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游产品

搜索文档
价格虚高、货不对板、缺“研”少“学”……选择研学游 该如何避坑(民生一线)
人民日报· 2025-08-22 06:05
研学游市场现状 - 研学游热度持续攀升,市场蓬勃发展,暑假期间各类研学游产品纷纷上新吸引家长下单 [1] - 研学游机构泥沙俱下,导致安全事件频发,存在价格虚高、货不对板、缺"研"少"学"等问题 [1] - 市场上很多普通旅游产品打着研学游旗号宣传包装,价格水涨船高 [3] - 研学游收费缺乏统一标准,同类产品价格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差距很大 [3] 行业乱象案例 - 内蒙古某机构无资质经营研学游业务,实际行程与宣传不符导致孩子受伤,被处罚款2万元 [2] - 浙江杭州五天四晚人工智能主题研学游实际仅为参观打卡,费用达6000多元 [2] - "清华北大深度研学"产品298元团费仅含校园预约,讲解服务需另加700元且讲解人员无专业资质 [3] - 部分产品住宿标准模糊,标注"学生公寓"实际接待标准远低于预期 [3] 政策与标准 - 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已提及研学相关内容 [4] - 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出台《研学旅游服务要求》等多个行业标准 [4] - 2024年11月文旅部在6省份开展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工作 [7] - 研学旅行指导师被纳入《职业分类大典》,但职业标准尚在制定中 [5] 行业参与主体 - 除旅行社和教育培训机构外,博物馆、科技企业、亲子酒店等纷纷入局研学游市场 [4] - 开展研学游需具备旅行社资质,但大量无资质机构违规经营 [4] - 研学旅游指导师培训市场混乱,存在短期培训即可拿证现象 [5] 家长选择建议 - 应选择取得营业执照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正规机构 [6] - 可通过"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查询机构资质 [6] - 建议选择国家认可的研学示范基地产品 [7] - 需签订合法合同明确各方责任和权利 [7] 安全保障措施 - 随团服务人员与参与者配比不低于1∶20 [6] - 住宿地30分钟车程内需有可提供救治的医疗机构 [6] - 需购买旅行社责任险并制定专项保险方案 [6] - 社区组织的研学活动实现"2名成人看护3-4名儿童"的高监护配比 [7]
研学游,目标瞄准品质优(探访)
人民日报· 2025-08-20 06:46
注重切身体验 突出可触可感 在浙江大学的实验室内,一场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研学课程正在进行。 "建筑坍塌,有人被困。"在模拟救援的场地上,指导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任务,"大家想不想编写程序, 控制这只机器狗,让它进场救援?" "想!"10岁的乐乐声音响亮。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他和小伙伴们在屏幕上点击、拖动,完成了一套简 化版的编程工作。在程序的指令下,机器狗在废墟里跨越了裂缝等障碍,顺利发现伤员并传送信息。 "研学,并不是参观、打卡那么简单。在课程设置上,要考虑孩子的接受程度,注重切身体验。"浙江皓 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杨阳说,其公司负责研学课程开发,有一支学科背景包括计算机、教育学、 心理学等专业的师资团队,可在不断的实践和反馈中完善课程细节。 "5,4,3,2,1,点火!"7月15日清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托举天舟九号货 运飞船升空,烈焰映红海天。不远处的观礼平台上,来自广西南宁市的中学生黄晋和与同学们见证了这 一时刻。"跟着研学团来现场,才能感受到这种震撼!"黄晋和说。 在浙江大学,小朋友正在学习控制机器狗。 邱旭斌摄 学生在海南文昌航天超算中心参加研学。 符武平摄 暑期,寓教于乐的 ...
