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寺数字化保护

搜索文档
我国已初步建立石窟寺系统性保护体系:数字化技术让千年艺术焕发新生
央视网· 2025-08-20 20:43
石窟寺保护体系进展 - 全国石窟寺系统性保护体系初步建立 重大险情基本消除 [1] - 中国拥有石窟寺2155处和摩崖造像3831处 总计5986处文化遗产 [4] - 2021年起实施150多个重点保护项目 包括莫高窟壁画修复和龙门石窟数字复原工程 [4] 数字化保护成果 - 云冈石窟45个主要洞窟中80%完成数字化采集 覆盖59,000余尊造像 [7] - 天龙山数字博物馆完成11座主要洞窟的文物数字复原 运用裸眼3D和虚拟现实技术 [9] - 敦煌研究院完成300个洞口高精度数字化采集 采集面积达28,100平方米 [11] 科技创新应用 - 微生物岩土工程将微生物矿化过程应用于石窟保护 效果显著 [4] - 敦煌研究院采用环境监测设备 航拍和三维扫描技术实现预防性保护 [11] - 建成面向全球开放的敦煌数字资源库 提供洞窟高清影像浏览服务 [11] 文化遗产活化 - 数字化技术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开辟新思路 [9] - 完成169个洞窟全景漫游制作和212个洞窟结构三维扫描 [11] - 完成45身彩塑三维重建和7处大遗址三维重建工作 [11]
数字化保护让千年石窟焕发新活力 科技赋能助力敦煌莫高窟保护更智慧
央视网· 2025-08-20 17:53
石窟寺保护进展 - 全国石窟寺重大险情基本消除并初步建立系统性保护体系 [1] - 山西石窟因分布广数量多形制丰富造像多样占据全国重要地位 [1] 预防性保护措施 - 云冈石窟自2015年起对29个洞窟实施预防性保养 解决1万多平方米病害问题 [9] - 采用最小干预原则保持历史风貌 完成45个主要洞窟中80%数字化采集(覆盖5.9万尊造像) [11] - 引入高光谱数字采集技术记录洞窟色彩光谱数据 用于原始色彩保护研究 [13] 数字化技术应用 - 天龙山石窟运用裸眼3D和虚拟现实技术 完成11座主要洞窟文物数字复原 [15] - 敦煌研究院完成300个洞口高精度数字化采集 169个洞窟全景漫游制作 212个洞窟三维扫描 [24] - 同步完成4万多张底片扫描 7处大遗址三维重建 45身彩塑三维重建 [24] 监测预警体系 - 敦煌研究院对6处石窟寺开展气候环境/洞窟微环境/文物本体/载体日常监测 [19] - 设置相对湿度阈值62%预警 67%报警并关闭洞窟 维持稳定保存环境 [21] - 通过环境监测设备/航拍/卫星影像/三维扫描技术实现预防性保护 [19] 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 云冈石窟暑期客流如织 游客通过观赏拍照感受历史震撼 [4] - 全球开放敦煌数字资源库 提供洞窟高清影像浏览及VR沉浸式体验 [23] - 数字化手段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数据基础并开辟活化新思路 [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