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破坏生产经营罪
icon
搜索文档
19.9元“骨折价”奶瓶背后的猫腻
人民网· 2025-10-14 08:49
事件概述 - 宁波市江北区某婴童用品公司因其网络平台自营店数据被恶意篡改而遭受经济损失,后经检察机关介入处理,成功挽回损失[1] - 事件起因于2024年5月底,公司一款原价百余元的“二代奶瓶”被标以19.9元的价格促销,数日内售出数千个,同时多款产品被设置了高额佣金推广计划[1] - 经查,上述异常操作系离职员工于某因工作交接矛盾对公司心怀怨恨,利用未失效的公司官方账号权限所为[2] 经济损失与认定 - 检察机关通过向网络平台核实佣金损失,并联合专业机构依据销售数据核定成本损失,最终认定公司的总损失金额为23万余元[2] - 对于一家小微企业,该笔损失对公司的现金流和资金链构成压力[2] 事件处理结果 - 犯罪嫌疑人于某在证据面前承认其蓄意篡改网店数据以泄愤的行为,并自愿认罪认罚[1][2] - 于某主动赔偿公司全部损失,共计23万余元,解决了公司资金链的燃眉之急[2] - 经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法院于2024年8月12日以破坏生产经营罪判处于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