透视研学游的“冷”与“热”(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8-15 05:58
一"冷"一"热",反映市场需求之变,也为观察行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小切口。 研学游市场行情出现分化,关键影响因素在于产品品质和消费者体验。差评不断,就难免遇冷。比如, 游而不学,走马观花,一路拍照打卡;货不对板,宣传册上的专业导师换成身份不明的跟团导游,管理 松散;华而不实,以参观公益开放的博物馆、高校等为主,冠以"研学"之名便大幅抬价。家长希望孩 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终却发现是浅尝辄止、到此一游,甚至还存在安全隐患,又怎会情愿为这 样的研学游买单? 聚焦提质升级,才能赢得好评、赢得市场。研学游兼具丰富孩子知识、减轻家长负担的优势,近年来市 场规模迅速扩大。蛋糕越是快速做大,越要回归研学初心,注重解决问题,共促行业良性发展。无论是 解锁新体验新玩法,还是聚合"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资源,抑或开辟小众赛道,受欢迎的研学产品, 一定是找准了方向,让孩子学有所得、游有所获。这就需要去伪存真,在打造精品课程上用心,在提升 研学实效上用力,助力孩子在游历与实践中增长本领、加快成长。 顺应消费者需求,进行寓教于乐的差异化设计,提供从"学"到"研"的深层体验,严守货真价实的诚信规 则,持续提升服务品质 这个暑期,研学游 ...
谁都能骑在旅行社的头上?“内卷式”竞争的结局
搜狐财经· 2025-08-07 21:21
行业现状与问题 - 研学旅游行业陷入恶性竞争 旅行社与研学机构各自为战 导致暑期市场爆冷 [3] - 价格战导致研学游产品品质缩水 利润空间压缩 形成"利润为负—品质下降—消费者流失"恶性循环 [4][5] - 旅行社擅长机酒食宿供应链但缺乏教育内容 研学机构有专业师资但成本控制弱 双方未发挥互补优势 [3] 合作共赢案例与数据 - 北京某国际旅行社与STEAM教育机构合作的"丝绸之路科考营"实现35%溢价 [8] - 采取战略合作的机构平均利润率比完全竞争模式高18个百分点 [8] - 国家旅业网持续倡导合作共赢理念 8月28日将在西安举办旅行商研学峰会推动行业协作 [9] 参展企业业务亮点 - **支付宝企业码**:提供导游带团数字化支付解决方案 替代传统现金预支模式 [11] - **佳凡文旅**:覆盖全球航线 服务800余家文旅企业 聚焦研学等五大赛道 [11][12] - **达美游学**:覆盖40国教育资源 提供海外营地考察与定制游学服务 [12][13] - **阡鹿旅游**:整合全球9000家奢华酒店资源 开发高端订房异业合作 [14][15] - **华飞航旅**:累计服务5万人次研学交通 专注航司及铁路资源整合 [15][16] 企业参展诉求 - 支付宝企业码目标精准获取本地客户 转化产品使用 [11] - 佳凡文旅寻求合作开发研学产品线 实现资源共享 [12] - 华飞航旅计划接触采购决策者 收集真实市场需求反馈 [16]
万余活动登场 北京加码暑期文旅供给
北京商报· 2025-07-10 00:37
暑期文旅活动安排 - 北京市文旅局推出"京彩夏日"暑期文旅系列活动 围绕毕业季 研学游 演艺游 京郊游 焕新游五大板块 重点推出150余场夏日主题活动 6200余场精品演出 3800余场惠民文化体验活动 [1] - 针对毕业季推出"毕业季来北京的10件事" 包括逛胡同 看演出 探访世界文化遗产 打卡潮流艺术街区等 [3] - 打造暑期研学游产品矩阵 发布"夏日研学走读北京"10条研学主题线路 涵盖红色足迹 戏曲民俗 非遗体验等内容 [3] 暑期演出市场 - 儿童剧方面推出"打开艺术之门"艺术节45场演出及12个艺术夏令营 "缤纷国图"儿童演出季20场演出 [4] - 名团名剧方面汇集国家大剧院《第十二夜》 北京人艺《海鸥》 上海歌舞团《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精品 [4] - 国际舞台引进俄罗斯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 冰上芭蕾《天鹅湖》 意大利原版音乐剧《神曲》等 [4] - 林俊杰 陈奕迅等多场明星演唱会落地北京 [4] 京郊旅游 - 