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短视频恶意营销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矫正短视频“短视”之弊
广州日报· 2025-04-17 03:33
短视频行业治理专项行动 - 中央网信办自4月15日起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 重点打击虚假摆拍 散布虚假信息 违背公序良俗 违规引流营销等行为 [1] - 截至2024年12月 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 4亿人 覆盖超九成网民 恶意营销负面影响巨大 [1] - 专项行动将从严处置问题平台和账号 封禁违规主体并公开典型案例 形成震慑效应 [1] 短视频恶意营销乱象表现 - 常见手段包括冒充专业人士(如假扮医生) 虚假助农营销 渲染社会矛盾 户外骚扰搭讪 发布虚假测评 针对老年人养生诈骗 使用AI生成虚假内容等 [1] - 乱象导致传播谬误 制造焦虑 消费欺诈等问题 严重冲击社会秩序和法规底线 [1] - 行业存在"短视思维"问题 部分MCN机构和营销号追求快速变现 为流量不择手段 [2] 长效治理机制建设 - 需平台强化主体责任 完善算法推荐和流量分配规则 优化营利权限管理 [2] - 需要建立投诉举报机制 形成可持续的治理方案 避免"打地鼠"式反复整治 [2] - 治理重点在于改变"短视思维"有利可图的现状 通过系统性措施实现精准长效管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