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玻塑混合光学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玻璃镜片行业词条报告
头豹研究院· 2025-07-29 20: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玻璃镜片市场朝着高端化与功能化发展,国际品牌主导高端市场,国内品牌靠性价比突破,但行业面临原材料成本高和消费需求升级压力,创新技术应用将推动产品升级换代 [4][5] - 中国玻璃镜片产业凭借规模垄断与闭环生态双核优势,持续强化全球主导地位,需求端驱动纯碱产能向优势省份集聚,保障镜片生产稳定性 [18] - 近视人群规模扩张与需求升级驱动行业市场规模增长,未来智能眼镜市场爆发将拉动玻璃镜片需求 [25][26] - 行业领军企业通过跨界合作提升产品附加值、开拓新市场,推动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 [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分类 - 按镜片设计与折射率,玻璃镜片行业分为托力克片、克罗克斯片、克罗赛托片、超薄片、1.60玻璃镜片等类别 [6] - 托力克片由钠钛硅酸盐制成,折射率1.523,可见光透率91 - 92%,添加氧化铈和氧化钛后成UV白片可防护346nm以下紫外线 [6] - 克罗克斯片发明于1914年,透光率87%,有双色效应,含钕可吸收特定紫外线、红外线和黄色可见光,现较少使用 [7] - 克罗赛托片在白托镜片材料中添加CeO₂和MnO₂,能吸收350A以下紫外线,透光率88%以上 [8] - 超薄片添加TiO₂和PbO使折射率至1.70,比同屈光度白片或红片薄约1/3,适合高度近视,但阿贝系数低有色像差问题,表面反射率高 [8] - 1.60玻璃镜片折射率1.60,比普通玻璃镜片薄,比重小于超薄镜片,重量轻,适合中度数佩戴者 [9] 行业特征 - 竞争格局分层明显,国内外品牌并存,国际技术导向型品牌主导高端市场,国内品牌在中低端市场靠性价比扩张 [10] - 供应链依赖进口技术,国产替代加速,关键材料依赖进口限制发展,但国内企业在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上有进步,高端工艺仍需国际合作 [11] - 政策与消费习惯双重影响,近视防控政策推动离焦镜片需求,消费者对眼睛健康关注度提升使防蓝光镜片渗透率提高 [12] 发展历程 - 萌芽期(1200 - 1780年),西方开始用玻璃镜片矫正视力,意大利僧人推动普及,玻璃工艺进步使玻璃镜片取代石英宝石镜片,威尼斯成制造中心 [13] - 启动期(1781 - 1910年),富兰克林发明双焦点眼镜,艾利研发圆柱镜片,爱布斯提出渐进多焦点镜片理论,蔡司光学成立,镜片从简单器械升级为精密仪器 [13][14] - 高速发展期(1911 - 2010年),磨削机发明使镜片生产转向批量,塑料框架引入,设计时尚化,树脂镜片市场份额超70%,为智能镜片诞生奠定基础 [15] - 成熟期(2011年至今),国家政策推动行业规范,国产品牌崛起,离焦技术成热点,智能眼镜向“可穿戴计算终端”演进,国产替代加速 [16]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供应与加工设备环节,中游为镜片制造与加工环节,下游为产品销售与应用环节 [17] - 需求端驱动纯碱产能向河南、青海等资源优势省份集聚,中国纯碱产能扩张至4200万吨,有效产能3780万吨,缓解上游供应压力 [18] - 江苏丹阳依托1600余家眼镜企业集群构建闭环生态,镜架/镜片产量分别占全国70%和全球50%,在产业链中游形成优势 [21] - 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低龄化与高发性催生视光矫正市场扩张,眼镜零售线下门店通过“技术 + 服务”形成竞争优势,预计2028年全国眼镜店总量增至17.1万家 [23] 行业规模 - 2019 - 2024年,玻璃镜片行业市场规模由25.5亿人民币增长至44.2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11.63%,预计2025 - 2029年,市场规模由50.39亿人民币增长至85.10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14.00% [24] - 近视人群规模扩张与需求升级驱动行业市场规模增长,预计2030年全球近视人群规模将突破33.61亿 [25] - 2024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298.3万副,2025年将爆发式增长,出货量预计激增4倍以上,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级,拉动玻璃镜片需求 [26] 政策梳理 - 《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推动玻璃镜片行业强化质量管控,促进产品性能稳定性和寿命提升,助力高端光学元器件国产化突破 [29] - 《日用玻璃行业规范条件(2023年版)》推动行业技术升级与绿色转型,采用先进工艺装备及清洁能源,强化环保监管 [29] -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强调突破AI眼镜等可穿戴人机交互设备的卡脖子技术,引导行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31] - 《“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 - 2025年)》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科学矫治等工作 [31] -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鼓励采购眼视光产品和服务,提高眼健康服务能力,加强近视防控宣传 [31] 竞争格局 - 中国玻璃镜片行业竞争激烈,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有万新光学、康耐特光学、卡尔蔡司等企业;第二梯队有明月镜片、厦门力鼎光电、江苏鸿晨集团等;第三梯队有新天鸿光学、江苏汇鼎光学等 [32][33] - 各梯队特征不同,第一梯队占据高端市场,第二梯队靠产业链整合和细分领域深耕突围,第三梯队依托区域渠道和特色产品竞争 [33] - 行业领军企业通过跨界合作提升产品附加值、开拓新市场,如明月镜片与航天机构合作,联合光学与AR/VR厂商合作,推动市场集中度提升 [34] 上市公司速览 |公司名称|总市值|营收规模|同比增长(%)|毛利率(%)| | ---- | ---- | ---- | ---- | ---- | |明月镜片股份有限公司(301101)|-|7.7亿元|2.9|58.6| |上海康耐特光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2276)|19.0亿|20.6亿|17.1|38.6| |厦门力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605118)|-|6.2亿元|2.7|43.1|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273)|-|13.5亿元|53.4|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691)|-|13.3亿元|5.9|23.8| [36][39] 企业分析 万新光学集团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1973年,是中国领先的综合性眼镜制造企业,业务覆盖镜片研发、生产、销售及成镜加工 [42] - 玻璃镜片产品以高折射率、轻薄化为核心优势,采用进口优质玻璃材料,集成防蓝光、抗疲劳、UV防护等功能,适用于多类人群 [42] - 企业持续投入研发,有百余项专利,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动技术升级,产品通过全球30多个国家质量认证,销售网络覆盖超50个国家,出口位列行业前列 [42] 明月镜片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镜片制造企业,凭借研发实力推出多款自主知识产权玻璃镜片,如1.71折射率镜片,打破外资技术垄断 [48] - 产品以高折射率、轻薄化、抗反射等特性著称,应用于近视防控等功能性镜片领域,满足多样化视觉需求 [48] - 积极布局智能眼镜等新兴市场,推动光学显示技术升级,与全球科技企业拓展产业未来发展空间 [48] 上海康耐特光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1996年,业务覆盖全球90多个国家,玻璃镜片产品以高折射率、轻薄化、抗反射等特性著称,具备防紫外线等功能 [50] - 在智能眼镜领域有布局,与头部3C企业合作推动相关业务发展,在行业内知名度和影响力较高,产品受市场广泛认可 [50] - 未来随着行业功能化需求增长和智能眼镜领域发展,有望保持领先地位并迎来新机遇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