推出7条暑期乡村旅游线路 解锁京郊原始森林 高山草甸 湿地生态等清凉好去处 [5] - 密云区玫瑰情园 清凉谷等景区免费发放超1.38万张门票 38家民宿 酒店推出折扣 [5] - 平谷梨树沟开通全市首个夜间漂流项目 延庆区融合夜市 光影秀与运动元素 [6] - 八达岭 居庸关 慕田峪长城及雁栖湖等景区推出沉浸式夜游 [6] 暑期旅游数据 -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 暑期整体文旅预订增速同比上涨近38% 北京位列热门暑期旅游目的地Top1 [6] - 飞猪数据显示 北京暑期机票 酒店预订量同比快速增长 定制游 接送机/站同比分别增长128% 74% [6] - 北京环球度假区 故宫博物院 北京野生动物园 中国科学技术馆 北京欢乐谷等是暑期亲子游热门景点 [6] 博物馆服务优化 - 首都博物馆 中国电影博物馆 国家自然博物馆等22家博物馆采取周二闭馆或取消闭馆日措施 [7] - 20家博物馆将延时开放 包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国华侨博物馆 北京天文馆等 [7] 夜经济活动 - 全市公共文化机构推出3800余场惠民活动 布局夜间市集 露天电影 光影音乐节等项目 [8] - 前门大街 隆福寺等街区推出夏日夜游 月亮河 农展馆 潘家园等特色夜市营造"逛吃"体验 [8] - 首钢园音乐会 亮马河星空夜航 龙潭中湖摩天轮之夜等打造专属记忆 [8] 入境旅游服务 - 策划6条暑期入境旅游主题线路 包括历史文化研学之旅 科技探索研学之旅等 [4] - 持续推行通关便利措施 推动实现旅客进出境无感通关 [8] - 完善24小时不打烊"北京服务"综合服务中心功能 为入境游客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8]
北京暑期文旅供给加码,万余场活动激活夏日消费
北京商报· 2025-07-09 18:45
暑期文旅活动安排 - 北京市文旅局推出"京彩夏日"暑期文旅系列活动 围绕毕业季、研学游、演艺游、京郊游、焕新游五大板块 [1] - 重点推出150余场夏日主题活动、6200余场精品演出、3800余场惠民文化体验活动 [1] - 联动市场主体创新策划一系列线路玩法和优惠举措 [1] 研学游产品 - 针对毕业季推出"毕业季来北京的10件事" 包括逛胡同、看演出、探访世界文化遗产等体验 [3] - 打造暑期研学游产品矩阵 发布10条研学主题线路 涵盖红色足迹、非遗体验、科技启蒙等内容 [3] - 策划6条暑期入境旅游主题线路 包括历史文化研学、科技探索等方向 [4] 演出市场 - 儿童剧方面推出"打开艺术之门"艺术节45场演出及12个艺术夏令营 "缤纷国图"儿童演出季20场演出 [4] - 名团名剧包括国家大剧院《第十二夜》、北京人艺《海鸥》等精品 [4] - 国际演出包括俄罗斯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冰上芭蕾《天鹅湖》等 [4] 京郊旅游 - 推出7条暑期乡村旅游线路 聚焦古村新韵、自然探索等消夏场景 [6] - 密云区玫瑰情园、清凉谷等景区免费发放超1.38万张门票 38家民宿酒店推出折扣 [6] - 平谷梨树沟开通全市首个夜间漂流项目 延庆区融合夜市、光影秀与运动元素 [6] 暑期旅游数据 - 暑期整体文旅预订增速同比上涨近38% 北京位列热门暑期旅游目的地Top1 [7] - 北京暑期机票、酒店预订量同比快速增长 定制游、接送机/站同比分别增长128%、74% [7] - 热门景点包括北京环球度假区、故宫博物院等 主要客源地来自河北、天津等地 [7] 博物馆服务优化 - 22家博物馆采取周二闭馆或取消闭馆日措施 20家博物馆将延时开放 [9] - 北京汽车博物馆等将闭馆日由周一调整为周二 同时延长开放时间 [9] - 香山革命纪念馆等取消闭馆日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20家将提供延时服务 [9] 夜经济活动 - 全市公共文化机构推出3800余场惠民活动 布局夜间市集、露天电影等项目 [10] - 前门大街、隆福寺等推出夏日夜游 月亮河、农展馆等特色夜市营造"逛吃"体验 [10] - 首钢园音乐会、亮马河星空夜航等打造专属记忆 "园博之夜"融合美食音乐休闲 [10]
暑期旅游大学生抢跑 00后租车订单大增7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7 16:48
