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
icon
搜索文档
关于狂犬疫苗的N个疑问,一文为你解答
人民网· 2025-09-28 10:21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对狂犬病暴露后的风险因素、疫苗接种必要性及常见误区进行了系统性科普,强调及时、规范的暴露后处置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1][5][6] 暴露后患病风险因素 - 风险取决于暴露源是否携带病毒,犬、猫、蝙蝠等哺乳动物为高风险源,而啮齿类动物如仓鼠、兔子传播风险极低[2][3] - 暴露严重程度影响风险,贯穿伤、头面部伤口、粘膜接触病毒及蝙蝠接触风险更高[4] - 及时规范完成全程暴露后处置可近乎100%阻断感染风险,接种越早效果越好[5] 家养宠物致伤接种必要性 - 即使宠物已接种疫苗且外观健康,因可能接触外界感染源、疫苗保护率非100%及病毒潜伏期,达到Ⅱ级或Ⅲ级暴露仍需接种疫苗[6] - 狂犬病一旦发病,病死率为100%[6] 常见危险误区 - 误区一为肉眼观察动物健康则无需接种,事实是潜伏期动物无症状仍具传染性,达到Ⅱ级或Ⅲ级暴露均应接种[7] - 误区二为伤口小、未出血无需处理,事实是病毒可通过微小伤口感染,WHO指南将轻微抓伤列为Ⅱ级暴露需处理[8] - 误区三为疫苗可延迟或中断接种,事实是必须严格按时间接种否则抗体不足[9][10] - 误区四为孕妇或儿童不能接种,事实是疫苗对该人群安全[11] - 误区五为接种疫苗即100%安全无需其他措施,事实是伤口处理至关重要,Ⅲ级暴露需同时注射被动免疫制剂[12] 暴露分级与处置规范 - I级暴露为接触或喂饲动物、完好皮肤被舔,仅需清洗暴露部位无需医学处置[17][19] - II级暴露为裸露皮肤被轻咬或无出血轻微抓伤,需处置伤口并接种疫苗[18][20] - III级暴露为贯穿性咬伤、破损皮肤被舔、粘膜污染等,需处置伤口并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和疫苗[18][21] - 头面部II级暴露因距离中枢神经近、病毒扩散快,需按III级暴露处置以争取保护时间[22] 伤口紧急处理与疫苗接种时效 - 伤口处置包括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约15分钟,随后消毒[13][14] - 超过48小时接种疫苗仍有意义,因潜伏期通常1-3个月,只要病毒未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接种仍可提供保护[23] - 持续暴露风险者完成基础免疫后,可定期加强接种,再次暴露根据时间间隔决定加强剂次[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