证券· 2025-07-17 14: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甘肃省发改委发布两份重要文件,分别是《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和《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对新能源存量和增量项目分类施策,推出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提升系统调节性电源价值,为新能源高渗透率省份提供容量机制案例 [1][2][3] 相关目录总结 股票投资评级 - 龙源电力(001289.SZ)投资评级为增持,2025E EPS为0.79元,2026E EPS为0.9元,2025E PE为20.68,2026E PE为18.16 [1] - 中闽能源(600163.SH)投资评级为增持,2025E EPS为0.4元,2026E EPS为0.42元,2025E PE为13.1,2026E PE为12.48 [1] - 川投能源(600674.SH)投资评级为增持,2025E EPS为1.05元,2026E EPS为1.13元,2025E PE为15.44,2026E PE为14.35 [1] - 国电电力(600795.SH)投资评级为买入,2025E EPS为0.42元,2026E EPS为0.49元,2025E PE为11.19,2026E PE为9.59 [1]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 新能源存量项目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为154亿千瓦时,执行0.3078元/千瓦时的固定电价,机制期限按项目剩余合理小时或20年取早执行,扶贫等项目全额纳入,其余项目分类定额或等比例分配,需每年申报参与机制的电量,逾期视为放弃 [2] - 新能源增量项目年机制电量规模与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动态挂钩,单个项目机制电量上限为上网电量的80%,电价通过“低价优先,最高入选”原则竞价确定,执行期限为12年,若延期投产超过6个月,将被取消资格并暂停3年竞价权 [2] 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 - 甘肃省实施的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聚焦系统调节能力建设,支撑“沙戈荒”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等,对煤电机组及电网侧新型储能提供容量电价支持,电价标准暂定为330元/千瓦·年,执行期限2年,2026年1月1日起执行,期满后动态调整,容量电费纳入“发电侧容量电费”科目分摊 [3] - 煤电获全额容量补偿,深化“容量保障+电量辅助”双轨制经营模式;储能获得与火电同等的系统容量主体地位,获全额容量补偿,叠加电量价差收益提升盈利性,火电与储能系统价值定位重构,共同保障电网稳定运行 [3] 政策普适性 - 政策源于甘肃新能源装机高占比与消纳率不足等矛盾,高弃电率地区(如青海、宁夏)可参考“动态容量核定+有效容量核算”机制解决消纳问题,外送枢纽省份(如内蒙古、新疆)可参考容量电费“外送协商+省内工商业分摊”模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