暑期旅游市场整体表现 - 暑期旅游服务预订量同比大幅增长,长线游消费占比提升7个百分点 [2] - 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是国内避暑游热门目的地,阿克苏、喀什和乌鲁木齐成为毕业旅行酒店预订增幅前三城市 [2] - 出境游市场爆发式增长,签证办理订单量同比提升10%,海外酒店订单覆盖全球1788个城市,较去年同期增加375个城市 [2] - 部分热门出境游目的地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近70% [2] 亲子游与研学游趋势 - 亲子家庭出游占比达82%,较2024年75%提升,其中二孩家庭占比近30% [3] - 暑期家庭办签、亲子办签量同比净增16%,占整体签证订单量22% [3] - 自然探索类、非遗类研学产品预订量显著增长,国内川西徒步、贵州探洞等线路热度较高 [5] - 肯尼亚、坦桑尼亚、澳大利亚、新西兰成为家庭出境游首选 [5] 出境游目的地与汇率影响 - 2025年暑假出境游TOP10目的地为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美国、泰国、中国香港、英国、新加坡、法国、澳大利亚 [4]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日元、欧元相对人民币贬值,刺激海外消费热情 [4] - 中国护照免签/落地签国家达80多个,电子签证审批时间缩短至3-5个工作日 [3] 年轻消费群体行为特征 - 大学生毕业旅行提前抢跑暑期档,出行高峰从端午持续至7月10日左右 [4] - 00后租车订单同比增长70%,05后订单增长高达230%,00后贡献出境租车订单增量45% [9] - 00后用户产出自驾UGC内容占平台总量55%,社交平台深度重塑自驾旅行决策链 [9] 自驾游市场趋势 - 暑期租车自驾人群集中在80后、90后,占比近70%,中高端车型订单量提升24% [8] - "一口价全包"产品渗透率达85%,消费者对车型品质、附加服务透明度要求提高 [8] - 四线及以下小城租车量增速预计同比超70%,呼伦贝尔、揭阳、景洪等成为自驾游增量重要来源 [9] 旅游产品需求变化 - 消费者更注重当地特色体验,如旅拍、航拍、非遗手作等,影响消费决策 [7] - 音乐节、演唱会、漫展等活动成为暑期出行重要主题,碎片化预订趋势加强 [7] - 崇左、保山、日照等气候佳、人文资源丰富的城市增速靠前,有望成为"黑马"目的地 [7] 小众旅游与消费理性化 - "冷门小城探秘"崛起,福建宁德、贵州黔东南、云南保山等小城笔记互动量飙升 [9] - 游客选择错峰出行和联程机票以提升性价比,租车市场消费观更理性成熟 [8]
亲子游、研学游“热”力十足 暑期旅游市场供需两旺
证券日报· 2025-07-02 00:28
暑运及旅游消费季启动 - 2025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于7月至8月正式启动,旨在激发暑期消费活力 [1]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将利用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重庆东站等新线新站提升区域旅客运输能力 [1] - 铁路部门计划开行亲子游、研学游、红色游、康养游等特色旅游列车,并在东北、西南、新疆等地区增开旅游列车 [1] 暑期旅游市场特点 - 亲子游、研学游热度飙升,暑期旅游市场呈现火热态势 [1] - 红色游、康养游等细分市场升温,反映游客需求多元化 [2] - 旅游列车和银发专列的增开显示市场对不同群体的覆盖更全面 [2] - 暑期旅游市场整体呈现需求旺盛、产品丰富、体验升级的特点 [2] 热门旅游目的地 - 新疆、云南、甘肃等地是国内最热门旅游目的地 [2] - 上海、广州、杭州等传统热门城市咨询量也很大 [2] - 与主题乐园、各类博物馆、热门演唱会相关的城市也是热门选择 [2] 激活旅游消费潜力的建议 - 供给端应持续创新旅游产品,如开发更多主题列车、定制化旅游线路 [3] - 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列车设施、提供更贴心导游服务 [3] - 需求端可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推出暑期优惠活动刺激家庭出游意愿 [3] - 加强区域间旅游合作,整合资源打造跨地区旅游线路 [3] - 铁路部门可优化列车运行时刻,增加热门线路车次,提升换乘便利性 [3] - 各地文旅部门可联合举办音乐节、民俗文化节等活动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 [3]
