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成本与收益

搜索文档
我们早该看清:母亲身份从来不是“自然”的
虎嗅· 2025-07-04 09:01
养小孩的日常 下午五点,我准时下班去接妹妹。三岁的小朋友最近习惯把放学后逛超市当作减压方式。她一上车就嚷 嚷要去,我没答应,只好拿出包里的巧克力哄她,暂时安抚了下来。 快到家时,她突然想起要买草莓图案的小内裤,说必须现在立刻马上去买。我说超市没有,她立刻崩 溃,在车里哭嚎,回家后继续耍赖打滚,晚饭也不吃。 吃完饭我躺在沙发上歇着,她又来缠我,要我帮她拿冰淇淋,必须是我,不许是爸爸。我要起身上厕 所,也不可以,说妈妈必须陪她玩。 这时候哥哥在书房大喊数学题不会做,周末参加 party 的礼物还没买,八点半之前还得洗澡刷牙。我像 打仗一样在屋里来回穿梭,推着两个小项目进度,还要处理打架和告状。 吊着一口仙气撑到了睡前故事时间,我实在筋疲力尽,想让爸爸接手,小人儿却不同意,在隔壁屋里哭 喊:"不要爸爸!"我坐在沙发上听着,内疚如潮水翻涌,可身体和情绪真的已经照顾不了她了。 这时候对爸爸哄娃无能就异常不满。 爸爸对孩子的哭闹,往往能情绪抽离,保持平静。母亲却难以忽视,这不只是生理差异造成的,更因为 一种被社会默许的父亲的"情绪豁免权"。 同时,生理差异也并不全是天生的。研究发现,积极参与育儿的父亲在大脑结构和功能上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