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市场监管

搜索文档
让胖东来“自闭”的玉石生意,究竟水有多深?
创业邦· 2025-05-14 17:22
胖东来玉石风波事件 - 网红"柴怼怼"指控胖东来玉石销售暴利且品质低劣,引发舆论危机 [3][6][12] - 公司公布2025年Q1和田玉销售数据:收入2190万元,毛利率20%,占集团总销售额62.7亿元的0.34% [6] - 许昌市市场监管局调查确认销售合规,抽查13件商品进货手续齐全,1-4月销售和田玉4177件金额2959.2万元,平均毛利率≤20% [7] - 公司推出无条件退货政策并公示进货价与售价,和田玉专柜因"货真价实"名声销量激增 [9][10][12] 玉石行业现状与问题 - 2020年新国标降低和田玉透闪石含量标准至≥90%,扩大品类范围但增加消费者辨别难度 [15] - 2024年和田玉线上终端销售额占比近80%,客单价集中在100元以下、200-500元、500-2000元区间 [22] - 行业存在证书造假现象,部分检测机构收费低至几毛钱/证书,导致质检公信力下降 [19][26] - 直播电商退货率极高:抖音80%-90%,淘宝拼多多约70%,主要因"货不对版"问题 [24] 行业监管动态 - 云南瑞丽启动珠宝直播专项整治,推行"直播报备+基地化管理+白名单"模式 [28]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核查打击玉石证书造假与虚假检测行为 [26] - 行业缺乏统一价格体系与头部品牌,监管面临直播隐蔽性强、规范滞后等挑战 [26][28] 消费者行为分析 - 消费者易受直播间"捡漏"氛围诱导,典型案例显示8800元原石加工后严重货不对版 [24] - 中老年群体易被情感直播套路,有案例显示单人在快手直播间累计消费数万元 [24][25] - 社媒平台大量投诉涉及淘宝/拼多多商家拒绝退货,以及伪造证书等问题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