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散装’现象

搜索文档
浙江为何不像江苏“散装”?
虎嗅· 2025-05-16 14:09
江苏省经济文化特征 - 江苏省13个地级以上城市GDP全部位列全国前100,有"苏大强""十三太保"之称[1] - 江苏省内存在"县不认市,市不认省"现象,行政区划认同感较弱[1] - 江苏省内方言分为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和吴方言三大类,但次级方言较少[6][7] - 江苏省内发展水平差距较大,2024年人均GDP最高无锡市(21.67万元)是最低宿迁市(9.64万元)的2.25倍[16] - 江苏省居民收入差距显著,苏州(77524元)是宿迁(34657元)的2.24倍[17] 浙江省经济文化特征 - 浙江省民富水平高于江苏,2024年居民人均收入67013元,占人均GDP(135565元)的49.4%[15] - 浙江省内收入差距较小,杭州(76777元)是丽水(50015元)的1.53倍[17] - 浙江省方言差异大,有三大类16种方言,但通过普通话交流减弱了差异感[10][12] - 浙江省上市公司密度最高杭州(每4.13万人一家)是最低舟山(每39.2万人一家)的9.5倍[17] 两省历史行政区划差异 - 江苏省现行行政区划与清朝相比变动较大,尤其是长江以北地区[31][32] - 浙江省行政区划自明朝以来基本保持稳定,11个府中有8个整体建制保留[35][37] - 浙江省仅少数县市如萧山、海宁、余姚、慈溪等存在行政隶属变更[38] 两省中心城市比较 - 南京在江苏省内认同度较弱,历史上曾与苏州形成"双省会"格局[18] - 杭州在浙江省具有绝对中心地位,作为省会已有千年历史积淀[20][22] - 苏州是江苏省经济重心,上市公司密度(每5.07万人一家)显著高于盐城(每83.39万人一家)[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