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社区智慧物流网络
icon
搜索文档
配送友好社区更需精细治理
经济日报· 2025-11-18 08:02
配送友好型社区的发展现状 - 电商、外卖等新经济形态使配送员成为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力量,其社区进出便利性成为管理与服务的新课题[1] - 部分小区采取“一刀切”禁入策略,部分社区尝试有条件开放,反映出城市治理的民生温度[1] - 江苏省无锡市落地首个“新就业形态友好型社区”,配备空调、微波炉、应急箱等设施,并设置临时货架与快速通道[1] - 上海等地打造“骑手友好医院”,开通外卖绿色通道,以缓解配送员送餐难、看病烦的困扰[1] 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转变 - 社区管理服务从单纯的物业管理和居民服务,向更加多元的方向转变[1] - 当前尝试主要集中于成熟社区,新建社区在建设配送友好型社区上存在犹豫[1] - 新建社区既希望配送员便利进出以方便住户,又担心过度开放后失管失控,导致物业服务质量下降[1] - 居民意见存在分歧、众口难调,为配送友好型社区的建设带来挑战[1] 精细化治理与基础设施支撑 - 友好不等于无序,便利不能替代安全,精细化治理势在必行[2] - 清晰引导标识、合理路径规划、智能快递柜、外卖自提柜等基础设施能有效提升配送效率[2] - 配送行业作为数据收集密集行业,通过数据协同整合电商、物流等信息资源,有助于构建精准高效的社区智慧物流网络[2] 规范管理与多维度友好 - 社区物业方需精管理细服务,既要“引进来”,更要“管得住”,例如对常驻配送员推行注册制、加强访客登记[2] - 配送友好型社区是城市文明与治理水平的缩影,其“友好”应具多维度,包括让骑手、快递员感受职业尊严与归属,激活社区经济发展潜力,让社区居民有获得感[2] - 目标是实现“服务一群人、温暖一座城”的美好愿景,展示城市与人的和谐之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