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游行业发展

搜索文档
透视研学游的“冷”与“热”
人民日报· 2025-08-18 11:30
这个暑期,研学游出现"冷热不均",引发关注。 一边是"冷"。据报道,有筹备数月的研学营,久久达不到成团人数;曾经很热门的项目,咨询量比去年 同期下降六成。 一边是"热"。在青海,孩子们以闯关形式在游戏中了解盘绣、则柔舞等民俗,感悟传统文化;在贵州, 依托"中国天眼"的特色天文小镇,青少年可以解锁"星际穿越"的新奇体验;在广东中山,体验农耕生活 的"一日营"每周增加到4期,依旧供不应求……一些研学游产品亮点纷呈,保持了高热度。 一"冷"一"热",反映市场需求之变,也为观察行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小切口。 研学游市场行情出现分化,关键影响因素在于产品品质和消费者体验。差评不断,就难免遇冷。比如, 游而不学,走马观花,一路拍照打卡;货不对板,宣传册上的专业导师换成身份不明的跟团导游,管理 松散;华而不实,以参观公益开放的博物馆、高校等为主,冠以"研学"之名便大幅抬价。家长希望孩 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终却发现是浅尝辄止、到此一游,甚至还存在安全隐患,又怎会情愿为这 样的研学游买单? 聚焦提质升级,才能赢得好评、赢得市场。研学游兼具丰富孩子知识、减轻家长负担的优势,近年来市 场规模迅速扩大。蛋糕越是快速做大,越要回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