价格普降三成、五星酒店变三星,研学游“退烧”
北京商报· 2025-06-30 19:27
市场供需与价格动态 - 2025年暑期研学游产品价格同比下降约30%,部分旅行社住宿标准从四五星级降为三星级以压缩成本[1][3] - 2023年市场爆发式增长后,2024年供给端过度扩张导致供大于求,2025年行业进入理性调整期,企业通过降价和产品结构调整维持市场份额[3] - 热门长线研学产品(如敦煌、新疆线路)价格微涨3%-5%,短途亲子研学(周边3日游)价格下降5%-8%,整体均价波动控制在±5%以内[5] 行业竞争与策略调整 - 研学机构通过新增主题工作坊、专家讲座等增值服务提升产品吸引力,瞄准追求深度体验的细分客群[1] - 跨省研学受政策限制(如中小学不出市/省),区域内"研学+文旅"和"全域研学"成为发展重点[4] - 企业从"卷价格"转向深挖资源端,注重性价比而非单纯低价竞争[11] 产品转型与消费趋势 - 家长需求从"行程体验"转向"价值收获",更关注知识提升和深度体验(如科技融入、职业体验),住宿标准重要性下降[8][10] - 行业标准化服务体系、教育性内容、安全保障等成为产品核心竞争力,避免"游而不学"现象[10] - 2024年市场规模达1791亿元(同比+21.9%),2025年预计突破2132亿元,高质量产品需求持续扩大[10] 政策与市场规范化 - 政府出台政策规范研学发展,需求侧引入第三方评估(如招投标)筛选优质供应商[11] - 满意度评价机制逐步健全,防止服务质量下滑和隐性消费等乱象[8][11]
新供给响应新需求 暑期“游经济”热度攀升
中国证券报· 2025-06-25 04:23
暑期文旅市场热度升高 - 暑期文旅市场热度显著提升,携程旅游门店负责人表示家长咨询暑期游、研学游产品的情况显著增多,晚上十一二点仍在回复客户咨询[1] - 众信旅游数据显示暑期计划出游人数同比增长70%,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80%左右,春秋旅游出境游预订人次同比增长近五成[2] - 亲子客群预计占比超六成,成为核心驱动力,赴欧旅游人数同比增长76%,非洲、南美等小众目的地人数同比分别增长约103%、178%[2] - 主题乐园游、海滩度假游是暑期亲子游亮点,部分日本游产品已售罄,马来西亚海滩度假游产品基本订满,国际邮轮游成为热门之选[2] 文旅产品多样化趋势 - 上海乐高乐园试运营期间门票销售火爆,"618"期间半小时售出超3000张,一天成交额突破500万元[3] - 毕业旅行需求旺盛,携程数据显示6月9日至11日出发旅游产品预订量环比增长88%,新疆成为热门目的地,境外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60%[3] - 速干衣等户外用品销量大幅增长,拼多多数据显示沙滩鞋、速干衣销量环比分别增长220%、119%[3] - 文旅产品更加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高性价比产品成为赢得游客青睐的关键[1][5] 各地激活夏季文旅市场举措 - 湖北推出八大夏季产品,包括避暑游、漂流游等,提档升级十大避暑目的地,推出特色避暑产品[4] - 云南暑期将组织3100余场群众文化活动,包括惠民活动、公益展演、非遗研学等[4] - 湖北140多家景区针对中高考毕业生推出免票或优惠政策,厦门对新演艺空间项目最高补助100万元[4][5] - 特色旅游产品打造和创新成为关键,独特IP的传播与创新有助于获得市场"定价权"[5] 上市公司抢抓暑期机遇 - 锋尚文化将通过"演出+文化+科技"模式深化区域联动,优化运营增强游客体验[6] - 宋城演艺针对亲子、大学生等全人群制定细分策略,举办丰富多彩主题活动[6] - 暑期假期周期长,居民偏好深度体验当地风光和文化,自然风光、主题乐园和文化古迹为出游首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