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短视频碰瓷
icon
搜索文档
“短视频碰瓷”何时休
新京报· 2025-05-20 19:23
流量时代的"碰瓷经济学" - 胖东来以"中国零售业天花板"形象出圈,因极致服务和员工福利成为流量"磁石",频繁遭遇网络"碰瓷" [2] - 网红"柴怼怼"公开指责胖东来玉石暴利,经市场监管部门介入后真相揭示,但舆论纷扰持续 [2] - 短视频平台"流量分成+电商佣金"商业模式促使部分创作者走向极端,"碰瓷"成为流量变现捷径 [2][3] - 平台算法偏好争议性内容,形成"爆料-发酵-回应-反转"传播链条,造谣成本低而维权成本高 [3] 传播策略启示 - 胖东来采用主动回应与透明化策略,用数据与事实对抗情绪化辩解,形成标准化舆情应对流程 [4] - 针对"两个小段"事件发布53页调查报告,涵盖检测结果、内部处罚及补偿政策,分解为"调查-检测-公示-追责"流程 [4] - 对"柴怼怼"玉石指控公布销售数据并邀请监管部门调查,结合法律起诉形成多维度回应 [4] - 对比"啄木鸟"放弃公关的被动策略,胖东来主动出击展现法治化经营决心 [4] 舆论生态反思 - 社交媒体平台在商业诽谤内容管理上存在短板,审核依赖"用户举报-人工核查"被动模式 [7][8] - 平台处理"柴怼怼"事件耗时近一个月,初期未及时审核不实内容导致事件扩大 [7] - 抖音集团副总裁建议企业通过诉讼维权,目前为最有效但耗时的解决方案 [8] 平台优化方向 - 事前建立"企业白名单"制度和商业测评账号信用分级,提高审核优先级 [9] - 事中运用AI标记争议内容并插入权威信源链接,降低未核实内容曝光度 [9] - 事后开放企业自助投诉通道缩短响应时间,配合政策监管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9] - 中央网信办2025年"清朗"行动将整治涉企网络"黑嘴"和虚假测评问题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