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

搜索文档
综述|欧洲多国拟对未成年人访问社交媒体加强监管
新华网· 2025-06-23 13:48
社交媒体监管趋势 - 欧洲多国政府拟对未成年人访问社交媒体加强监管,起因是奥地利校园枪击案和法国学生暴力事件暴露社交媒体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潜在助长效应[1][2] - 英国调查显示,承认实施过暴力行为的13-17岁青少年中64%认为社交媒体对其行为有影响[1] - 《美国医学会杂志》研究指出社交媒体、手机和游戏成瘾倾向与青少年自杀想法及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关联[1] 各国政策动向 - 法国总统马克龙推动欧盟禁止15岁以下儿童访问社交媒体平台,否则将考虑国家层面立法[2] - 荷兰建议禁止15岁以下儿童使用社交媒体或限制屏幕时间[2] - 挪威拟将青少年自由使用电子设备的年龄从13岁提高到15岁,保留父母批准权限[2] - 德国要求13-16岁儿童需父母同意才能使用社交媒体[2] - 希腊设定"数字成年年龄"为15岁并推出监控App[2] - 西班牙拟将开设社交媒体账户最低年龄从14岁提高到16岁,强制智能手机默认家长控制[2] 欧盟统一监管倡议 - 希腊、法国、西班牙牵头提案要求未成年人必须获得父母同意才能访问社交媒体,获丹麦、斯洛文尼亚和塞浦路斯支持[3] - 丹麦数字化部长表示将推动欧盟设定统一"数字成年年龄"为15岁,并实施强制性年龄验证措施[3] - 现行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未统一"数字成年年龄"标准,丹麦计划在担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期间优先推进儿童网络安全议题[3]
《混沌少年时》:为什么教养男孩,比我们想的更困难?
虎嗅· 2025-05-13 07:05
影视行业分析 - 迷你剧《混沌少年时》仅4集即成为网飞最受欢迎英剧,引发全球热议 [1] - 剧集采用每集单一长镜头形式,通过多角色视角探讨青少年暴力根源 [1] - 制作方通过公立学校评级细节("requires improvement")反映英国教育系统普遍困境 [19][20] 青少年行为研究 - WHO数据显示15-29岁青年凶杀案占全球总数40%,年均达19.3万起,加害者与受害者均以男性为主 [2] - 英国Safeline组织发现中小学男生对色情内容依赖度及厌女情绪显著上升 [6] - 伦敦大学学院研究证实TikTok等平台向焦虑男性推送厌女内容,加剧信息茧房效应 [12] 社交媒体影响 - Incel社群从1990年代学术讨论异化为极端男性群体,信奉"二八法则"和"红药丸理论" [11] - 美国青少年日均屏幕使用时间达9小时,网络成瘾者共情能力显著下降 [17][18] - 皮尤研究中心显示仅22%父母使用家长控制工具,70%不了解子女线上活动 [21] 教育系统现状 - 英国公立学校普遍存在心理咨询师等支持岗位短缺问题 [20] - 教师反映学生通过隐蔽方式突破手机禁令,案件信息在校园即时扩散 [19] - 《焦虑的一代》指出1995年后出生群体因现实保护过度与网络保护不足产生认知失调 [22] 性别文化探讨 - 法国学者奥蕾莉亚提出需重构男性教育,强调性同意认知与非二元性别观念 [36][37] - 社区图书馆育儿书籍分类显示"养育男孩"指导文献存在显著缺口 [3] - 父权逻辑被女性无意识沿用案例:受害者使用Incel标签强化性别价值体系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