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用眼

搜索文档
武汉一女子突然确诊,险些失明,极度凶险!近期已有多例,警惕睡前这个动作
环球网· 2025-09-02 07:07
医疗健康行业趋势 -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导致眼部疾病案例显著增加 特别是熬夜刷剧和玩游戏后突发眼疾的情况明显增多[5] - 冬季和节假日期间因熬夜及电子产品使用导致干眼症发病率上升[6] - 黑暗环境中使用手机易引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严重者24小时内可能失明[7] 眼部疾病临床特征 - 视网膜血管破裂引发玻璃体积血 可导致视力降至0.04(接近失明边缘)并伴随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1] - 干眼症临床表现为眼睛干涩、畏光和视力下降[6]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症状包括眼部剧痛、恶心呕吐和视力骤降[7] 病理机制分析 - 长时间刷手机时无意识屏住呼吸导致胸腔压力升高 头颈部静脉压上升引发视网膜毛细血管破裂出血[4] - 黑暗环境中瞳孔生理性散大挤压眼球虹膜 致使房水排出通路变窄 眼压急剧升高引发青光眼[7] - 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可能影响眼部血液循环 加速视力下降进程[12] 治疗方案与效果 - 玻璃体切割手术可清除眼内积血并修复视网膜 术后视力能逐步恢复[4] - 高度近视者需每年进行眼底检查 突发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需及时就医[12] 预防措施与健康管理 - 建议每连续用眼40分钟休息5-10分钟 避免躺着使用电子设备尤其黑暗环境[9] - 保持每晚7-8小时充足睡眠 饮食清淡均衡多补充蔬菜水果[10] - 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指标 合理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10][12]
关注眼健康 守护精彩“视”界(民生一线·全国“爱眼日”特别策划)
人民日报· 2025-06-06 06:02
科学用眼习惯 - 侧躺玩手机会导致双眼视力偏差、斜视或加重近视 压迫眼睛影响血液循环和加重疲劳 建议手机与眼睛距离不少于33厘米 [1] - 关灯玩手机会增加青光眼急性发作和视网膜受损风险 户外暴晒需佩戴太阳镜以防紫外线损伤视网膜 [1] - 执行"20-20-20"原则可缓解眼疲劳 即用眼20分钟后看20英尺外物体20秒 [2] - 近视高于100度需遵医嘱佩戴眼镜 否则会加速近视发展 隐形眼镜每天佩戴不宜超过8小时 避免角膜缺氧和感染风险 [2] - 非处方眼药水含防腐剂 过度使用会破坏泪液稳定性 部分网红眼药水含血管收缩剂或激素 不当使用可能导致青光眼或失明 [2] - 长期熬夜影响眼部血液循环 未洗手揉眼易引发结膜炎等感染 需勤洗手并避免直接接触眼睛 [3] 护眼产品分析 - 防蓝光眼镜对正常使用者非必需 合格电子产品的蓝光剂量低于安全阈值 无直接证据表明蓝光导致近视或白内障 [4][5] - 视网膜病变或白内障术后人群可选用防蓝光产品或墨水屏 后者无频闪且不发射蓝光 减少干眼和视疲劳 [5] - 蒸汽眼罩和护眼仪通过热敷(40-45℃)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稳定泪膜 缓解干眼症状 需避免高温烫伤或眼球过度压迫 [5] - 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作为抗氧化剂可保护视网膜和晶状体 建议优先通过蔬菜水果补充 必要时选择正规营养品 [6] 老年眼健康管理 - 白内障在60-89岁人群发病率约80% 90岁以上达90% 飞蚊症在50岁以上发病率约70% [7] - 早期青光眼需体检发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每年查眼底可降低90%失明风险 自查方法包括单眼视力对比和视野检查 [7] - 白内障症状为视物逐渐模糊和夜间视力下降 青光眼表现为眼胀头痛和视野变窄 60岁以上建议每年眼科检查 糖尿病患者需每3-6个月查眼底 [8] - 老年人应均衡饮食并控制血糖血压 室内光线适宜 选择太极拳等改善血流的运动 避免倒立等升高眼压的动作 [9]